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创造性劳动和抽象物借助法律融入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天重读马克思关于财产和财产法的一些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根源和作用。马克思帮助我们确立这样的知识产权观念:创造性劳动和抽象物已经并将继续充当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这个第一推动力必须依赖法律才会名符其实;只有借助知识产权法,创造性劳动才能获得作为抽象物的财产形式,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体系之中;知识产权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知识产权法,劳动获得与资本博弈的力量,从而有助于实现经济民主、契约合作基础上的市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岛外撷英     
北京低保申请人拒绝鉴定将被视为有劳动能力今后,低保申请人或正在享受低保待遇人员拒绝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将被视为有劳动能力,这是2月16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共同颁布的《建立促进城市低保就业服务对象就业机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细则规定:低保申请人或正在享受低保待遇人员以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为由,提出不进行就业服务登记的,街道(乡镇)低保经办机构应当要求其出具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材料、残疾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材料包括由区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或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3.
保护广大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责的首要任务.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创造舒适的劳动环境,减少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经济效益,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论全面创新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世纪之交崛起的知识经济表明,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人及其活动的创造性本质中。马克思曾经作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著名论断。人的物质生产包含着知识生产的劳动,人的精神生产就是直接的知识生产的劳动,劳动、实践的创造性决定着知识、知识活动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劳动理论是认知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理论。该理论可以从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中找 到渊源和依据,在劳动理论视野中,知识产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认识,其中因创造性劳动而值得 拥有知识产权是关于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领域展开的表现,充分体现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主体向度。价值追求的无限制性,冲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分工的局限,推动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展,形成了庞大的联系紧密的劳动分工体系。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科技的作用日益突出的事实,充分显示人的创造性活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高创造性劳动是现代经济中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从严格意义上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论,它是马克思价值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核是生产劳动价值一元论。今天我们在研究和认识它时一方面应将其置于它创立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中并根据新的变化了的实际去发展和丰富它,另一方面还应考察它与马克思价值论的其它部分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它与价值形成、价值分配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由于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概念,因此科学界定生产劳动的内涵就成为深化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关键。依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和当代的经济现实,衡量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不是其物质的规定性而是其社会形式的规定性。所以今天一切旨在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富裕与幸福所付出的被市场检验证明是有效的劳动,都应该被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女性人才发展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人才观与发展观.妇女必须走出家庭,与男子平等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为人才从实践中来,从创造性劳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男女平等发展,求得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典型材料和问卷调查两种女性人才发展研究方法均不甚完美,其突出特征是科学性差,而参与评估调查法则能比较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女性人才发展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兼职的调整力度较低,实务中一般将其视为劳务关系或者雇佣关系,由民事法律规制。然而民法因其自身特点,对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很难给予有力保护,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我国劳动法应当扩大其调整范围,将大学生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工会要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革命使"人机合作"生成技术方案成为可能,从洛克"劳动财产论"出发,人工智能发明成果的专利法保护面临困境:基于"共有"理论,人工智能发明成果的可专利性受到挑战,应对新颖性、创造性等判断标准的相关要素进行调整;基于"劳动"理论,人工智能发明成果的权利主体地位存疑,应建立以人工智能为发明人、以使用者为权利人的二元权利归属体系;基于"需求"理论,人工智能或将加重专利权滥用的风险,应从"充分利用"和"足够保留"两个角度对专利法各环节进行改造,实现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劳动理论是认知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理论。该理论可以从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找到渊源和依据。在劳动理论视野中,知识产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认识,其中因创造性劳动而值得拥有知识产权是关于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将人类知识与活动概括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三种形式,其中以伦理学、政治学这样以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知识称为实践知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创制与实践活动,一方面把劳动的生产性视为包含实践价值在内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把实践的目的性看作劳动的本质。正是在这一认识论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变革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创造型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大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关键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素质,创造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就其本质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主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是主体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是人才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源泉。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批判性、独创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公共服务工作因过分注重效率价值而忽略了对情绪劳动的关注,并将女性视为善于从事心理疏导和情绪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当《公共服务中的情绪劳动》出版以后,之前的论见就受到了挑战,政府公共服务也随之而凸显了人性化的回应方式。从基本定位看,情绪劳动已成为公共服务的关爱要素、理性行为、重要技能和表演艺术。在影响作用方面,情绪劳动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变革提供了参考价值、能使公共服务实现"比好更好"的效果、促进官民齐心协力地关注公共利益,以及提高了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自豪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劳动合同法》第82条及相关法律条文的立法原意及其基本法理,可以认定“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即是用人单位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从“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也可以认定加倍支付的“工资”即为劳动报酬,诉讼时效从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这符合我国劳动立法的目的和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事实上已经广泛地开始参与收益分配。新的分配格局承认了企业劳动和个人劳动的差异性,以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分配量的多寡,有利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在物质利益分配和劳动力资源流动上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创造性劳动价值与个人利益的有效结合,也有利于实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集体谈判法律制度构建障碍及克服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国家一直将集体谈判视为协调与处理劳资关系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当中,我国劳资纠纷逐年上升,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协调集体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集体谈判制度在规范与协调集体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随之凸现出来。本文从集体谈判和集体谈判权的基本含义入手,对构建我国集体谈判法律制度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集体谈判法律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进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掌握着知识的人力资本在生产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成果的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应考虑人力资本的因素.人力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享,必然调动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和劳动的创造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合同法》作为调整、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政府、企业及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劳动争议案件向来被视为反映劳动关系运行态势的晴雨表,基于该部法律的规定及影响力,劳动争议案件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本文从分析2007年1—3月份湖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案件处理情况人手,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的案发特点及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