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1,(30):32-32
黔东南州文化资源丰富,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宝库,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我们将以创新精神扎实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州I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州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立足于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投入,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深挖"文化金矿",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努力推动全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培育和弘扬黔西南时代精  相似文献   

3.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全社会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徐朝 《奋斗》2012,(5):40-4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黄麟  刘发明 《理论导报》2012,(7):11+35-11,35
一、准确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廉政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其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何泽中 《学习导报》2012,(19):21-22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对民族地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促进民族的大团结大进步,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要求。文章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是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文化资源丰富,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宝库,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我们将以创新精神扎实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9.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宣言。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体现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认识;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等正确认识;体现在对当今形势的正确把握;体现在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邴正 《新长征》2012,(1):4-6
省委几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古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礼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决定一个民旅、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吉林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吉林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王爱平  张利 《实践》2011,(5):41-4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也是激发地区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察右后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紧紧围绕弘扬和传承察哈尔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总体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魏杰 《学习月刊》2014,(11):43-4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五峰,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土家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五峰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五峰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1、"古文化"遗存底蕴厚重。五峰的人类居住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民族民俗文物、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张波  黄锋  戴元明 《当代贵州》2011,(30):36-37
磅礴的乌蒙山,孕育了毕节试验区灿烂丰富的文化。毕节试验区结合实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努力把毕节试验区打造成全省的文化强区。  相似文献   

14.
戴聪 《当代贵州》2011,(30):30-30
六盘水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六盘水有资源、有基础、有特色。我们将立足文化资源优势,以世界的眼光、开阔的视野,把六盘水打造成为贵州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5.
马春生 《先锋队》2012,(1):11-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相似文献   

16.
戴安林 《湘潮》2013,(11):31-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思想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勇 《新湘评论》2012,(16):26-26
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是利用良好基础条件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马勇 《学习导报》2012,(16):26-27
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是利用良好基础条件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付松 《当代贵州》2011,(30):30-30
编者按:10月27日,贵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此次会议为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省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为全省上下发挥文化助推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作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就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精神,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采访了部分市(州、地)负责人和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