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未成年被告人不应判处无期徒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既与我国的 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相冲突,又有悖于国际社会普 遍的立法原则,这一做法是我国立法规定不够明确 以及司法人员"报应"观念等原因造成的,应尽快通 过立法或者司法解释予以框正。  相似文献   

2.
作为本案被告方的辩护律师,本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特发表以下意见:一、正确认定本案的罪名是本案的关键。辩护律师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在这一点上与公诉人并无分歧。问题是,构成何罪。如果构成敲诈勒索罪,则最低刑只是拘役。可见,定什么罪名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轻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需要慎重考虑。二、本案不构成贪污罪。贪污罪侵害的对象为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而本案的一万元“罚款”并不具有公共财物的性质。被告人从港客陈某处得来的一万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罚款,因为他去查在的目…  相似文献   

3.
对未成年被告人判处罚金刑有违法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一起案例,一名年届十七周岁的被告人,因连续盗窃,所盗财物价值约1800余元,被一审判决“管制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被告人没有上诉,是为终审。笔者认为,对未成年被告人判处罚金刑的做法值得商榷。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无经济收入,而刑事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在法律上必须代其承担刑事经济责任,只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不予刑事制裁的,其负有管教责任。民法上倒有具体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刑事诉讼原理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只有两种形式,即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第(六)项和第(七)项规定: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因不满十六周岁或精神病人而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应当宣告无罪,不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首先,以判决形式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违背了刑法规定。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对于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人,是否还要适用数罪并罚?刑法第六十四条对这点讲得很清楚:数罪并罚是“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但是,有的法院坚持对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也要一罪一量刑,然后并  相似文献   

6.
来信我们在日常办案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不予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由于被告人在违法犯罪时造成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被害人因此提出了赔偿经济损失的正当要求,人民检察院能否按照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责令被告人赔偿损失?如果不能这样办?应如何处理?请给予解答。辽宁省开源县人民检察院潘澄  相似文献   

7.
8.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江反革命集团所造成的大批冤假错案,其中也有不少精神病人被打成了反革命刑事犯罪分子。现在,喜见祖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进一步安定团结。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给他们进行了平反昭雪。过去那种不依照法律给精神病人滥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1981)21号文件精神,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去年八月,我们对本市四个基层法院去年上半年审结的一百九十四起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分和无罪释放的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编辑同志:罪犯王某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发现有漏罪,法院对漏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重庆读者徐青徐青同志:我国刑法中的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依照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数罪并罚。此规定说明,其一,只要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有漏罪,表明该罪犯不具有悔改表现,应当撤销其假释。撤销假释意味着必须…  相似文献   

12.
甘某,男,31岁。原系某饭店职工,于1983年×月×日因其妻庞某自杀死亡而被捕。甘某与庞某结婚后,夫妇感情一般,平时对庞某尚无打骂行为。1983年某日,甘乘其妻外出之机,勾引女青年赖某来到其家。正当两人发生两性关系时(当日下午二时许),庞某返回家来,用钥匙开门时,发觉门从里面插上了,当即喊甘开门。甘开门后,庞、赖两人神色异常,而且将窗帘放下,床上也显得零乱。由此产生怀疑,当即质问和捐责其夫。甘非但不认错,反对其妻  相似文献   

13.
自诉人张某系退休女工,被告王某系个体户。1990年4月,自诉人张某在被告王某经营的摊位前购物时,双方为质量问题发生争执,被告王某猛力将自诉人张某推倒,致张某胯骨骨折,住院治疗一个月,回家后经法医鉴定属轻伤。为此,张某向法院刑事自诉,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但在法院立案后开庭前,张某患脑溢血于同年6月死亡。张某的亲属和邻居坚决要求追究被告王某的刑事责任。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此案在如何处理的问题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读者来信《读者》栏目:我是天津市人。2013年9月16日,我因与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纠纷,带着装有身份证、案件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约谈单等重要法律文书的手提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肯德基快餐厅内用餐。在就餐过程中,我的手提袋被盗窃。通过报警调取监控录像,我看到了偷手提袋的人。我在肯德基蹲守几天后,亲自抓住了小偷,但小偷称已将我手提袋里的相关裁判文书销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中,以犯罪的数额大小为主要依据来确定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贪污罪、受贿罪,盗窃罪、诈骗罪,走私罪,投机倒把罪等等。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将这些犯罪简称为数额型犯罪,并就数额型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法院能否指定少年被告人的父母担任其辩护人?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但对应指定哪些人担任少年被告人的辩护人,往往认识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当...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遇到了一起原、被告人同时上诉的自诉伤害案,二审撤销了一审法院原判被告入有期徒刑一年的判决,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加重了被告人的处罚。对此,有的同志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二审法院可以改判加重被告人的处罚。另一种意见是,若根据第一款被告人“上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某地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于 2000年 1月 30日受理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被告人彭某故意伤害一案,因彭患病,检察院对彭取保候审,后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未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也未对其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检察院也未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 4月 18日,人民法院对彭某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以彭是人民检察院办的取保候审为由,至今没有将罪犯交付执行机关执行刑罚。这种情况应由人民法院将罪犯收押交付执行机关执行,还是应由人民检察院将其收押交执行机关执行…  相似文献   

19.
潘睿 《法制与社会》2014,(4):280-281
在我国精神医学中,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含义并不相同,从刑事责任能力的主要内容来看,我国刑法中精神病是指广义的精神疾病,而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工作中存在是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一致,掌握尺度不同的问题,最终造成评定结果不一致,因此必须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标准作深入理解与探讨。本文综观法律关于精神病的刑事责任实践与立法,对我国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精神病鉴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为完善精神病人刑事责任,建立统一的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共同犯罪中的被告人同陂告人之间能不能相互作证?从理论上讲,被告人与被告人之间不能相互作证。这是因为:1.被告人的陈述都是口供(口供是六种证据的一种),而不是证言(证言也是六种证据的一种,证言和口供是两个不同种类的证据)。2.证人必须是第三者,共犯既是本案件当事人的一方,他就不能兼做该案的证人。在同一案件中,既是被告人,又是证人,这在法律关系上是说不通的。3.如果同案被告人是用同一程序进行同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