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1,(10):28-29
一边是国外认为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回应未超国家标准,新近发生的“雀巢婴幼儿米粉毒重金属添加剂事件”,再次引发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海内外双重标准的困惑。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究竟是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太严,还是国内标准太宽?标准滞后和缺失之“祸”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大妈”似乎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先是炒黄金炒出了国际知名度,紧接着又把风靡全国的广场舞跳到了纽约时代广场、巴黎卢浮宫、莫斯科红场.围绕着广场舞形成的各种“传奇”已俨然成为互联网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啼笑皆非之余,也难免会生出一些思索来。  相似文献   

3.
声音     
《廉政瞭望》2013,(18):4-4
如果有的领导干部,自己都不相信所选道路,如何让群众认同?把配偶子女移民国外、钱存在国外,随时准备“跳船”,如何让群众树立“三个自信”?——《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妈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一夜之间砸300亿狂扫黄金,而大爷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他们不喜欢扎堆,最多就三三两两地在小区角落里下下象棋,或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不远处,悄无声息地打打太极,或是在水边安静地钓鱼……大妈和大爷的晚年生活为啥差别那么大?大爷为啥甘当大妈背后的大爷?  相似文献   

5.
李叶  倪力 《党课》2013,(14):118-121
“城管”,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点也不陌生。但与此相对的是,当你翻看国外的报纸或网页时,却很少能读到与“城管”相关的内容,更鲜见发生于“城管”与市民之间的激烈冲突与矛盾。可是国外也有小摊小贩,他们的“城管”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契约精神     
一次。去听“海归”学者讲课,我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国外生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只说出四个字:“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官场上,有人因其“成熟”而前进,有人因“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是简单吗?看似简单的两个词,其实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一个老人坐公共汽车,强行要求两个女孩让座,在被拒绝之后居然坐到了女孩身上,而女孩事后表示,其实当时车上还有很多空位。加上最近很多关于广场舞扰民的报道,网民们列举出老年人的一桩桩“坏事”,证明“老人中坏人多”。
  “不是老人变坏,是坏人变老”,这是在网络上传播很广、让很多网友点头称是的一句话。当然,对于这样一句话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依然是设定同一个时代背景成长的人群,假设这个人群中“坏人”多,只不过现在老了;还有一种理解,那就是不要把标签贴在某一个群体,大家应该看到的是“坏人”,而不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楚清 《党建文汇》2002,(8):24-24
北京有个“宏志班”,“宏志班”的孩子爱流泪,是因为他们穷吗?不!是因为他们感受的东西比别人更多。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宏志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强不息,都在奋发向上。“宏志班”的孩子100%都考上了大学,85%以上进入重点大学。“宏志班”的孩子走向了清华、北大和国外……这是为什么?本版选编的文章的作者都是“宏志班”的学生,读着这些特困家庭孩子们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相信读者会找到相应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王涌 《党建文汇》2014,(5):30-30
温州高音炮“还击”广场舞事件引发广泛关注。4月1日.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对温州市鹿城区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提出批评。当晚.鹿城区委区政府表示“深刻反思”.并提出了多项“精细化管理”的整改措施.如在广场设置分贝仪+电子显示屏.探索大型广场使用音响由政府掌控的办法,广场噪声高低的“旋钮”掌握在政府手里。  相似文献   

11.
“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引起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热议。那么,对于拆迁这个涉及民生的问题,国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2,(4):37-37
《世界名言博引词典》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是何人?”“我是征服一切的机会。”“为何踮着脚?”“我时刻在奔跑。”“为何你脚上生有双翼?”“我乘风而行。”“为何前额枕着头皮?”“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为何后脑光秃秃?”“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7):110-111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现象:因为性情不同而导致“不合群”。“快人快语”者与:‘慢条斯理”者难相处,“文质彬彬”的人与“豪爽直率”的人也难聚首。如此,?怎样才能让自己能够跟不同情情的人和睦相处,变得更“合群”呢?  相似文献   

14.
“福”乎何物?“福”乎何在?耕其田,劳其力,丰衣足食,“福”之哉也。如是,“福”无处不在,人人可享之。然真正一辈子享福的人不多,而想念和企盼得福者,却是古今普遍存在。于是欲得“福”而享者,便总是想着这“福”,追求那“福”,而那“福”偏偏同你若即若离。...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近日日出台《广州市公园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超出限定时间和限定区域、超过相应分贝的广场舞可能被罚最高1000元。而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公园广场舞都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60分贝上限。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多看电视还是多看书”?家长肯定作答:多看书!而笔者认为答案的本质并不在于简单的“多”与“少”:有家长求助老师,问:“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爱读书?”还有的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能自愿自觉地少看电视,而让爱看书成为习惯,成为自然?”“阅读,怎样才能由梦想走进‘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17.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18.
吴俊 《党建文汇》2008,(6):30-30
“没见过钱吗?”当检察官在银行的保险柜里搜出高二刚、李华夫妇隐藏的大量钱财而吃惊不已时,站在一旁“作证”的李华有点儿不屑,而语气中又有些无奈。有这么多钱又怎样?终归还是一场空……  相似文献   

19.
湘中飞舟 《党课》2010,(2):72-73
记者在采访一位德高望重、成就辉煌的为政者时问道:“你在领导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有何秘诀?”对方笑曰:“《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相似文献   

20.
金陵客 《唯实》2006,(8):128-128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