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国营经济占绝对比重。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5%,公私合营工业产值占32.5%,私人企业几乎全部消失。(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第38页)公私合营企业虽有私人资本参与,但其生产经营无不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左右,因而并不能较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实际上也不存在市场环境。而国营企业完全没有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大栅栏地区的“北京之最”白继增"京师第一劝业场"光绪三十一年(1995年),清政府在廊房头条开办"京师第一劝业场",到1949年前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1956年公私合营后为国营商场、1975年改名"新新服装店",它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服装商店之...  相似文献   

3.
自一九八○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市在十个国营工业企业中推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所谓“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简单地说,就是在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上,将上缴利润改为按规定征税。北京市改革试点的一般作法是:国家向试点企业征收工商税、  相似文献   

4.
工作揽胜     
工作揽胜国营523厂开展反腐败斗争,把着眼点放在解决企业内部问题上国家定点的书刊印刷企业国营523厂,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把着眼声、放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做到边学习边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是:(一)厂领导外出开会一般不坐专车;(二)招待所...  相似文献   

5.
王鸿英 《奋斗》2001,(5):48-48
有着百年历史的哈尔滨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伴着历史的沧桑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坎坷和辉煌。1958年,由国营66厂、地方国营哈尔滨制材厂和公私合营新东制材厂合并而成。起初以制材为主,进入70年代开展木材综合利用,80年代相继建成刨花板车间和贴面车间,工厂成为产品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材综合加工厂,  相似文献   

6.
政治工作     
《求实》1980,(Z1)
160、企业为什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国营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国营工业企业的管理,应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优质、高产、低消耗、多盈利为目的。并力求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适应工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为此,企业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任何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都是要人来掌握的,而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因  相似文献   

7.
《前线》1991,(3)
2月20日至23日,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深人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结合北京市的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七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安排部署1991年的工作。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在向全会作的报告中指出,1991年,全市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搞上去。要把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重要地位。他特别强调指出,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改革。要把学习推广首钢改革的经验,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李锡铭同志报告中关于学习推广首钢改革的经验的部分摘登于下。  相似文献   

8.
国营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为何搞得还不够活?我们就此问题调查了北京市的一些企业,结果表明,国营工业企业搞得不够活,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企业行为机制不健全,缺乏自我约束能  相似文献   

9.
一建国以后,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领导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厂长领导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制度。到了1951年5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根据东北地区五年来工矿企业工作的经验,作出了《关于党对国营企业领导的决议》,确定厂、矿企业的生产行政工作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党组织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以后,全国企业都学习苏联的企业管理经验。从195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克服无人负责的现象,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各地先后陆续在国营工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清河毛纺厂、内燃机总厂、光学仪器厂、化工二厂等十个企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从一九八○年开始进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试点。三年来,由于改革了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较为彻底地打破了“大锅饭”的工业企业管理办法。企业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增加了动力和压力,于是大大推动了自身在经营管理制度和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论述,表明了他对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方向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这一系列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韩瑞波 《求实》2020,(2):76-89,M0005,M0006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在探讨如何实现乡村治理有效问题时往往将研究重点置于如何形塑乡村社会中国家与社会、行政与自治的关系,而较少关注到乡村社会内部的组织关系对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基于"行为-组织-治理"的分析框架和苏南YL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在集体理性的驱动下,村级组织公共理性行为和经济理性行为为村集体造就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并构建了"政经不分"的管理体制。但由于该体制下的利益分配主要基于以村籍制度为基础的产权确认,导致村民自治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无法有效回应变化中的乡村治理需求并对乡村治理有效性提出挑战。这时,集体理性导向下的组织理性加速了村级组织结构的重塑与功能分化,实现了农村社区的"政经分离"和乡村治理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组织的职能归位和乡村治理产业化转型、社区组织的结构变迁和乡村治理的服务化转型、多元组织的共建共治与乡村治理的协同化转型,由此探索出一条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理想进路。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文章认为这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指明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思路影响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探索改革和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试点,从中等城市酝酿提出,铺展到全国72个大中型城市,其内容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包括拓展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不仅推动了试点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为巩固改革存量、发展改革增量,探索双轨制改革道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如进行的五轮行政体制改革就有四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核心和重点。但是,职能转变收效甚微。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不成熟、社会组织发育迟缓、行政体制改革内动力不足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会转型期政府的二难处境导致职能转变受阻。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所处的特殊转型阶段和市场的特定要求,决定“放松管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以及对“监管者”权力的监督。唯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平稳、有序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邓小平如何从哲学视角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善于抓主要矛盾,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巧妙把握矛盾对立面的统一,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从1978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先后提出了经济建设新路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三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重要性与转变方式的认识都不断深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望迎来一个加速推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作风取向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总体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营造好的氛围,加强基督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巨大压力。在长期经济走势中,通货膨胀、就业压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成为常态,而世界经济低迷则成为不可忽视的外部背景,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