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党政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他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明确指出了改革前党政关系中存在的弊端,深刻分析了产生弊端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命题。其党政关系改革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关键所在,指出了调整党和国家领导关系的长期性;强调了发扬民主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党政关系改革的基础;阐明了党政分开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提出了改革不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等内容。邓小平党政关系改革思想不但具有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探索性与渐进性并存、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把改革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等特色,而且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党政关系的改革仍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对此,广大党员干部是坚决拥护的。认为党政分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有些同志还不大理解,或者产生一些误解。如有的政工干部有“失落”感、“失权”感;有的把党政分开看成是党政分家;有的甚至认为党和国家政权之间难以分开;等等。因此,从实践和理论上认真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党政分开,顺利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处理党政关系问题的标志性和纲领性文件.讲话分析了当时党政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首次提出了要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强调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董必武同志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担负党和国家在政法方面的领导工作。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党政关系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发表过许多极为精辟的见解。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收集了董必武同志从1940年到1959年的有关文章,其中不少篇目  相似文献   

5.
党政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政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政治实践中的难题。关于党政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党政关系问题的历史定位、正确处理党政关系问题的原则、实现和谐党政关系的路径,也是我国研究者一直关注和探讨的焦点。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民主政治的向前发展,必然促使我们党政关系朝着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从党政分开入手,而实现党政分开,就必须改革党管干部的制度,这是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关键问题。 改革党管干部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人事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干部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管干部的历史,在我国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们党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干部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集权的历史传统习惯和党领导一切的理论基础,我们党集干部人事大权于一身除,军队系统实行单独管理外,其余的都  相似文献   

7.
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如何,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在依照党章和法规从严治党、从严理政的同时,努力加强党政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纵观历史与现实,封建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尚且注重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品质,我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不解决,党的领导无法真正加强,其他改革措施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从一元化领导、党政不分到党政分开,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革命性转变。它对于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少奇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他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他的名字永垂史册。刘少奇同志十分关怀浙江,建国后数次到浙  相似文献   

10.
孟红 《传承》2010,(25):10-12
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堪称世界公认、令人敬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一代历史伟人。这四位伟人聚在一起,大概只有在开会时才能出现,而且通常是在大会堂里。而有一幅拍摄于1964年11月的经典摄影作品,表现的是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专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归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亲自到机场去隆重迎接的重要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1.
在这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下简称<改革>)讲话中,邓小平以一位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胆识和勇气,针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吹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30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历史时,更能感觉和领悟到30年前<改革>的深远历史意义,也更能认识到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助推器的这篇讲话恒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实行党政分开,只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会削弱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党政分开指的是党政职能的分开,并不是取消党的领导。首先,从党的职能来说,我党是个新型  相似文献   

13.
30年前,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当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他关于"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的思想,概括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课题的基本内容、模式和特征.3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代的发展已经将社会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这两项更为艰巨和复杂的课题自然地引发出来.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能就班子抓班子,就干部素质抓素质,而是要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抓党政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促进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还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导向。……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工人运动和党的领导工作实践中,刘少奇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其中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理论,是刘少奇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今天,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人学习和领会刘少奇的修养观,对于当前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员教育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刘少奇修养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30年: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党政分开为取向的政治改革、90年代以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取向的政治建设、新世纪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经过30年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中国政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等方面。30年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既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是党政分开,且中央、地方、基层的情况不同,实行党政分开的具体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地方政权体系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基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层次,其党政分开的真正实现对于推动改革的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期制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制度之一,它是对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社会规律和自然法则的遵循。在当代中国,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虽然直接缘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现实需要,但其深远意义则远远超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本身。从规范和优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是党和国家权力和平有序更替的民主机制,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领导干部制度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的建立,不仅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和平更替提供了制度规范,而且使党和国家权力顺利实现了代际更迭,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证。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而不能随意改变或放弃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  相似文献   

19.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大家最为关注的是两件事,一件是党政分开,一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天先来谈谈对党政分开的看法。有的同志担心,党政分开之后,许多权力不在党委手中,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实施监督保证?说心里话,在没有认真学习十三大文件之前,我也有这个担心。在反复钻研十三大文件之后,在向先行试点的江门市委书记黎子流请教后,我消除了这个担心,坚定了一个信念:只有实行党政分开,才能真正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是我国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也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在规范党政关系、代表人民意志、体现民主政治等方面具有紧密的互动性。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的双向构建,不仅能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更能高效地推进政治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