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根本观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值价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大学阶段,对于步入大学的青年来说,是确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一、目标和责任: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人生无常,旦夕祸福只能听天由命;也有人说人生虽无常,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都对。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听天由命”到“掌握命运”,是神圣的《残疾人保障法》为我插上了翅膀,给了我搏击命运长空的信心和勇气。 记得很小的时候,由于一次意  相似文献   

3.
刘珩的青少年时期,有过一段幸福与痛楚交织却也深悟人生的经历。1949年7月,刚满13岁的他就与哥哥、姐姐同一天参军,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二期)学习,之后参加了“土改”工作。又经组织调干,先读“高校预科班”后升入大学。1956年,20岁的刘珩毕业于华东纺织  相似文献   

4.
人生有许多“主”和“次”,需要我们认真地处理和把握。处理得好,把握得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不断增值;处理不好,把握不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日趋贬值。面对人生诸多的“主”和“次”,一定要头脑清醒,正确区分。首先,在人生追求上要坚持做人为主,做官为次。坚持“做人为主”,就是  相似文献   

5.
俯仰之间     
马承钧 《今日浙江》2006,(21):64-64
抬头低头只是短暂的瞬间,我们的每一天就在这无数个俯仰中度过,珍贵的生命也就在一次次俯仰之间延续。倘将人生比作一部壮丽恢弘的交响乐,一仰一俯便是谱成生命乐章的一个个优美音符。仰观俯察,看似平平常常,却蕴藏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远大的人生追求。“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自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情致;“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也是桩令人忍俊的事情;“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博大的胸襟呼之欲出;“俯瞰烟村八九家”,别有一番况味在。李太白生性不羁,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绝唱,一代诗仙的形象跃然纸上。有人不爱动脑…  相似文献   

6.
<正>正像我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中所说"没有追求与理想,人生便会碌碌无为,没有信仰,就会缺少人生航线上的航标,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更不会完全发出自我的光和热,激发出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自2012年成为农工党党员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生活中有了信仰,生活中多了一份梦想、一份责任、一份规范,收获亦多了一份喜悦。  相似文献   

7.
舍得与得失     
莫文勇 《当代广西》2006,(10):33-33
今年县(市)、乡(镇)领导班子要进行换届,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即将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新一届领导班子能否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必须过好“三关”更要做好“三官”。每个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就意味着组织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和责任,而要保持人生的天平不发生倾斜,则要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8.
正在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脚下,有一位"送行者",十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呵护逝者通往天堂路,她就是获得2016年"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工作者"殊荣的嘉峪关市第一位女殡仪馆馆长赵静。"人生最后一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呵护每一位逝者的尊严。"1978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赵静,2000年毕业后就来到殡仪馆工作。第一次走进殡仪馆时,她也很害怕。因为在殡仪馆工作,多次相亲无果,一些同学和朋友也有意无意躲着她。  相似文献   

9.
人生总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人生也总给许多第一次赋上些刻骨铭心的背景,就像一幅画,一首歌,永远明亮在你或辉煌或晦涩的人生中。忆起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我总忘不了——  相似文献   

10.
来信摘录     
高考成功≠人生成功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考取了状元,意味着“功成名就”。时下高考也衍生出许多“状元”,成为高考状元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请他们介绍一些成功经验,对于即将参加下一届高考的学生有借鉴意义。但是,如果对高考状元过度追捧,甚至进行庸俗炒作,就有违初衷。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相对于整个人生旅程,高考不过是刚刚跨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礼县人大常委会从 1998年开始 ,在全县36个乡镇探索实践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对完善乡镇人大制度 ,改进乡镇人大工作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一、基本内容和做法  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主要有四项内容 :(1)“五有三坚持”。“五有” ,即有办公场所、有办公人员、有工作制度、有文书档案、有代表活动网络图 ;“三坚持” ,即每年培训一次乡镇人大代表 ,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代表小组长会议 ,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视察、调查和评议。(2 )协助乡镇政府推行“两制”和“两公开”工作。“两制”即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 ;“两…  相似文献   

12.
女同志要大境界、小情趣,如果没有大境界,就干不成一番事业;如果没有小情趣,人生就不丰富有一次儿子告诉我:工作是国家的大事,健康也是您的大事。我感动得落泪。我也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成熟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责任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性,对于任何人来说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类社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扩展健全了自身的主观精神世界。人类的劳动实践在为个人提供了自身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责任意识逐渐成为人性的精髓和特征。自觉听众责任的召唤,让我首先想起聂帅当年的一个选择。1956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领导同志分工问题征求聂帅意见,当时有三个方案:一是当北京市长;二是继…  相似文献   

14.
不要来生     
假如人还有一次人生,不会是一件好事。首先,它将使此生的意义减半;此外,多一次人生仍然不会让人们满足,接着会追求第三次、第四次……人生的神圣就体现在它的一次性当中,任何成功与失败都会被时光卷走,不可追回。正是由于有许许多多的遗憾,才  相似文献   

15.
军区某预备役通信团一营通信连士官丁凯,每天晚上都会认真回想一下一天的工作、学习情况,然后把自己的感悟记到“军营人生日记”本上。在这个团,几乎所有官兵都像丁凯一样,有书写“军营人生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在团党委的教育引导下养成的。征得本人同意,打开一些官兵书写的“军营人生日记”,既有官兵在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有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既有执行重大任务的体会,也有参加部队教育的感想;既有阅读经典著作的心得,也有观看电视电影后的点评,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6.
今日最芳菲     
人生是漫长的阶梯,而今天就是漫漫阶梯中的一层台阶;人生又是不尽的链条,而今天就是无数链环中的一个环节。   逝去了的今天成为我们回顾的昨日,未来的今天就是我们展望的明日。   人生是在一个又一个的今天中延伸、拓展、充实。昨日与明日只是相对今天而言的时间概念,而唯有今天才是实实在在的日子。没有今天,昨日和明日也便无从谈起。人生的全部是由一个个的今天组合而成,所以没有今天,就无所谓人生。   今天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变成了昨日,成为历史,永不复回。所以,“一寸光阴一寸金”,“时不我待”也…  相似文献   

17.
失败乃人生常事,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地做好所有事情。但有的人失败后就一直停在了半山腰;而有的人失败后则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到达了山顶。其实,最终的失败者并非无能,只是因失败困住了勇往直前的思想。一位钟爱音乐的15岁少年,在姐姐的鼓励下,硬着头皮参加了一次市里的歌唱大赛。由于怯场,刚唱到一半,就被裁判打断:“行了,就这水平也来参赛?你可以下去了!”脚抖声颤、手足无措的少年当即做贼一样溜了下来,并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唱歌了。然而,热爱音乐的姐姐却不这样想,她严肃地对弟弟说:“一次小小的失败算得了什么呢?没人会在乎你的过去,也没人会…  相似文献   

18.
一位自称“找不到幸福”署名“李志高”的年轻朋友这样诉说心中的困惑:马老师,有一个困扰了我好多年的问题想请您指点迷津。从读书的时候起,我和那么多人一样,就为了一次次考试名次而喘不过气来,没有体验过学生时代的幸福。走上社会之后,还是为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奋斗目标而一路拼杀,没有体验过生活中那种惬意的幸福。眼看到了而立之年,似乎总也没弄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哪里?这样下去人生有什么意思?真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的回信这样写道:志高朋友,马老师很理解你的那种没有品尝到人生幸福的心情。可是这怪谁呢?似乎只能…  相似文献   

19.
四次“合格”说短长屈效东在人生旅途颠簸40余年的我,经历了人生的四次“合格”,也经历了“合格”后四次不同的遭遇。确切地说,我四次合格和四次遭遇,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见证。六十年代初,我在报考初中的第一个人生驿站中,名落孙山未能“及...  相似文献   

20.
最苦与最乐     
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