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对市场化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的性质和原则、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救济性住房保障和救助性住房保障等,这些与住房保障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不仅导致了理论上的颇多争议,也带来了实践中的诸多困惑。为了明辨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住房保障问题是政府关注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中国现行住房保障机制面临着普惠性欠缺、商品房开发监管及居民理性消费引导缺乏、城镇住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与实现配置最优化目标差距甚远、住房保障范围的宽泛与财政压力矛盾突出、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励志性缺乏、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审核监管效率不高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实现住房保障普惠性、针对性和励志性等方面进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人人享有住房权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国家人权保障义务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和资源总量的不同对于公民住房权的保障程度和方式呈现差异,但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承担积极的住房给付义务却是国家应当承担的住房保障的最低核心义务标准之一。我国应抓紧制定并出台《住房保障法》,对弱势群体住房权保障的责任主体、资金来源、保障方式以及分配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住房权。  相似文献   

4.
以供给主义与需求主义为导向和主体内容的政策工具组合是农民工住房保障改革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转型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改革发展的阶段水平和目标任务,突出和强化农民工住房保障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侧重点。政府应从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出发,系统性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构建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机制链,逐步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廉租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存在不少问题.为合理利用有效的住房资源和社会公平,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廉租住房保障退出的配套政策和法律体系,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不断提高住房保障对象劳动力市场能力,并采取不同的住房保障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政策因素包括房地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房地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忽视了民生性质,财政政策让政府成为房地产开发中最大的受益方,金融政策则忽视了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住房困难,而住房保障政策保障覆盖面太小,政策落实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在早期,住房保障主要靠政府。随着保障规模扩大、层次递进,越发需要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住房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必要举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住房社会保障事关民生,是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起点和归宿。构建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应确立住房保障权本位原则、保障主(客)体的特殊性原则、保障机制的社会化原则、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原则和权责协调原则。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廉租住房腾退五大保障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租住房的腾退问题已逐步成为廉租住房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应退不退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廉租住房管理面临的难题。可以预料廉租住房腾退将会成为未来廉租住房腾退管理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廉租住房腾退保障机制就成了廉租住房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廉租住房的腾退涉及到多方面复杂的权益关系,因此,要以维护社会公平和保障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正当权益为基本前提,以保障廉租住房腾退的公平、有序和高效为目标,建立起廉租住房腾退的五大保障机制——立法保障机制、行政保障机制、经济保障机制、司法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这五大保障机制确保廉租住房腾退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以改革作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传统住房保障阶段和住房保障的改革与发展阶段。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体住房的居住权利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晶 《工会论坛》2011,17(1):28-30
就目前我国住房制度的设计和实践来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无疑是解决我同低收入以下居民家庭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这一民生目标的有效制度和主要途径。从我国有关廉秘住房保障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有关制度的建立、保障覆盖的层面到对廉租住房的管理监督等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廉租住房制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就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若于建议:完善廉租住房的规划体制;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立法;探索运作模式;建立机构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住房权在宪法层次的保障,有观点倾向于将其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赋予其主观请求权特性,本文认为此种路径并不可行。住房权的宪法保障应立足我国宪法之实际,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以宪法委托理论对我国宪法相关条款进行解释,构建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此路径下实现对于住房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及其司法救济途径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能带来诉讼管辖上的混乱。更有甚者,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作为一种民主化的行政方式,可能因缺乏明确的诉讼救济渠道而萎缩。因此,应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根据我国的诉讼体制,确定其纠纷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适老化改造是当代实现居家养老的前提条件,已成为各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基本政策。国内自2013年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建设老年宜居环境以来,各地开始推动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但由于责任主体不明、操作程序不清等诸多问题,改造成效相对有限。较早步入老龄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建构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和服务路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瑞典在不同福利政策下形成的适老化改造实践,总结这些国家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我国适老化改造的规范化建议及可行性路径,以解决环境设施和老龄社会要求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是今年内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什么要扩大试点范围,如何看待上海重庆的房改试点,怎样扩大试点范围,如何完善房产税制改革已不再是"要抓紧研究"的文字问题了,本文提出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设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使用权设立本是一种民事行为,其设立采取有偿还是无偿方式本是权利人的自由。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采取了申请——审批的行政许可设立方式,并一直无偿使用,导致宅基地使用权设立行为被异化,既限制了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我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推动下,宅基地利用必须符合效率原则和城乡平等原则,应恢复宅基地使用权设立行为的私法性质,逐步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宅基地的市场化配置,从而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以及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7.
楼花是指正在开发建设尚未取得产权但已具备一定条件的商品房。在楼花按揭的实践中应设立三种法律关系使三方当事人相互制约。楼花按揭的标的是楼花。楼花之所以能被抵押是因为它是由购房人的部分所有权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作及其工作成果所构成。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应被看作是能够即时物化的权利的抵押。对楼花按揭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国家、房地产开发商及购房人可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相关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文献中还缺乏住房公积金对参与者租房消费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参与者的租房消费较非参与者有较明显的增加,在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偏误之后,这个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高收入、稳定就业者和有管理职位或技术专长的居民而言,参与住房公积金对促进租房消费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租房消费的提振作用来支持租房市场的发展,并注意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租房消费的受益面,另一方面也要让政策更加精准化,防止因住房公积金的补贴效应而扩大租客群体租房支付力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权法草案的颁布和征集意见,社会各界对草案中涉及的“居住权”展开了大讨论,而今年,随着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高速增长,房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购房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因“一房难求”或者成为“房奴”等现象,更将城镇居民的居住权,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针对居住权从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展开论述,从其本质、定义、功能出发,以探求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要实行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政策。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财产权,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尽快创设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在“三权分置”制度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宅基地资格权的主体,但新的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应仅仅限于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新的制度体系下,使用权的主体范围应当不断扩大。本文从我国“三权分置”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了“三权分置”的基本要义及三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