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芳 《国际观察》2016,(6):116-127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两国在军事领域中交流与合作状况的政治反映。随着"中美新型军事关系"这一概念的提出,中美双方学者都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分析,两国官方和学者就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内涵、彼此的军事互信、新型军事关系的构建路径以及双方间新型军事关系的前景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知。对这些认知差异的把握及对其原因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双方更有效地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1995年7月,即越战结束20年后,美国和越南正式建交,美越关系开始步人正常化。2000年,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越南,从此打开了两国军事合作的大门。近年来,随着美越经贸关系的发展、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美越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军事合作的力度也逐步加强。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两国频繁进行海军接触、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在中美关系大气候的影响下,双边军事关系也出现起伏。1993年白宫制定对华“全面接触”战略后,11月初美助理国防部长弗里曼访华,同中国商讨两军高层互访和军事交流事宜,中断5年的军事关系开始恢复。1994年高层互访频繁,10月美国防部长佩里率50余人军事代表团访华。1995年由于美允许李登辉访美,国防部长迟浩田美国之行推迟。同年11月,美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访华,中美军事对话又走上正轨。1996年3月我进行导弹和军事演习,美派两艘航母进入台湾附近水域,两军关系出现乌云,我再次推延迟浩田部长访美。9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普吕厄上将访华,为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迟浩田部长访美近期成行。  相似文献   

4.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透明度问题是中美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的一个长期问题,双方尤其对透明度的含义有着不同理解。尽管两国都从现实主义角度判断国际形势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现实利益和各自历史背景不同,两国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本文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了解,并认可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以求减少分歧、奠定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基础。发展军事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双方透明度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两国更加透明的军事关系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美国在亚太安全利益的不利影响,并借机扩大其军事存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于今年元月中旬先后访问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小有收获但未能完全如愿。 (一)与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军事关系加强。新加坡在科恩到访时宣布,其2000年竣工的大型船坞将允许美国航母免费停靠和维修,这将是马六甲海峡区域唯一能容纳航母的设施。科恩虽未访问菲律宾,但拉莫斯宣布“到访军队地位协定”起草完毕,从而为恢复1996年底中断的菲美联合演习和美国军舰访菲提供合法地位。但因“到访军队地位协定”规定,在菲执行公务时  相似文献   

6.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以及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中美军事关系深受国际战略格局和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军事关系的核心问题。增进政治和军事互信是建立相对稳定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建设性军事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是两国间第一个军事领域信任措施协定。两国建立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误解或错误判断 ,从而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分析中美海上军事安全协定签署的背景及主要条款 ,介绍四年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运行情况 ,并探讨该磋商机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美军事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也是受制约因素最多的双边军事关系之一,历来被称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晴雨表".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军事关系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坦的历程.尽管如此,随着共同利益的日益增多,中美军事关系仍保持了总体向前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和政策角度看,增加军事透明度不是一项孤立的事务或活动,应将其置于建立信任措施这个大背景和大前提下来讨论,并考虑到其方向性与层次性,兼顾实力透明与意图透明.中美军事相互透明伴随着两国安全互信的起伏而变化.当前中美军事透明度问题的日益升温,反映出在中美战略关系调整的大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促使中国提高对美军事透明度,更准确地判断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把握中国的战略走向.中美相互军事透明度有待提高,但其程度与双方在安全上相互信任程度是基本吻合的,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增加两国政治和战略互信.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在推进包括中美在内的相互军事透明和促进军事互信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分歧涉及所谓"互联网自由"和网络主权、互联网治理、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军备竞赛等,是双方政治、战略和军事矛盾在网络空间的反映,并反过来影响两国的总体关系。基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推动建立国际网络空间规则的考虑,中美应加强对话,积极推动在打击网络犯罪和互联网治理上的合作,并就网络主权和网络军控达成更多谅解和共识。  相似文献   

11.
香格里拉对话是亚太多边安全框架下中美军事互动的新平台。自对话会启动以来,中美互动经历了从激烈交锋到坦诚交流的转变。中美互动的积极变化折射出近年来中美军事关系趋向好转,是多边框架下中美军事良性互动的起点,但要进一步改善中美军事关系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美关系逐渐步入正常的轨道,一方面,从年初以后双方高层互动频繁,军事交流机制亦开始运作,"战略对话"首次启动;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国内又频遭炒作,双方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的磨擦、争执时有发生.中美两国合作正朝着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全面发展,这是中美建交以来不曾多见的由曲折到平稳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金灿荣  王博 《现代国际关系》2015,(3):16-23,63,64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仅仅以现实主义逻辑看待中美军事透明度问题,容易得出安全困境难以缓解的结论,进而失去认识该问题的必要前提,因而存在着很大局限性.从新安全观出发,积极寻求和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制度,才能找到安全困境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才能为解决军事透明度问题(包括能力透明和意图透明的关系)提供必要前提.树立新安全观、加强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制度化保证的军事信任措施,是切实解决双方军事透明度问题分歧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致同意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后不久,两军达成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共识.2015年6月,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美期间首次提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互信、合作、不冲突、可持续”.其中互信是前提,合作是目标,不冲突是底线,可持续是保障.具体地说,没有互信就不会真诚合作;合作多了互信就会增强;有了互信与合作,才有可能不发生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1月28—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邀请正式访美并举行深入坦诚会谈。双方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和文化协定以及互设领事馆协议。3月1...  相似文献   

18.
中美建交以来的20年,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头10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正常时期,双方的合作多于分歧矛盾。这固然由于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是建立在两党一致的基础上的,也由于两国对“苏联的威胁”存在着共识,它是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战略基础。后10年是棘手的合作时期,尽管不断出现严重的分歧矛盾,但双方仍维持合作关系。最后,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哈丁写了一本题为《脆弱的关系》的书,用它来阐明后10年中美关系比较合适。 中美建交的基础是双方认定的共同利益。近10年来,这种共同利益表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防部2016年《中国军事和安全发展报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与邻国领土领海争端、中国国际战略以及影响中国领导层安全观念的主要关系变量、中国对外军事交往与海外军事投射能力、中国大陆对台战略以及中美军事交流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美国在主权争端、台湾问题、两军交流等事务上的政策立场.“报告”显示出美国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包括军事关系,但对中国崛起持警惕态度,尤其是担心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对美国全球和地区领导地位的影响,突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因而,中美两国在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上需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20.
高峰会谈后朝半岛军事形势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对立双方都有缓和关系的诚意和意向,军事形势正在趋于缓和;二是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双方的军事对抗局面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治理念上的对立成为难以消除军事对峙的主要障碍,二是双方严重的互不信任严重制约双方实现国事和解,三是悬而未解的现实问题仍是影响双方军事关系发展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