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除了依靠技术进步之外.还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尽快同国际标准接轨,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如今,打开网络搜索“食品安全”有关新闻,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瞠目结舌,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隐患直逼人们的健康防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让百姓吃的放心,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民生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必须在“防、管、查、堵”四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胡士俊 《辽宁人大》2007,(11):34-35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日益繁荣,一些诸如含苏丹红的辣椒面、含毒多宝鱼、喷洒硫酸的荔枝、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等有毒有害食品,在沈阳市场上多次出现,不仅严重危害百姓身体健康,还扰乱市场秩序,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沈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为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去年下半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崔丽  程刚 《中国减灾》2008,(3):26-27
从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事件,到苏丹红、注水肉等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每每牵动着全国百姓的心。“民以食为天”啊! 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这个被国人看作“天”的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峰 《前沿》2011,(24):90-92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从法律视角分析了食品安全规制的价值,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萍 《中国人大》2010,(6):37-37
2008年,在惩处“三鹿奶粉”事件的强大民意声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市面上着实好了一阵子。结果去年又爆出“毒奶糖”事件。“两会”召开在即,又爆出“海南毒豇豆”事件。民以食为天,作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问题,食品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今年的人代会上,如何防止食品安全“按下葫芦浮起瓢”,让百姓的餐桌更安全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河南省既是"中国粮仓",也是"国人厨房"。近年,"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度成为困扰百姓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出台《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开展专题调研、审议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报告、举行食品安全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持续关注,不断促进河南食品安全工作上台阶。  相似文献   

8.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1,(13):22-22
食品安全事件不时发生,者百姓对食品安全感到心有余悸,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监管体制机制不顺,监管力度不够大,还有企业的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水准滑坡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究其根源,食品安全地方保护主义是最主要的原因。食品安全地方保护主义本质上是各地方作为独立利益主体受经济利益的不当驱动,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为保护局部利益牺牲法制统一、滥用权力的结果。对食品安全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进行简要概述,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提出对策,试图破解食品安全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0.
吴铭 《公民导刊》2016,(3):56-57
正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绝对可以登上"最受百姓关心的话题"排行榜。也常年高居各地人代会和人大代表关注的排行榜,目前,国家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实,重视食品安全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根据史料记载,很多朝代都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法条、规定。周代:关注食品成熟度周代,尽管囿于技术落后及交通不便,食品安全事件似乎不多,但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还是非常重视并作出了  相似文献   

11.
戎伟 《中国人大》2009,(16):40-40
扬州市民“菜篮子”里的蘑菇如今不再像以前那样“洁白漂亮”,还原了它的自然色。让蘑菇还原本色,实现食品安全的回归,要得益于人大的有力监督、政府部门认真整改和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强化。扬城市民纷纷交口称赞,人大关注“菜篮子”,百姓可以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在一轮强劲的食品安全风暴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可以说,是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催生了这部法律。所以,当时就有媒体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使乱象频现的食品安全形势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3.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0,(4):43-43
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国发[2010]6号2月6日)  相似文献   

14.
许筠 《群众》2013,(9):I0045-I004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让人们对食品产生恐惧心理,并纷纷发出“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责问。食品安全如何做到让百姓放心而不揪心呢?政府监管如何实现零漏洞,企业诚信如何得人心,社会各方怎样使力,从而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迫切需要实践探索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拷问标准。尽管有专家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通用,但食品安全事件迭出,反映标准乱象从生。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食品安全事件在各地不断上演,而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的小作坊、小摊贩更是问题频出,在给我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和美味的同时,也因卫生安全状况不佳带来隐忧。有效规范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的生产及经营行为,确保百姓餐桌安全提上了河南的立法日程。  相似文献   

17.
以风险社会为背景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基本上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一种通行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体现的风险并非贝克所指称的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所以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现状,风险刑法理论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研究应从风险刑法回归到传统刑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果连食品安全这个群众最基本的需求都难以满足,怎么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怎么让老百姓‘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我们务必提高对进一步贯彻实施好食品安全法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保持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食品产业量大面广,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故意生产加工伪劣食品,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存在着监管漏洞。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背景下,加强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管理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分析大连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连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既借鉴国外食品安全有效管理经验,推进供应链管理下食品企业合作关系管理;多渠道的信息批露,力求信息对称;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构建食品行业绿色供应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