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玉胜 《先锋队》2013,(10):35-35
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修身养性,以达到明理知耻的精神境界,这不仅契合了习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一贯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增强定力、抵御诱惑、拒腐防变的素质要求。为此,领导干部必须谨记"三戒"。一要"戒贪"。民众习惯把腐败官员斥之为"贪官",足见贪欲的为害之烈和不得人心。"贪者"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贪权,二是贪财,三是贪色。拥权便贪、一贪就"淫",已成堕落官员的人生三部曲。其实,  相似文献   

2.
"洁不洁,看过节。"能否保持清白人生,每个节点都是关键。"五一"节前夕,中央纪委要求各地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狠抓"五一"等重要节点。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免受"四风"侵染的再次提醒。为强化重要节点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顶风违纪问题,  相似文献   

3.
"耿直哥"的"双面人生" 2009年,陈强晋升为涪陵区经信委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从寒门学子到部门领导干部,陈强经过了23年奋斗。在这个来之不易的位置上,本该率先垂范的陈强,却开始了自己的“双面人生”。  相似文献   

4.
王永利  谭明 《世纪桥》2003,(4):43-44
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我们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实现,取决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领导干部必须践行“三个代表”,成为“学习型、开拓型、事业型、廉洁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优秀领导干部的思想写照和干事准则。到基层任职则是培养和锻炼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有效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做“官”与做事断想言良高尚的人格,是领导干部团结、带领群众的重要力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靠什么塑造出自己高尚的人格?关键是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有句名言:"做官亦不许发财。"聂荣臻元帅则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鸟翼...  相似文献   

7.
张魁兴 《学习月刊》2014,(21):17-17
有人总结说,人生有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我以为,这"三乐"说的都是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好的人生态度,你的人生就会快乐。著名科普理论家、科普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普界标志性人物周孟璞的"三乐"就差不多是这"三乐",只不过周老把"自得其乐"改为"奉献求乐"。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与“大款”交往一议刘皇,沈鹏最近,我们在与有关部门进行干部考察和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热衷于与社会上的所谓"大款"交往,且有蔓延之势。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领导干部与"大款"交往有如下种种表现形式:一是接受邀请多。...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新长征》2012,(4):64-64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小平 《先锋队》2014,(1):54-54
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监督,经得住"多看",经得起"细看"。领导干部由于手中或多或少有一定权力,所以,人们在"高看一眼"的同时,往往也会"多看一眼",甚至抱着挑剔的心理"细看一眼"。鉴于此,领导干部必须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要习惯在众多眼神聚焦下工作。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后,就不能回避掌权用权,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是党员干部从政的追求,也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期盼。"洁不洁,看过节"。能否保持清白人生,每个节日的"节点"都是重要检验。前不久,中纪委要求深化"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狠抓"五一"等重要节点。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其免受"四风"侵染的一种提醒。"四风"表现在平日,猖獗在节日。不注重防范"四风",廉洁从政就会受到影响,党员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平时的"四风",为官者多有警惕,而节日"四风"往往蒙着一种温情的面纱,披着一件风俗的外衣,如果没有高度的戒心,缺乏清醒意识、危机意识,就会被“糖衣炮弹”击中,成为“四风”的俘虏,轻者违规违纪,重者坠入腐败的泥潭。  相似文献   

12.
"情"、"新"、"精"、"真"──也谈领导干部讲"四话"侯仲泉近日,翻阅报刊,看到一篇关于提倡领导干部讲"四话"的短文,颇有同感。笔者作为一名政府职员,经常聆听领导干部的各种讲话,对那些空洞乏味的长篇大论,早已深恶痛绝。领导如何把话讲好,已是笔者酝酿...  相似文献   

13.
如今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别人称其为“老大”或“老板”。这样实在让人感到忧虑。据一名记者对某市50多位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半数以上承认称呼自己单位的领导为“老大”或“老板”。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号既顺耳又顺心(见《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3月26日)。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这种“老大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做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要有效实施领导,更好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不过,从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看,"会说"与"会做"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会说",就是善于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动、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有的领导干部讲话艺术高超,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群众听后称赞佩服;而有的领导干部即席讲话枯燥无味,群众听后颇多怨言。要想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语言沟通的艺术,提升启人心智的思辨能  相似文献   

15.
杜绝网络安全隐患,最有效的办法是加一道“防火墙”,领导干部要筑牢防范人生蜕变的堤坝,也要给自己的交友圈加一道“防火墙”。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手中大都有一定的权力,热衷于和他们交往的人很多。从一些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案件看,交友不慎和滥交是一大祸端。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纪委在《广州市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十个严禁"》中,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不得将公车停放在高尔夫球场、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不得违规用现金支付公务消费费用,不得违规收取润笔费等(2014年5月8日《新华网》)。这无疑是对领导干部不良行为是一种规范约束,如果执行有力,就会产生好的效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相似文献   

17.
常红  李彦鹏 《先锋队》2014,(9):18-19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工作者,在平时工作检查中发现了不少"变着法子"迟到早退的现象,而且经常治理经常反弹,可谓久治不愈。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以工作忙、外出多为由不签到;有的领导干部设立"专职代理人"照猫画虎,临摹仿签;有的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后,处于游离状态,干脆从签到簿上"消失";有的领导干部为应付查岗,提前一周早早"点卯";有的领导干部以下乡为幌子,溜之大吉……花样翻新的"签到闹剧"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既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又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以"三坚持"为引领,以做严实结合的行动表率为己任,让"三严三实"真正化为信念,化为方法,化为德行,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立根固本,做到"修身心"以"正身行"。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一些基层干部、党员勇于担当"小巷总理",巧妙化解一线矛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心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他们现身说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干部妻子要当好家庭“纪委”张秀璋报载,福建石狮市纪委召开领导干部夫人座谈会,提出在领导干部家里设立"纪委"读后发人深思。在反腐败斗争中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其腐败成因,当然最主要的是本人的思想蜕变,但也不乏被妻子"枕边风"吹得晕头转向者。我国自古便有"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