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处境和发展需求出发,毛泽东始终是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几个重要战略理论,都蕴含着关于世界多极化的丰富内涵。从“中间地带”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 的划分,乃至今天中国政府强调多样性、推动多极化的基本战略主张,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的对外关系诉求,也反映了世界格局演进的客观趋势。这是理解新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于1946年8月首次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是他战后形成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五、六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他的"中间地带"理论.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发展轨迹,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毛泽东晚年的国际战略思想以及新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朝霞 《理论学刊》2004,4(4):80-8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它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从“使中国成 为沟通美苏之桥梁”到“放弃中间地带论”,再向苏联“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外交方针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对经营管理活动的不断细化,会计思想也在不断变革与完善中实现着与时俱进。西方会计思想经历了古埃及会计史、古巴比伦会计史和古希腊会计史、古罗马会计史,近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极大推动了中国传统会计思想向近代化转型,更使中国会计理论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促进了现代会计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一、近代会计发展史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给意大  相似文献   

5.
夏明星  苏振兰 《湘潮》2008,(4):52-56
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同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党一成立,就都加入了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彼此成为兄弟党。在中共领导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意共都给予了有力的精神和舆论支持;对于意共的斗争史,中共也给予了肯定和尊重。但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意两党关系一度中断……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支部生活》2006,(12):40-41
我国启动“万商西进”工程最近,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幕。商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在解放军进藏前后,考虑到西藏特殊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在藏区继续流通藏钞、藏币、银元和印度卢比。在1959年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之前,中印两国在藏印贸易以及货币流通上的矛盾,尚未影响到中印关系和藏印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作为平叛后中央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藏区进行币制改革,收兑藏钞、藏币,禁止外币主要是印度卢比的流通,禁止金银出境。这一举措对藏印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成为西藏平叛后中印外交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中印两国就有关习惯贸易问题、兑换时间和兑换率以及银元外流等问题进行的交涉,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币制改革,藏印贸易的传统模式基本宣告结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币制改革,以及迫使印度撤销其驻藏商务代表处,达到了清除印度在西藏的政治和经济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政治统帅贸易,急于求成,是建国以来中日贸易领域的主要"左"倾思想.它集中体现在商品分类、互设常驻商务代表机构、长崎国旗事件、广交会、特惠关税等一系列事件中.  相似文献   

9.
(十一)曲折建交——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干干脆脆就是三条:废约、撤军、断交;卡特盘算着:如何既同中国建交,又能“同台湾保持足够的联系”中美两国建交,走过了曲折的路.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了“一个中国” 的原则,并承担了最终从台湾撤军的义务,打算在第二届任期的头两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1973年,中美双方互设联络处,这是改善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为建立两国间的直接联系,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并为中美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正当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时候,双方国内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国情研究会“中国新中间阶层生活调查”的首席研究员肖明超,就中国新中间阶层具体的定义是什么,新中间阶层到底与“中产阶级”有何不同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了自己的看法。肖明超说,新中间阶层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新”,“新”是指这个阶层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成长起来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代表和引领着中国消费的新方向,是中国财富增长的新力量;第二个层面是“中间”,“中间”是比“中产”更为宽泛的概念,“中间”所指的是连接中国顶尖的富裕消费群体和中下层大众消费群体之间的部分,不仅…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经历了三次“左”倾错误影响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这一过程中,突破“中间势力危险论”的束缚,为实现党内全面深入批判“左”倾关门主义、完善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去年秋天,有机会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意大利。访意期间,与意新闻管理部门、主要媒体广泛接触,了解到一些情况。现将有关情况及我的观感整理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一、意大利新闻界简史意大利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源地。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意大利四个海上共和国之一的威尼斯,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11月 11日 ,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经济上完全开放的国家。开放 ,对企业来讲意味着全方位的竞争 ,作为中国第二产煤大省的河南煤炭企业也不例外。  一、河南煤炭企业“入世”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煤炭企业是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也是省的支柱产业 ,2 0 0 1年有望全行业扭亏为盈 ,走出三年连续亏损的低谷。对于河南煤炭产业这个人多、债多、社会包袱重的“夕阳产业” ,“入世”后所面临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总的趋势是挑战大于机遇。1.河南煤炭企业“入世”后面临的挑战(1)“入世”就意…  相似文献   

14.
姜喜咏 《探索》2007,5(3):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根据和首要的基本理论前提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时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质和方向问题。必须追问:我们需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言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首先要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理论向历史转化的复杂内在递进逻辑,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中间逻辑环节。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的基本内容主要有:(1)实践方面: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实现“软着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内在融合,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2)理论方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根,等等。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并对这个理论作了充分论述,作出了“四新”概括: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创新 ,理论的升华标志着政党的成熟。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不仅总揽全局 ,高度重视党的建设 ,而且富有创新精神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最近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就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刻认识这个党建新命题的理论贡献 ,对于我们面向新世纪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并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开辟了“第二次结合”的道路,虽未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但却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政府采取敌视政策,致使双方隔绝,对峙了20多年。1972年2月,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标志,中美关系解冻。两国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频繁。1973年2月,中美双方同意互设联络处。同年5月1日,双方联络处正式开始工作。中国派黄镇担任首任主任,任职到1977年11月。而美国到1977年5月,则先后派出三位主任:戴维·布鲁斯、乔治·布什(即老布什)和小托马斯·盖茨。第四任伍德科克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与中国进行建交谈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理解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到“新的飞跃”的话语转变必须厘清两次“新的飞跃”之间的密切关联。两次“新的飞跃”之间一脉相承,是守正创新与境界跃迁的逻辑关系:从历史逻辑看,两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上下篇章;从理论逻辑看,两者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成逻辑看,两者均是在“两个结合”中应运而生、发展完善的创新成果;从现实逻辑看,两者均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看,两者均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中阿“特殊关系”期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阿尔巴尼亚,是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整个50年代,中阿两国同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而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特别是1954年两国互设大使馆后,中国开始了对更加贫穷、落后的阿尔巴尼亚进行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