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自由派代表人物及其追随者的嬗变王其水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时,中国自由派代表人物胡适及其追随者殷海光等离开大陆。胡适、雷震、傅斯年等在台湾创办《自由中国》杂志,鼓吹自由民主理念,反省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谈论“今日的问题”,批评当局对出版法...  相似文献   

2.
4月7日,台湾“立法委员”李敖在“立法院”教育委员会质询时,一上场,就要求教育部长杜正胜、台大校长陈维昭、清大校长徐遐生、中央大学校长刘全生、台东大学校长郭重吉、台湾师大校长黄光彩等入列“备询”。李敖训斥他们:当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敢站出来和北洋政府对干;傅斯年当台大校长时也敢和政府对干,他们是第一流的知识分子。李敖又说,当年警总查禁他的书时,他要弟弟顾着,但弟弟却跑回家“大便”。为此他骂弟弟“肥水不落外人田”。话锋一转,他说,现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0,(13):61-61
扑克的玩法很多,打“沙蟹”是民国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在达官贵客、机关公务员、知识分子阶层很受青睐。像宋子文、张学良、胡适、傅斯年等都是此中高手。这是一种斗智的游戏,参加人数不限,但不得多于10人;打牌时应剔除大、小王,每人首先在一副牌中扳出一张。以点子最大者为庄家,由他洗牌发牌;第一步,每人发两张牌,第一张为明张,第二张为暗张,  相似文献   

4.
晓航 《法制博览》2011,(9):33-33
罗家伦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 据人民网报道,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  相似文献   

5.
唐小兵 《南风窗》2007,(1):88-88
或许正因为是“晚年”,而且又是“谈话录”,《胡适之晚年谈话录》才别具价值。中国人向来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谈话不像口述那么正规,所以这种随意的方式处处将胡适的真性情“口述实录而立此存照”,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化的胡适就这样慢慢走近读者。  相似文献   

6.
成健 《法制博览》2010,(3):42-43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由陈寅恪教授命题。其中有一题对对联,出句为“孙行者”。陈寅恪教授的参考答案是“祖冲之”,可谓对使工整,饶有趣味。有一考生对对“胡适之”,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少考生是新式中学毕业,没学过对联课,只好乱对一通。  相似文献   

7.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是肯定没有出息的!”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把头仰向天花板,并不时地扭扭脖子,以表现对老师批评的不以为然。幸运的是,周向阳遇到一个好校长。一次,这位校长看见了周向阳,就说:“你是周向阳小朋友?”  相似文献   

8.
徐世平 《法制博览》2008,(21):14-15
夜读方孝孺,心情是沉痛的,也是复杂的。几百年来,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其“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则说他“骨鲠千秋”。观方孝孺一生,其可敬可叹之处甚多,我也崇敬万分。然而,其“骨鲠之士”美名之余,亦透出儒学之士的迂腐和固执。  相似文献   

9.
乐朋 《法制博览》2011,(12):51-51
执诗坛牛耳而英年早逝的徐志摩,和胡适、梁实秋等,曾一起被鲁迅斥为“拿着软刀子的妖魔”。1929年在燕京大学的演讲中,谈及文学界的圈子,鲁迅又拿新月派做例子,他说:“梁实秋有一个白璧德,徐志摩有一个泰戈尔,胡适之有一个杜威,——是的,徐志摩还有一个曼殊斐儿,他到她坟上去哭过。”鲁迅在指明新月派文人的思想渊源的同时,又道出了徐志摩浪漫、雕琢的诗风。徐志摩,可谓纯粹的唯美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0.
男人皆好色,文人亦然,并非因为饱读诗书就刀枪不入,不过,文人的好色带有一点含蓄的雅趣。 一次,胡适的朋友在他家聚会,徐志摩抱来一大堆德文色情书,大家争着看。胡适说:“这种东西,都一览无遗,不够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