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先义 《新湘评论》2010,(10):28-29
这些年,电视剧市场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写“大题材、大人物、大事件”,包括写王朝宫廷的作品,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是,观众看多了这类作品,难免会引起审美疲劳,因为许多作品所展示的宫廷生活及所谓大事件,离普通老百姓生活太远,观众便渐渐与此类作品有种疏离感。  相似文献   

2.
咏兔诗话     
兔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以兔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兔诗句,读之颇有意趣。唐代诗人王建,曾写有《宫词》一百首,广泛地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其中有首写小白兔的: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相似文献   

3.
隔山 《党课》2007,(9):104-105
清朝中期出现了一批宫廷画家,他们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工细笔法参以西洋油画的明暗效果和丰富色彩,为皇帝、后妃、显贵们画像,描绘宫廷生活、历史功绩、征战和游猎的情景,深受皇帝和显贵们的喜爱。康熙年间的人物画家郎世宁就是这些宫廷画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沈士楚 《当代贵州》2011,(30):56-57
写剧本对小说家是一种考验,在这样的考验和挑战下,主旋律影视要赢得观众,欧阳黔森的“答卷”成绩不错,但“秘籍”很简单。他说:“我的主旋律创作力求从大写的人的角度来写故事,写好了鲜活的人物,才能赢得观众。”  相似文献   

5.
王健勇 《当代贵州》2009,(2):F0004-F0004
蜡染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重要的染色工艺之一。作品广泛地应用于宫廷、上流社会和军队。我们现在可以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画面中人物服饰、环境器物上的蜡染工艺。宋代由于发明了雕版印染,这种新工艺的兴起,使得蜡染工艺迅速地在中原地区消失.但是它却留存于交通闭塞的西南山区,成为该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独特工艺。  相似文献   

6.
与大象对话     
求实 《求贤》2008,(7):26-26
男人决定进笼子。进笼之前,写了张字条给老板,声明一切后果自负。老板大声告知观众将要发生的事情。观众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甚至不停地在胸前画十字。  相似文献   

7.
蜡染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重要的染色工艺之一,作品广泛地应用于宫廷、上流社会和军队。我们现在可以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画面中人物服饰、环境器物上的蜡染工艺  相似文献   

8.
壁画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唐代壁画更呈现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沈的繁荣局面。近年来,在陕西各地的唐墓中先后出土了大量壁画。内容主要是描写当时的人物器用车马以及宫廷的贵族生活,如接见来宾、出猎、入朝仪仗、侍从宫女及宦官卫士的执役等等。作品以简洁而内涵丰富的艺术语言、优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塑造了各种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些作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尽庄  相似文献   

9.
正"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中的高雅活动。宋代甚至成立了皇家足球队。按大宋规矩,皇家足球队的直接管理机构是教坊,由宣徽院主管。专业足球队员一般配置24或32名,和杂技、歌舞、戏曲演员等一道,平时生活在左右军,属于军事编制,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体工大队。皇家足球队员对礼仪要求挺  相似文献   

10.
暮云 《廉政瞭望》2014,(4):69-69
几乎公认的是,伍迪·艾伦这个即将80岁的纽约“糟老头子”,不管是导还是演,一辈子被观众视作睿智的化身。其新作《蓝色茉莉》在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前哨战中大热.这是伍迪·艾伦的第48部作品,但你很难把其简单归为正剧还是喜剧。  相似文献   

11.
何其芳 《学习导报》2013,(13):13-14
古今中外,凡是文童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和多次的修改。《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他还要作一次文体上的修饰。他给恩格斯写信说.“工作进行得极其快意,因为在经过许多产痛之后,恬静地舐着婴儿,自然感到乐趣。”德文本出第二版,马克思又改了一遍。对于法文译本,马克思为了使法国的读者容易了解,又作了许多修改。在文学家方面,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据说改过七遍。他们写那样大的作品还改了又改,我们平常写短文章就更应当多加修改了。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7,(12)
正作为一名写了40年报告文学的作家,我几乎涉猎过所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国家和时代进步的大事件,也走了许多地方,目睹和亲自记录下了许多精彩的中国故事。今年又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收获:5次到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阐发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采访,撰写了报告文学《那山,那水》,展现了余村这十几年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很幸运,作品在出版后的短短时间里,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获得了许多地区领导干部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3.
齐民 《前线》2012,(11):50-50
最近,笔者先后在《前线》上发表了"呼唤‘伟大作家’"、"呼唤‘伟大作品’"两篇短文,旨在期盼文化大发展的一派繁荣景象。关于作家、作品已写了,接下来准备写读者,却有些犯难。给作家、作品冠以"伟大"称谓,说得通,也好定性。可用"伟大"来形容众多读者,便说不通,亦不好判断。思来想去,有意罢笔。可一转念,觉得写了前两者,不写后者,似有缺憾,便决意为之。绞尽一番脑汁后,以为用"优秀"二字替换"伟大"一词,问题便迎刃而解。事实上也如此,同样是读者,但层次有别,大致可分为两类:一般读者和优秀读者。  相似文献   

14.
《党史博采》2008,(5):I0002-I0002
郝立辛近几年的山水画作品越来越受到行家和观众的重视和喜爱。他先后在山东、河南、山西、湖北、福建、广东以及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举办个展,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并作为贵重礼品赠送国家级贵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间找上门让我写序的人很多,这既是一种荣幸,又是一份苦闷。答应写吧,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人家的作品,婉言谢绝吧,又怕人家说自己架子大,实在是两难。为人写序,必须认真阅读,而且需拿出自己的见解,这应当是“深阅读”,如果是好书,“深阅读”自然是件乐事,然而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让你“深阅读”.不是一种受罪吗?求你写序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因此时常苦上加苦。  相似文献   

16.
马振犊 《世纪桥》2012,(24):32-33
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了一件国共秘密斗争中的大事件,这就是有名的“顾顺章叛变案”。这一事件是陈立夫中统特工系统在与中共斗争中取得的一次大收获。但由于周恩来等人的沉着应对,终于使其对中共及其革命事业的危害降到了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热爱人民的,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他的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他是中国拥有最多观众的导演,几代观众在他的电影的伴随下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旦,侯耀华亮相上海,参加《笑林盛典》直播。接受采访时,他炮轰现在中国相声的现状是“说相声的在工作室里胡写、上台胡说,观众在台下胡听”。  相似文献   

20.
失写别弹     
某作家的脑血管忽然在一夜间出了故障。幸好救治及时,没落下什么大毛病。胳膊腿都还灵便如常,只是手中的笔犯了别扭,不再那么听话。想要写的字,到了纸上,往往成了另一个字。人说这叫失写。不过,作家失写,并没有失落,照样参加社会活动,比如,给文学青年讲课,出席作品研讨会,等等。前不久,他还应邀到一所学校与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盛情之下,就有笔记本若干擎到脸前,请签名题字。孩子们的意愿当然不能违,他只好勉为其难。写什么?最省事也最合适的,还是那句“天天向上”。天、天、向,这三个字,写得顺顺当当,写到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