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视界     
《当代贵州》2011,(29):66
新奇事特殊卫星图展示网状地球10月末,地球人口将突破70亿大关,相对于不直观的数字,这些经过特殊制作的卫星图,可以让我们对繁忙拥挤的地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煤田地质物测队,面波勘探;;原理;;应用;;问题面波勘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3):20-20
人类是地球的宠儿,地球奉献出氧气、淡水、食物、矿产等,无私地哺育着人类。人类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发明机器、建筑高楼等,使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和平衡。否则,一旦打破地球的生物界平衡,人类将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31):66-66
11月9日早上7点半,一颗小行星从地球和月亮问穿过,距地球最近时不超过33万公里,小于地月间平均38万公里的缝隙。专家表示,未来百年飞近地球的小行星还会有300颗左右,是否撞上地球,不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理论上小行星的轨迹可以精确计算,但实际上观察总是存在误差。由于预测排除不了误差,天文学家也不能给出“撞”或“不撞”的定论,而是算出各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根据有的科学家估算,未来50年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为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天永远会是24小时吗?10多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8小时,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今天的一天是24小时。据估算,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一天将会是960小时!而1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更近,那时一个月才20天。目前,月球仍以每年4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相似文献   

6.
尹怀勤 《党课》2011,(7):92-94
火星位于地球的外侧,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个典型的类地行星。同地球一样,火星也有固体表面和大气层,并且斜着身子绕日运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亦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还有两颗天然卫星。这种近似地球的环境,很可能孕育和存活生命,故而科学家们把火星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首选天体。同时,研究火星还可以深化人类对地球演变的认识。这也是除月球之外,火星成为人类发射航天探测器最多的星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现象学运动的奠基性著作《逻辑研究》中,胡塞尔根据意向性理论确立范畴直观的合法性。范畴直观学说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支点,但对于该学说论证过程的一些关键环节,学界至今未有定论。本文围绕范畴直观的质料与行代现者这两个核心问题,通过现象学描述的方式重构范畴直观学说,并着重考察其中最关键的“范畴代现”问题,最后探讨这个学说对于回应近代哲学中感性与知性之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常常自诩为地球之王,事实上,微小的细菌才是真正在幕后操控地球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世纪的曙光已经跃出地平线。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正在继续走向全球化,其动能之强劲,沛然而不能止。全球化最直观地从经济领域表现出来,并渗透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地球的面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必然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撰文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纵观人类历史,地球转速在公元前700年已在减慢。在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1个小时,在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日则是23个小时。随着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将来每天可能达到2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3,(5):42-45
陨石,起源于外太空,撞击到地球表面后残存的天然物体。它的降落,给地球带来灾难的同时,被更多人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的不定期造访,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人们同时也在陨石上添加着有关科技、宗教、商业甚至生活方式的色彩,折射出关于人类生活的种种光芒。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前些年我们听说“拯救地球”四个字,多少还会觉得有点“好玩”,现在再听说,就有实实在在的感觉了。为了拯救地球,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不仅召开各种相关会议商讨补救措施,还在每年设了像“世界无肉日”(3月20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这样的“警示日”,号召的同时也提醒地球上所有的人们都要爱护地球,都要从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13.
余阳 《廉政瞭望》2012,(24):70-70
很多人会用谷歌地球这款虚拟地球仪软件来看风景,但很少有人用它来找路.而且他们一定看得没有萨罗·布瑞尔利那么远——凭借谷歌地球再加上一些计算技巧,萨罗找到了故乡和失散25年的家人。  相似文献   

14.
做宣传思想工作,任等重,战线长,头绪多。虽被称之力“务虚”,却是“设晚设早.没完没了。”如此纷繁复杂而又极端重要的工作,需要一个总体上的章法。若从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总体运行规律上着眼,不妨借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原理,以求得认识上的形象化和直观化,进而找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准确位置。我们党自成立那天起,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宣传思想工作。仅从“喉舌”二字,就足以看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然而宣传思想工作再重要,也是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宣传思想工作是党领导之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也没有理由凌架于党的整体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赤道是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大圆,也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圈,与其他纬线相比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欧洲天文学家当地时间4月24日表示,他们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温度同地球相似,大小也跟地球差不多,可能还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3,(11):41-41
目前科学家揭开了一个有300年历史的地球内核之谜,即地核朝哪个方向旋转。这项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破解地核的动力学,地核是地磁场的来源由固态铁构成的地球内核向东“超自转”,即它比地球其他部分旋转得快,而主要由熔融铁构成的外核以较慢的速度向西旋转。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2):116-118
太空中的天籁之声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返回时,意外地听到了天籁之声:那是地球发出的“剌啦刺啦”声,如同撕心裂肺般的“哭泣”。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卫星在太空中又录下了地球的“尖叫”声。而今,各国卫星录下的“地球之声”已经有1万多条,它们往往与极光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今天,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可供开采的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地球浅层易找矿体越来越少,找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向地球索取矿藏,地球却向人类提出了挑战。何继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人类寻求地球深处的宝藏带来了新的曙光。一鸣惊人天下知1986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请问,…  相似文献   

20.
姚宏明 《党课》2007,(2):90-91
自34亿年前蓝细菌出现在地球上开始,形形色色的生物就不断地加入到生物进化的行列中来。这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当属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