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国平 《前沿》2010,(4):41-43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其"两个必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当下,重新认识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正确认识当代"转型"国家的制度转轨和拉美国家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宁 《理论月刊》2010,(8):17-19
积极探索载体创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创新要始终坚持价值性与便捷性原则,根据"通俗易懂"和"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切实推进语言的创制、管理制度的创建、文化活动的创设和大众传媒的创造运用。  相似文献   

3.
易花萍 《前沿》2011,(2):12-17
真正意义上的"汉字法律"是当代的概念。封建专制下的汉字法律是一种"汉字帝王法",它是统治者的阶级统治工具,包括"禁止""必须"和"限制"三种形式。对民众而言,它只是义务,表现与当代汉字法律和一般法现象的一些不同。"汉字法律形态"的研究能为真正意义上的汉字法律提供深层的解释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海成 《长白学刊》2013,(1):126-130
传统宗族伦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孝"为核心,衍化出"忠"、"仁"等伦理规范。当代宗族伦理在继承传统宗族伦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时代形势的修改,表现出男女平等、代际平等、倡导遵纪守法等新的特点。当代宗族伦理在构建新型家庭伦理、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秩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湘绮 《求索》2011,(2):198-200
轻视当代文学一直是当代批评者的一种姿态,当代诗词更是被文学评论边缘化。其实,优秀的当代诗词也在探讨着"新人"的出路。宝玉、涓生、酒徒的评论涉及经典的创造和命名。排除偏见和成见,当代人比后人更能准确地解读我们亲历的时代文本,从诗词中看到文学之根———人性,看到价值转型中"新人"的艰难行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冯建辉 《前沿》2010,(13):34-37
当代中国政府正面临着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这需要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予以学理性关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把握马克思哲学本性而面向中国问题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新范式。"权力至上"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对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因此,需要从改造深层社会结构入手,逐步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把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社会层级结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所构成的三维制约的社会结构,以推进当代中国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7.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及前景的分析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危机趋势。既然如此,这种社会能否变革?变革的前景如何?这是"酉方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合法化危机──评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陈振明[编者按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而又未被人们深入研究的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苏联模式的批判以及对西...  相似文献   

10.
王欢 《前沿》2009,(10):45-48
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诠释了现代社会一切现象的动力和核 心。当今社会,资本逻辑向符号悄然进行,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从马克思的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人也从马克思时代受制于"资本逻辑"到当下受制于"符号逻辑"。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资本逻辑以及资本逻辑的当代形态符号逻辑做出理论的回应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代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正义是当代中国诸领域之最高的德性价值新话语。当代中国社会正义观的建构,必须先行明确使"正义"作为一个问题——非正义性现实的症结、难点、实质所在。从根本上讲,中国社会的正义难题,在于没有形成一种有完善而有力的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以此来应对、规约日益膨胀的私欲对于社会公共财富的侵占和不断的"合法化"要求。在现代政治哲学视域内,我们需要探寻一种由准"富裕社会"到"美好社会"的价值通道,以此化解"财富"与"正义信仰"之间的严重的冲突,从而切实回归公共价值实现的真实目标——中国民众之普遍而真实的福祉。从制度安排上讲,则要立足现代政府之实施正义能力形成的角度,从"权力政治"形态走向"权利政治",体现现代人本政治的公共性旨趣;从社会治理理念上讲,是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共同富裕"、"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等理念,紧紧抓住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根本性症结——财富分配问题,做出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智识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袁梅 《求索》2010,(6):125-127
"天人"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的核心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儒家的"天人合德"、"天人同构",道家"天人同源"、"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依正不二"思想是中国天人思想的精辟表达。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下的人天分离思想相对照,中国哲学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同构合一。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这种思想将普遍被世界重新认识和发掘,扭转当代生态环境危机,必须在整体上放弃西方"二元对立"的生态范式,确立以东方传统为原则的伦理文化指向。倡导中国哲学传统,寻求现代性转换和整合,为当代生态伦理育成提供精神滋养,应成为当代人的文化自觉与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13.
常康 《前沿》2010,(3):17-21
李贽"自然人性论"使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呈现平民主义色彩,至今仍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核心价值和内涵蕴藉表现为:重视提炼"有德之言",追求表现"凿凿有味"的朴实生活美;强调"尽意""无声"审美效益,主张"以自然之为美"的艺术生活美;倡导倾听"百姓之迩言",崇尚表现"率真""俗善"的拙朴生活美;讲究"格"、"调"、"情"、"性",欣赏悲壮激越生活之旨趣;呼吁恢复"童心"创作"至文",追求"化工"的生活审美之境界。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所创立的平民主义"生活美学",不但丰富了中国美学史宝库,而且至今仍昭示着它生活审美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轩玉荣 《前沿》2012,(7):53-54
马克思"人学"之思及意义在于赋予当代哲学以崭新形象出现。他完成了从"解释"的哲学向"改变"的哲学的格式塔转换,为我们拉开了人作为人应该成为人的历史序幕,实现了哲学在当代的"人类学转向"即人类对自身本质的合理性认识。在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问题争论中,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出现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本质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陈立旭 《今日浙江》2011,(21):56-57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个别"艺商"也可能成长为大商人,但像在当代浙江那样,从边缘化的传统"艺商"群体中成长出一个新的主流商业群体,却是古今中外经济史上一种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刘秋菊 《求索》2010,(8):101-103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需要,矛盾转化从"两极突变"到"梯级转化"、从"抑制发展"到"动态平衡"、从"兼并独胜"到"和谐双赢",是以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矛盾转化论的当代发展,是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矛盾梯级转化论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出差去了河南南阳,顺道去了一处叫"孔明故里"的旅游景点,除了门票价格可观,另外有些当代名人、准名人的题词外,剩下的就是那临时雇佣的解说员的"歪批三国"了。一番游览下来,感觉很是别扭。  相似文献   

18.
俞吾金 《传承》2011,(6):61-63
在当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术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80年代,作为对"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理论界掀起了"人道主义"讨论;90年代再度兴起了探寻人文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陈曙光 《乡音》2014,(7):31-32
在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这个问题上,目前有以下三种主张值得引起重视。第一,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体系,它自创立以来始终参与了世界的理性塑造,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即是当代中国的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即是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标新立异,为什么不可以"照着说"——这是回到原典的"教条路向"。第二,中国传统学术话语绵延数千年,  相似文献   

20.
刘智跃 《求索》2010,(9):208-210
青春偶像"韩流热",暴露了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剧创作危机和影视剧创作中的价值观念危机。在此情境下,红色偶像剧应运而生。在"偶像"横流的时代,"红色偶像"不仅承继了传统的审美形式,而且肩负了"榜样"教育的使命,从而提升了偶像剧的价值意义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