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形成与布尔什维克党执政背景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初期,经济文化落后,反动势力猖狂,人民群众思想觉悟低。如何提高群众觉悟,依靠群众巩固新生政权成为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新问题。列宁的党群沟通思想由此产生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结果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增进了党群团结。重温列宁的党群沟通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维护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沟通思想在创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就开始产生了,它对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和执掌政权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争取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巩固和扩大党的革命阵容、执政基础,探索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沟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维护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群沟通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手段,贯穿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党群沟通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而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又离不开党群沟通各要素的有机联动。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要素的不健全带来的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是一种现实存在,但没有影响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叹的迷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群观作为处理党群关系的思想武器,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群关系的核心观点:人民群众是党的阶级基础所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领导革命成功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实现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共产国际五大的顶层设计为理论和制度背景,以中共三大前后的分歧和实践为现实背景,论述了中共四大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部署及其在党建历史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共产国际关于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命题和相关规定,具有引导和规范各国共产党建设的普遍意图和意义,但其在中国实现的道路与进程必然要有不同的内容并形成特色。中共三大前后所发生的基于共产国际原本意义的群众党建设的分歧,并不表明中共的群众党建设全然停滞。统一战线的建立能沟通党群联系途径,有利于党由宣传的党变成行动的党,是朝着群众党建设前进的步骤。中共四大在多因素合力作用之下,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全面部署了自身建设,掀开群众党建设和布尔什维克化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论列宁对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给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执政党如何保持其先进性。列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并解决了这一重大课题,形成了关于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一、执政党要注重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关键看其成员是否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党员的高质量和高素质是党员先进性的直接表现。所以列宁认为,提高党员质量,是保持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党执政后,一…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列宁党建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选取列宁党建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某一时间段进行研究,如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逝世前夕,以及列宁遗嘱中的党建思想;二是选取列宁党建思想中的某一具体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如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方式、党的监督思想、党的组织原则、党群观、廉政观以及思想建党理论等。但是列宁党建思想的系统化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党的群众工作。他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21世纪的宏伟任务所提出的关于群众工作的新思想和新要求,对于我们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江总书记这一要求,首先我们要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提到巩固执政基础的高…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为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优化指明了方向。协商民主有利于保障权力行使的公正性,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面对协商主体缺乏实质性平等,协商程序缺乏公开透明,协商过程中公众参与性不足等问题,要积极提高群众参政热情,在协商主体平等对话、协商程序公开透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关系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调整利益关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深刻认识利益格局调整对党群关系的巨大影响,积极探寻对策思路,扬长避短,正确调整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努力巩固新形势下党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措施。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新形势下抓好社区建设,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主执政是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执政方式,民主执政能力关系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发展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等重要问题。群众路线作为革命时期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对于新形势下党的民主执政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时期全党必须重视创新群众路线的内涵与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执政基础建设解决的主要是靠谁执政的问题。毛泽东对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基础建设理论:即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是党维系执政合法性的前提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执政的政治资源是执政党最直接最核心的执政资源。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一部分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受到削弱或流失。巩固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展党执政的权力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人才资源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干部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路线,群众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正确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进一步明确群众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梦”的阐释和理解,结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针对测井公司党的群众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进一步做好测井公司党的群众工作、探索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的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实质,努力探寻新时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切实提高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舆论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以网络为平台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以网络为载体提升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以网络为纽带搭建党群沟通联系的桥梁,把网络建设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执政地位的主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朱伶俐  孙旭 《工会论坛》2006,12(1):113-114
中共执政5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永葆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关键。在新世纪的征途上,中共执政要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执政地位受到严峻的考验。中共要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巩固其执政地位必须密切党群关系。本文从执政成本与党群关系的互动作用角度,积极探索改善党群关系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