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海南》2007,(1):16-17
2006年12月底。在海口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行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徐惟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中国伦理学会顾问刘启林,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以及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成员,国内高校、学术单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7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刊特选登三篇与会者研讨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骆婷 《理论月刊》2006,(2):77-77,88
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伦理关系,加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和湖北省伦理学会于2005年11月20日在武汉共同主办了“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北省经团联执行主席张国强、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韩东屏、湖北省考试院院长江畅等省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市场经济·经济伦理·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分别讨论了经济伦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骆婷 《理论月刊》2006,(2):F0004-F0004
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伦理关系,加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和湖北省伦理学会于2005年11月20日在武汉共同主办了“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北省经团联执行主席张国强,湖北省伦理学会会长韩东屏,湖北省考试院院长江畅等湖北省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市场经济·经济伦理·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就经济伦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汉正街市场管委会、轿口区工商局、区个协与江汉大学课题组于不久前联合召开了“汉正街市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许启贤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陈瑛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武汉大学陈楚佳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南财经大学王福霖教授,及武汉地区有关专家学者、硚口区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汉正街市场个体劳动者代表,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汉正街市场道德建设为典型,对当前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12日,上海市伦理学会以"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为主题召开了2011年年会。来自沪上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伦理学专业的学生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研讨了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以及道德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贻庭认为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部分,道德变革是文化变革的重心。当今中国的伦理道德处于转型的历史过程中,表现为三个方  相似文献   

6.
由广东省伦理学会与深圳市宝安区科协联合主办的荣辱观与科学素质理论研讨会,近日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由省伦理学会会长吴灿新教授主持,来自省委党校、省社科联、伦理学会、精神文明学会、宝安科技局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近30人出席了会议。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荣辱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席陆晓禾研究员主持,她指出自2001年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已有13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公  相似文献   

8.
《群众》1998,(7)
6月23日至26日,由江苏省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国际东西方大学、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和《群众》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经济伦理与跨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分开大学和新加坡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境外代表以及国内伦理  相似文献   

9.
人物简介: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1998年~1999年以访问教授身份赴美国波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讲学与从事学术研究,2001年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巴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持和完成的科研项目有:《中西人生哲学比较》、《环境哲学研究55、《当代生态伦理学研究》、《深生态学与现代环境价值理念》、《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新上海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等。其个人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术论文也屡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周峰 《岭南学刊》2004,(1):95-96
由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发起并组织的“道德建设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广东省伦理学会2003年年会”近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委党校、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多名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章海山、王宏维、陈贻新、董玉整、戢斗勇等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一、当前国内外伦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及其对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启发1、应用伦理学的转向。章海山教授指出,目前国际伦理学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应用伦理学研究,而应用伦理学研究本身也在发生着三大转向:从个体型、民…  相似文献   

11.
《理论月刊》2014,(1):189
正"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是2006年12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任为江畅教授。该中心以湖北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哲学一级学科以及省级优势学科、博士点学科伦理学为基础,以伦理学研究所、理论与应用伦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伦理学会为依托,整合了校内外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道德和伦理学应该如何发展 ?这是伦理学界许多学者正在热切关注、孜孜求解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元月 11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 ,更是把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通过对这一重大问题长达 8年的研究 ,唐凯麟教授新著了 5 0余万言的《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 (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一书。在该著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当代中国伦理文化价值观的构想 ,并就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努力开拓当代中…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嵘 《前沿》2007,1(5):96-98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荣辱之大分”始终是维系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精髓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超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9,(1):26-26
2008年11月22-23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首都文明办和北京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道德研究院院长、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教授、怀柔区委副书记蔡淑敏分别致辞。北京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舒小峰作了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涌,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  相似文献   

15.
李宁 《岭南学刊》2004,(2):92-93
由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承办的“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广州召开。约60多名全国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1、政治伦理学何以可能?与会者认为,一般社会生活领域有善恶,政治领域同样有善恶,政治运行、权力运转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急需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道德上加以评价。政治生活有别于一般社会生活,道德评判标准应当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相互套用。因此,形成一个专门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文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与发展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具有历史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它既是中国伦理文化寻求自己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渴望新的道德生活和追求新的伦理目标的价值使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现代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有机统一等特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使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伦理学混乱杂陈的发展状况,开辟了通向科学伦理学和崇高伦理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刘余莉,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先秦儒家伦理与当代西方美德伦理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著述甚多,学术成果显著,在《应用哲学》、《道德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国际、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到英国赫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西门大学、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做学术报告和进行学术  相似文献   

18.
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岭南学刊》2006,(5):101-102
由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来自高校、社科联、党校系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学术腐败的基本内涵。省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科院副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9月12日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编辑部协办.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编译局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道德和核心价值,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道德基础、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以及与此相应的当代中国公民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加强荣辱观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教育引导机制、践行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体制保障,培育和形成社会主义荣辱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