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法治是提高党依法执政的大环境.现代法治理念的缺失,已经成为我们党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观念障碍.要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性突破,必须排除传统的理念上的浊流,树立现代的法泊理念,从传统的"治民"向"治官"转变,坚持用现代法治理念来指导执政党的执政活动,依法执政,才能走上民主、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2.
"均衡型法治"与"新市场经济"的中国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性的视域中,市场与法治具有深刻的经济关联.在东西方文化中,市场与法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都进行着非均衡的"博弈".相对于古典中国的"真理型法治"与近代西方的"方法型法治",当下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稳妥兼采众长的新型法治."均衡型法治"以其独特的双层经济内蕴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入世"后中国"新市场经济"之路的灵动指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03,(2):40-41
一、在建设"政治文明"上实现突破,并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以"三个代表"的思想统领中国政治创新和法治建设,就像是新的长征之路,而这条路上的点点足迹有一些已经开始清晰:一是要逐渐走向强化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二是要强调政府的政务公开、政情公开;三是要推广和完善听证制度;四是要肯定"民告官"的制度,以解决和纾缓社会矛盾;五是要扩大和完善新闻舆论的监督;六是要继续强调政府向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法治"释义     
什么是我们要实现的法治即法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是法治建设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理论界将"法治"等同于"依法治国"或"依法行政"给法治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法治不仅仅是"依法治国"或"依法行政",还包括"市民社会自治","市民社会自治"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由"基本重合"转变为"有限分离"."强国家-强社会"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的方向.在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中国妇女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为:首先,在妇女政策制定方面,积极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逐步建立妇女特殊贡献补偿制度,促进妇女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其次,加大提高妇女政策的执行力.再次,加强社会力量的发展,大力推进民间妇女组织能力建设,推进当代妇女解放的理论研究,促进妇女"为妇女"主体意识的发展,提高妇女解放的男性参与度.最后,在相关妇女机构的调整上,要通过设立党内妇女组织,加强政府性别机构建设,组建民间妇女联盟,形成国家与社会互动有效的制度联接,从而实现妇女解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法律观体现了法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及其法律建构过程等异同点的比较,试析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和西方法治观念对中国法律观及法治的影响,并以此探求中国法治的重构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妇女解放了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各个方面对妇女解放作了很大的努力,从立法上规定男女平等,给妇女同工同酬等,妇女已经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地位.然而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认为就业的妇女就是已经解放了的妇女,而在家中做家务的女性就是有待解放的妇女,是旧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受害者.其实,这是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重大误解.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近年来与法治不相和谐的现象也愈加明显,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缺少对法治的普适性的精神和实质的了解,缺少探究西方近代的法治与我们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异同.本文就法治在东西方的发展方式的不同来阐述法治的本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宪政体制下发展中国特定背景下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是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指南.两者之间是和谐一致,相互传承,不可分割的.只要我们以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思想为依据,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够严防法治的"西化"、"异化",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经历了从追求社会平等到强调政治参与的渐进过程;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一条从人治到法制,从法制到政策之治,再到法治之治的转型之路.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