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有利于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儒家文化本身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场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论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儒家文化形态上的辩证性原则,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性原则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中,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说什么"和"怎么说"的统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在生活根基、管理聚焦和文化实践中展开,以有效表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高鑫 《学习月刊》2009,(14):18-19
思想政治教育这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学科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研究者们逐渐把目光聚集在了“文化”领域.许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意义.取得了一定成果。总体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义研究主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文化维度的缘由: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意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重视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大学生理应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财富。本文在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结构基础上,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衔接问题、"说教"模式问题,以及与大学生生活世界分离问题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超越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协调创新创业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规范创新创业主体的市场行为,克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载体,强化了其价值导向与教育理念,解决了其重大利益关切,对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通过协同教学体系、社会实践及校园氛围,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知识结构匹配、对象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符、实践路径合辙、教育境遇相通等彼此耦合的要素。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持续性,需要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构性思维,实现两者在组织机制、文化载体、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同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知识结构匹配、对象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符、实践路径合辙、教育境遇相通等彼此耦合的要素。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持续性,需要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构性思维,实现两者在组织机制、文化载体、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同构。  相似文献   

8.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智慧。"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精华所在,不仅穿越时空积淀在中华古老哲学的深层结构中,而且以其顽强的思想扩张力渗透在当今的教育生活中。"无为"思想具有丰富教育内涵,无论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与就业等实际问题,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边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改革中,运用文化边界理论并将其贯穿始终。在此过程中,文化边界是联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前提,在现实基础上,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重点在于实现对"思想本位"和"文化理性"两方面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与就业等实际问题,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屌丝"文化是继无厘头文化、嬉皮士文化之后又一种迅速兴起的网络亚文化,是消解主流文化的解构文化。近年来,"屌丝"文化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快速传播,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国家、媒体、高校、个人层面对"屌丝"文化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3.
刘竹 《新湘评论》2020,(9):45-45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从而较好地实现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定、主客体的属性特征、主客体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等为基本论域。基于辩证的主客体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应明确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基本定位,教育者主体具有主体性、受动性,教育对象客体具有客体性、主动性,二者既有明确界限又互促互成,由此形成了"主客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的要求和任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科研育人"方案,从而切实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构建以"科研育人"为核心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改革虽然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但对我国各行各业包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的现状,文章从"需求端"、"供给端"角度出发,分析了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现实作用四个方面的供需差距,探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结构性矛盾形成的顶层设计上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保障支撑缺乏力度、检验环节中评价落实不到位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以及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劲"两个方面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属性、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路径,在规定政治社会化方向,传播政治思想,促使个体树立政治价值观念,维持政治系统运行,在传递政治文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背景下,"移动式""碎片式"的虚拟生活环境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多元文化冲击着高校的文化生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和复杂,这对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微时代的特点,高校应当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和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生活",要依靠微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并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微路径,有效衔接微时代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兴起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民主平等的交流方式,交互影响的互动形式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要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主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学内涵,来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互联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易更新性、虚拟性以及碎片化的特点影响着教育主体的创新性,主体互动的规范化等。面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要实现科学性与现代性协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形式;要追求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补益,注重回归生活世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现由"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红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高校应积极宣传红岩文化,把握红岩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道德情操"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基调,发扬红岩精神为目标,生活化教育形式为抓手",构建红岩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教育路径、"实践"教育路径和"网络"教育路径,充分实现红岩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