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大陆法院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在争议问题的准据法为大陆地区法律,而大陆地区法律没有相关规定,国际上对于争议问题存在国际惯例的情况下,法官决定是否适用该国际惯例.涉台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选择适用国际惯例.国际惯例一般适用在涉台货物买卖、运输、保险、支付、结算等方面,且受国内强行法、公共秩序保留等限制.统一实体私法条约可以作为“国际惯例”而适用于涉台民商事案件.  相似文献   

2.
"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的两个重要范畴和制度.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直接适用的法"与公共秩序保留之间的相关性,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作比较性探讨.该文主张"直接适用的法"是公共秩序的反映和表现方式,而公共秩序则是"直接适用的法"产生的原因和基础."直接适用的法"发端于公共秩序保留,但有别于公共秩序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在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领域时,需要发挥它们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积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也消极地强化了各国法律的差异,破坏了法律关系的稳定性。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是现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各国的立法越来越多地规定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显性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国际私法趋同化的倾向也隐性地限制了该制度的适用。完善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既要在有限领域承认反致制度,采用个案中的结果说,同时,更应注重司法层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公共秩序复核制度,提高法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4.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内部制衡的重要方面,但与国际私法的内在品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应当慎用。涉外亲属法领域的公共秩序保留具有特殊性,适用难度较大。我国涉外亲属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值得肯定,不过仍应注意把握其适用尺度,如界定为国内公共秩序、以亲属法基本原则为限、恪守"客观说"的适用标准、适当考量当事人利益等。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的法律都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明确公共秩序保留是两岸进行司法互助的基本条件.可见,公共秩序保留为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和仲裁裁决所必需.但是,如何合理适度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是两岸在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和仲裁裁决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中排除使用外国法的一项制度,在当今国际间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对解决各国法律冲突,追求公正、合理的结果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沿革,各种学说,立法方式进行论述,以及为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进行一些介绍,力图使人们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浅析国际私法中的识别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兰 《前沿》2002,(11):110-111
冲突规范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制度 ,如 :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和识别等。其中识别制度是用来确定涉外民事案件所应适用的冲突规范的。本文对有关识别制度的一些问题作了些探讨 ,涉及到识别的概念、依据和对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马志强 《理论月刊》2012,(1):110-113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法律选择的指导原则,也是法律选择的方法,其在确定准据法的过程中,一定会与适用冲突规范的各种制度在不同程度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出现为识别冲突的解决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识别对最密切联系原则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志,但不能将二者绝对对立,也不能理解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地位绝对高于最密切联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广泛采用冲击了反致制度,也使当事人的法律规避行为逐渐失去意义。在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律关系的领域,外国法的查明是确定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直接适用的法”是从国际私法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对“直接适用的法”的定义进行重新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适用的法”与国际私法中的其他相关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011年4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在我国首次确立了“直接适用的法”制度,对该规定的性质、强制性规范的识别以及“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关系都应当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杨利雅 《求索》2007,(12):88-90
冲突规范在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冲突规范对这类关系的调整绝不是万能的。冲突规范的局限性,是冲突规范固有性质的一部分。从冲突规范的工具意义上讲,冲突规范的工具性限制体现在其适用前的被“超越”以及适用后的被“罢黜”。本文介绍了冲突规范适用条件,分析了冲突规范被“超越”的两种形态——统一实体规范的适用和直接适用的法,冲突规范被“罢黜”的两种形态——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原则,公共秩序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TRIPS协议将其引入到知识产权领域,并成为各成员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对于背离基本法律原则、侵害公共利益、毁损社会道德、危及公众健康、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智力劳动成果,WTO成员可以援引公共秩序原则,拒绝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保护或者豁免TRIPS协议规定的相关义务。但在具体适用公共秩序原则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我国作为WTO成员,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与国内民法上的公共秩序不完全相同,必须把国内民法上的公共秩序和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加以区分。相比较而言,国内民法上公共秩序要比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的范围更加广泛。本文结合相关立法,分别从民法的角度和国际私法的角度分析公共秩序的含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公共秩序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做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杨淑君 《人民论坛》2010,(6):146-147
《纽约公约》第五条规定了拒绝承认或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一个理由即裁决违反法院地公共秩序。为了保证裁决的可执行性,仲裁员需要在做出裁决时考虑到相关的公共秩序,因此应该明确公共秩序的范围和仲裁中的应用,避免对该条款的滥用和曲解。  相似文献   

14.
《纽约公约》第五条规定了拒绝承认或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一个理由即裁决违反法院地公共秩序。为了保证裁决的可执行性,仲裁员需要在做出裁决时考虑到相关的公共秩序,因此应该明确公共秩序的范围和仲裁中的应用,避免对该条款的滥用和曲解。  相似文献   

15.
七彩苑     
《云南人大》2008,(2):44-45
国际法院适用的法律有哪些?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七项原则是什么?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国际惯例的效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严武 《求索》2010,(10):63-65
公共秩序优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公共秩序的优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研究公共秩序,旨在研究公共秩序系统的运行效率,确定用以判断系统运行优劣的数量指标,得出这些数量指标的概率分布,最终确定系统的最优结构,提出改进建议。本文提出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求解公共秩序的优化问题。蒙特卡洛方法又称随机模拟法或统计试验法,它属于试验数学的一个分支。该方法利用随机数进行统计试验,以求得的统计特征值(如均值、概率等)作为待解问题的数值解。分析中,我们拟以具体实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实现对实际排队过程的动态仿真,以为解决社会公共秩序优化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区际法律规避和国际法律规避同样因为各法域间的法律制度差异而出现,是现实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区际法律规避的性质和国际私法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不应与公共秩序保留混为一谈。判定区际法律规避行为有效性要考察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对它的效力的判定,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冲突法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公共文明是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公共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环境面貌、公共秩序状况、社会服务水平、城市文明风尚的综合反映,其基本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礼让。中国礼文化的精神内涵,经过创造性转化,完全可以适用于现代公共文明建设,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刑事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重大差异以及两法域间尚未签订双边刑事司法协助协议的现状,为一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探讨两法域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两法域认同的基本原则、"死刑犯不移交"原则和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对于指导司法协助实务、依法惩治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本义务在性质上属于基本权利干预(侵害)。鉴于基本义务的前国家属性,各国对基本义务是否适用法律保留,及是否承认具有宪法界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基本义务须受法律保留原则及宪法约束已成为通说,具体表现为义务法定,适用比例原则予以审查。惟基本义务具有宪法位阶,其自由主义内核又使其与基本权利干预(侵害)适用的法律形式保留具有差异,而是适用强化法律保留。强化法律保留的实质是在明确立法权受宪法限制的前提下,由唯一具有民主正当性的立法机关保留义务法律的制定权,义务设定须以法律形式作出,禁止授权行政机关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