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是今天在贵州古城镇远祝圣桥上仍能看到的古人诗句。由此遥想当年,这沟通西南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通京大道"上,千里之外,贵州万山丛中,该会有怎样的一些城市,担当起城市传播文化的使命?"通京大道"是云南边疆百姓数百年间对滇黔古驿道的叫法。由滇入黔,这条路上,第一个大城是安顺,城之规模,令徐霞客吃惊。1413年,贵州建省,距今600年;1381年,安顺建城,距今630年。建城,因为这是滇黔驿道上的战略要地,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相似文献   

2.
不说"夜郎古国"在贵州,还是在湖南?单就投资50亿元,打造"夜郎古国",就不能不承认是一个"大手笔"。10月23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与湖南玖联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夜郎古国"文化开发项目,签约金额50亿元。  相似文献   

3.
罗梅 《当代贵州》2011,(23):42-43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具象是什么? 贵州元素的全球传播符号是什么? 7月18日,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的外国友人以他们的行动给出了答案——"汉语桥"飞架五洲,将15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甚浓的往届参赛选手送到了中国大西南群山环绕中的中国白酒之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零距离体验中国传统美酒的酿造过程及源远流长的国酒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9):30-31
栉风沐雨一甲子 当代贵州:今年是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建馆60周年.60年来,省文史馆是如何践行"敬老崇文,尊贤尚德"这一办馆宗旨的?顾久:文史研究馆是老一辈革命家源于中华民族崇文尚德的优良传统,基于安邦治国的卓识远略而创立的.昔有太学,尊师选贤,设三老五更之位,起养老敬长之义.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设立文史研究馆,敬老崇文,礼贤敬士,聘文化老人为馆员,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为,共襄建国大业.贵州文史馆成立于1953年,是具有统战性、荣誉性和学术性的文化单位,工作宗旨是"敬老崇文,尊贤尚德",团结老年知识分子以倡导、弘扬贵州优秀传统文化.当我们打开60年的史册,一群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耕耘者,儒雅清风的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这5年,文化惠民工程遍地开花:县以上城镇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全省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这5年,文化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建成了一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这5年,特色文化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多彩贵州品牌亮相大洋彼岸,"贵州制造"的影视剧吸引亿万观众;贵州人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符号日渐清晰,获得了文化自信的贵州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与旱魔的鏖战中,"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1,(28):26-27
从2010年3月开始,新版《多彩贵州风》这一磨砺了近7年的文化品牌以强劲之势席卷旅游市场。带动了每月逾4.5万游客量的贵州文化市场消费。预计2011年全年将上演500场左右.实现全年演出营业收入4000~J"元。它不仅探索了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新路径。而且成为贵州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把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文件指出,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一战略定位,正如栗战书书记所说,"为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举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之力,构筑好“大宣传”格局,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肖露  李盈 《当代贵州》2011,(16):12-15
对贵州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如何开放?答案在于观念的转变更新,在于真诚地"走出去",谦虚地"请进来"。走出去-2010年12月,"贵州省与中央企业投资发展恳谈会"在北京举行;2011年5月,"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在香港举行……  相似文献   

10.
孟航宇 《当代贵州》2011,(24):32-33
2011年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前夕,经几轮评选,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2011年"贵州十大名酒",与之前被授予"贵州名酒之王"的茅台酒,以"10+1"贵州白酒品牌的整体形象向外宣传推介。此次评选围绕多家白酒企业的市场、质量、效益、发展和生产管理等开展综合评选、  相似文献   

11.
岳振 《当代贵州》2013,(22):22-23
2012年底,作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贵州"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下称"村寨文化项目")通过验收。此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将对正在推进的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产生重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16):64-65
"怎么说是礼仪问题,说什么是文化问题,怎样才能说得好是口才问题。"阮朝辉的《口才·礼仪·文化》一书中,开门见山就点了题:说话是门技术活。简单、直接、有力,让人对书中所述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一个问题表示反对,如何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甚至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这需要技巧。在批评或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如何做到不显山露水不伤到对方或不显得献媚?这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标志着党对文化战略的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促进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4.
贵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近代以来中国革命过程中,在贵州地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浑然融合生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本文试图考察贵州的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并将之置于“长时段”的视野之下,意在突出贵州的“地方性”在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化学术界关于贵州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哪里呢?我不敢说在尚稽;但我可以说,在黔北文化的星空中,尚稽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些标志着中国全面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那么,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以来,铜仁市碧江区文化旅游频频曝出惊喜。3月26日,2012"多彩贵州踏春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专题采访该区文化旅游;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旅钓中国"栏目组来到碧江,专题拍摄"中国天然钓都"的美誉;5月1日,"大明边城"向游人开放试营业;6月13日,2012"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博主多彩贵州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并称赞该区的傩堂绝技绝艺过火铁、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贵州谋求新跨越的题中应有之义。贵州文化资源丰富,誉称"文化千岛",但却长期面临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实力整体弱小、文化形象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资源大省到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历史的选择。近年来,贵州围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9.
贵州这次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确抓住了贵州的特色。多民族就是多文化,多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世界最新的潮流。什么叫发展?不在GDP,不在赚钱多少,而在于多样性。我举一个例子,国民革命军102师。  相似文献   

20.
刘薇 《世纪桥》2023,(3):1-3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贵州是中国共产党迈向成熟的历史转折之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之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贵州进行了革命战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近年来,随着贵州本土大数据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对象、传承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红色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对此,结合贵州实际,分析贵州红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机遇、时代意义和对策,期望有助于推动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