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28年,周恩来作为党的六大代表,与邓颖超同志一同从上海出发,前往哈尔滨。一路上,周恩来夫妇引起了日本侦察员的注意和盘查,情况十分危急,但周恩来同志的机警、果断与沉着应对,使他们平安到达哈尔滨,赴莫斯科参加了六大会议。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自述立志篇●曹应旺编者按:周恩来是极富个人魅力的一代伟人。中央文献研究室曹应旺同志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撷取周恩来对自己在人生各方面的叙述,编纂成《周恩来经历记述》一书,有很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本刊分两期摘发“立志”和“交友”两部分,作为对周恩来...  相似文献   

3.
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后,周恩来总理利用“批林整风”运动的机遇,尽力倡导批判极“左”思潮,深得人心。但是,随着“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进行,不可避免地要牵连到江青。“文革”之初,《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出笼,曾经为“文革”鸣锣开道,江青更曾因有“林彪同志委托”而得意洋洋。而且,如果要认真深入地批判林彪,这就势必导致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因此,江青极力阻挠,毛泽东也不能容忍周恩来总理继续批极“左”。  相似文献   

4.
祝彦 《理论视野》2013,(10):51-55
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英明指挥 周恩来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时,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好”,邓小平也认为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有一个“好的党中央”。这个团结坚强的党中央形成于党的七大。  相似文献   

5.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领导全面整顿,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改革之先声,本文仅就1975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领导全面整顿的历史背景作些考察。一、周恩来领导的纠“左”工作已被迫停止。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同志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在意识形态领域,周恩来提出了批判极“左”。思潮,并在报刊上组织了一批批判林彪极“左”思潮的文章,对全国震动很大,为清除极“左”思潮在其它各个  相似文献   

6.
陆德 《各界》2010,(6):29-31
父亲陆定一1996年5月9日去世,终年90岁。中央授予他“伟大的”称号,是家乡江苏省三个被授予“伟大”称号的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其他两人是瞿秋白同志和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7.
凌云  汉平 《侨园》1996,(Z1)
1949年11月9日,驻香港的国民党“中央民航”和“中国民航”(简称“两航”)的爱国员工2000多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派往香港的地下工作同志的具体组织下,毅然脱离国民党政权,在香港举行了震惊中外的空中大起义。果断决策,周恩来否定了饶漱石的错误意见 1948年8月,北京,中南海。一份中共华东局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放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电报的大概内容是:关于国民党“中国民航”和“中央民航”在上海的资产处理问题,华东局领导有意见分歧。陈毅、粟裕等同志认为:“两航”总经理撤往香港时,  相似文献   

8.
孙克非 《学理论》2008,(15):9-11
吉炳轩同志到哈尔滨调研时所作的重要讲话,通篇体现了对发展的强烈关注、深刻认识和科学谋划,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好中求快,更好更快。哈尔滨作为全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一定要按照吉炳轩同志提出的要求,聚焦发展,自我加压,加快推进“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发挥好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把哈尔滨拖拉机厂党委书记杜殿甫同志关于加强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推荐给我们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们。今年一月,我到哈尔滨参加市妇联和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巾帼杯”竞赛总结表彰大会,在哈尔滨拖拉机厂参观时,杜殿甫同志向我谈起了他们厂对女工认  相似文献   

10.
唐剑锋 《民主》2011,(7):53-53
1949年3月.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入北京前的那个早晨,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觉的毛泽东同志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然后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决不当李白成。”不当李白成,不被“退回来”.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执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选集》,(下卷),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这本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著作;记录了他在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工作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珍贵成果,完整地反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全部工作历程。 《周恩来选集》 (下卷)收入的《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为保护一大批党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围绕这张名单所进行的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这张凝聚着周恩来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所包含的感人至深的内容。 本刊发表这篇文章,是对《周恩来选集》 (下卷)出版的庆祝,也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2.
亚光 《民主》2004,(8):9-11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锤炼出并运用着炉火纯青的政治领导艺术。这种政治领导艺术,在他的晚年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本文选取邓小平同志七十岁以后的四件事情,对他的晚年的高超政治领导艺术作一点探讨和分析。第一件事情是,1974年至1975年初,邓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周恩来同志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毛泽东同志指定的。当时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仍然在全局上处于支配地位;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全面实现农业、工业、  相似文献   

13.
试论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河北省委党校刘土尧程瑞山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同志长期从事并直接领导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外交战线上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4.
力平 《瞭望》1991,(24)
193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16周年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曾在延安作过一个纪念“七一”的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至今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自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克服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后,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趋于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重新合作逐步形成。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前往杭州同蒋介石会谈,4月初回到延安参加了政治  相似文献   

15.
袁浩 《民主》2010,(9):52-52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生前为其家人亲属提出了“十不准”的要求,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周恩来在“文革”中的主要活动不是“相忍”和“违心”,而是“抵制”和“抗争”。周恩来坚持反对“极左”,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最先提出并全力推进整顿工作,同林江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的斗争,力图尽快结束“文革”  相似文献   

17.
李宁  何冠群 《党政论坛》2010,(16):26-27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  相似文献   

18.
冯驰 《学理论》2008,(15):F0004-F0004
2008年3月5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由中国将军书画院、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联舍举办,  相似文献   

19.
力平 《瞭望》1990,(23)
四、批判极左 力挽狂澜(上)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忙于对国内外大事的操劳处理,经常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有一次,一位烈士子女来探望他,恳求他保重身体。傍晚在院子里,周恩来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位同志,说道: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他决意面向这场灾难,为党和国家献身的忠诚誓言。这八个字贯串了周恩来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奥莱 《学理论》2008,(7):66-67
哈尔滨,祖国北方的明珠,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这里的人们永远都在追求着时尚和潮流。而2006年随着哈尔滨燕莎奥特莱斯的盛装开业,为哈尔滨商业市场带来了国际流行、国内新兴的“奥特莱斯”业态,更让这里的人们可以足不出市便享受到与欧美同步的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