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大城市空间扩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看,大城市优先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中国大城市仍将继续成长.防止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一要确立并贯彻有限扩展的理念;二要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克服和防止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三是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大城市原有的空间扩展模式因成本巨幅增加导致不经济时,就应适时引导各种要素向周边卫星城镇疏散,使大城市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四要建设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五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城市群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都市和国内一般城市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国际大都市在功能上、城市地位及其作用上 ,都与国内一般城市不同。认识这一点 ,对于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综合功能与国际大都市结构的复杂性国际大都市一般而言 ,其功能都是综合性的 ,虽然并不排除其中某些功能特别突出。功能综合 ,反映出其城市结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所谓城市结构的复杂性 ,是相对于城市结构的简单性而言的 ,是指国际大都市因其功能要求的多元性、综合性而使得其结构日趋完善、全面和多样化。无论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还是空间和生…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近年来成都市人口、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变化的情况表明,大城市向大都市区发展,能够对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人口和基础设施进行有效配置,防止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中,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1300:523,这是东京人口和汽车保有量的对比数。每2-3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人、车数都远超中国很多大城市,然而东京却是全球治堵最成功城市。8:1 7,这是东京市区30年前推行"治堵"前后的平均行车时速对比。30年间城市急剧膨胀,交通却提速了一倍有余。交通堵塞似乎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城市病",但是和全球正在跑步进入"拥堵时代"的新兴大都市相比,已在治堵之路上摸索了30年,并被称为全球治堵最成功城市之一的东京,早已拥有一系列治堵的"绝招",其经  相似文献   

5.
当前,许多地方都在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而努力。也有的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一流大都市。但是,什么才是现代化大城市?不能简单理解为高楼大厦林立、环线高架满城,有了大建筑,就是现代化大城市了。现代化大城市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硬件设施,更要有现代化管理、服务、效益、道德。素质等软件建设。把城市管理提到突出地位,这是我们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现代化城市管理有很强的综合性,几乎涉及城市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于正在争取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城市来说,更需要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根本原因是城市发展模式、道路和房屋建设的结构严重不合 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性失衡,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层面出现了“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其漫无边际的“摊大饼”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越来越多受到专家质疑。洛杉矶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结构包括一些中心大城市和围绕其四周的数十个小城镇。居民住宅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单层或双层房屋,很少有集中居住的高层公寓,居民出行严重依赖私家汽车。这种城市布局的特点曾对美国许多城市  相似文献   

8.
刘羽 《党政论坛》2012,(10):47-4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社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加强和创新大城市的社区管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笔者在走访联系居民区、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发现,随着城市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海基层社区楼组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中国的大城市不能再大了 大城市还要不要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我国把50万人以上定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2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长期坚持的是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而实际情形是,原有大城市不论是城区面积还是人口规模,都在不停地膨胀。一些中小城市也有迈入大城市行列的趋势。 国民经济研究所经过对我国不同城市规模的实证分析发现:最有效率的城市是规模最大的城市,考虑到城市负的外部效果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热词     
《党政论坛》2013,(14):52-52
◎超级县城 这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指大量的县级城市向大城市规模发展,人口目标是50万~100万人,以达到撤县建市的目的。由于超级县城的发展过快,导致一系列城市病扎堆出现,成为新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辽宁人对南方开放城市及大都市耸立着一座座高档次的宾馆、饭店惊羡不已。终于,辽宁也有了一个“五星级”——大连富丽华酒店。辽宁人为此自豪了好一阵子。可时过数载,仍是这一“星”独撑。辽宁何时再出一个“五星级”,人们翘首而待。1994年,松辽大地上终于诞生了又一座人们呼之已久的“五星级”——鞍山国际大酒店。第二个“五星级”诞生于鞍山,似乎出乎人们的预料。辽宁有中国的大都市沈阳,有美丽的开放城市大连……,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星罗棋布。再一想来,这  相似文献   

12.
德国慕尼黑郊区的创意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雪梅 《团结》2009,(1):41-43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77人.所辖25个区,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相比,无论是从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土地面积上看。慕尼黑都像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慕尼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性.相反.被许多人称为“百万村庄”的慕尼黑不仅在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且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格在国际大都市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关注到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但并未论及不同类型城市之间家庭化趋势的差异,家庭化趋势对城镇化政策的参考意义更是缺乏讨论。通过对2014年南京大学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越弱,但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差异并不大。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农民工的年龄越小,家庭同住趋势越强。无论是从当前大城市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看,还是从年轻农民工代表的长远发展趋势看,当前政府严格控制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做法,都亟待调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表明,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诉求并非落户,而是以子女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公共服务;应优先解决大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相似文献   

14.
苏银成  田聿 《党政论坛》2014,(20):30-31
群租,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很大风险,却又屡禁不止。但群租不是单纯的房屋租赁问题,而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高速进程中带来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当前诸多社会管理矛盾在房屋租赁中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管理问题。中低端住房租赁市场供不应求群租的盛行,反映了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中低端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一方面,外来常住人口大量涌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大城市正在实行以市带县的体制改革;我国广大农村正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这两方面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城乡融合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几年,潍坊城市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动向和要求。从农村方面来看,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大城市发展中有许多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管理、大城市郊区化、大城市房地产业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曾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配置资源,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嗣明  周飞 《理论探讨》2012,(1):151-154
最近数十年中,中国已形成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体系.小城市星罗棋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特点.国内小城市的发展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优势产业带动型、文化资源拉动型、经济中心依托型.今后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布局、彰显个性;城市产业需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公共设施需要规范有序、提升标准;旅游产业需要弘扬文化、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确保每年环保投入总量不低于GDP的3%”,并提出上海要做两个模范:一要做国内大城市生态建设的模范,二要做还环保历史旧账的模范。 以硬投入来确保环保,显示了上海在推进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建设生态城市的决心。这一决心,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出现了多种城市化模式。有关城市化模式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止。寻找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最佳模式是城市化研究的主题。从实践上看 ,小城镇、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各有利弊 ,我们只有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功能互补、合理并存 ,才会使我国的城市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实际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刘羽 《党政论坛》2012,(19):47-4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社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加强和创新大城市的社区管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笔者在走访联系居民区、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发现,随着城市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海基层社区楼组里弄的“熟人社会”正在被解构,许多新兴住宅小区甚至出现了对门而居互不相识的现象,被戏称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日益陌生化的社区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和社会风险。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城市社区管理,需要重构社区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