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磊 《理论月刊》2005,(6):10-13
对市民社会批判性检视,是黑格尔和马克思政治思想共同的生长点.黑格尔企图以代表客观精神的理性国家,克服基于"原子式个人"的契约国家观和市场经济和谐论.马克思纠正了黑格尔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的"头足倒立",发掘出国家的私有财产根基,从而给理性国家除魅.通过批判人在政治共同体和市民社会中的双重存在导致的异化,马克思超越政治解放实现人类解放宏伟理想,彰显了马克思学说"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自由,从古至今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伟大目标和理想,更是一代代哲人们醉心思索、困惑不解却又流连忘返的永恒主题。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自然要关注自由问题。正是以自由概念为核心,黑格尔建立起自己庞大、深邃的自由学说。黑格尔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因此,考察其产生过程和理论贡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首先,黑格尔自由观是近代文明的产物,是哲学家进行现实批判与理论批判的思想成果。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他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0)
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上,黑格尔的影响地位不可动摇。黑格尔建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绝对精神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对早期马克思影响深远,但随着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马克思逐渐对"个人"应有的状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思想,他在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概念的基础上,展开了对黑格尔个人观的批判和扬弃。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对认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第一次立足于唯心主义基础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系统地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还在于他是第一个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的哲学家。离开了黑格尔的实践观,对黑格尔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离开了黑格尔认识论的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实践观的理解必定是肤浅的、不深刻的。黑格尔关于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学说,笔者曾专文加以论述。①现在,拟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曾不同程度地受到黑格尔哲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在对"现实"这一范畴的探究中,更是受到黑格尔现实观的重要影响。因而,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研究对于促进对马克思现实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黑格尔的现实观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他将现实和存在加以区别,提出现实是本质与实存、内部与外部的直接统一,认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并努力实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与以往西方传统哲学的现实观相比较,其现实观具有理想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哲学长期被贴着"客观唯心主义"标签,此标签化理路常将黑格尔身体观归至柏拉图、笛卡尔所代表的唯心主义阵营,误把黑格尔式身体还原为与心灵相对的实体;且囿于"无人身的理性"的定论,后继学者较少研究黑格尔自由观的身体思想。从身体视角来看,黑格尔认为身体具有生命能动性,在认识论和道德哲学中肯定身体的意义;其身体思想主要继承亚里士多德身体观内容,是非柏拉图主义的。与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不同,黑格尔指明身心具有内在目的关系,"身心共同体"在生命中辩证发展,身体在"习惯"中彰显"主体化"潜能。结合所有权及主奴辩证法的身体思想来看,黑格尔在法哲学上强调身体自由与意志自由在生命中是有机统一的,且需植根于相互承认。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辩证法这个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果。而这一学说的特点在黑格尔的真理观上体现得尤为全面、丰富和深刻。 可以说,全面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是黑格尔真理观的突出特征。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而片面的、贫乏的、肤浅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也有所抬头的情况下,重新对黑格尔的真理观进行反思,似乎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真正进入到政治和国家研究领域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马克思研究国家学说的"中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理论的批判性分析,为开创自己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以抽象性理念论述"法律"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是法律的最高实践情况,依照理性的选择,人民必然会选择国家的国民身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和政治国家主体地位。马克思对黑格尔理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黑格尔对国家概念的倒置基础之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概念的批判并不在于国家概念如何由人民之抽象精神的概念中产生,而与之相反,则在于国家的现实经验性为何是从社会中的人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10.
矛盾学说是黑格尔辩证法理论的核心。深入认识黑格尔关于矛盾的含义及其矛盾学说的结构,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矛盾的含义 黑格尔在使用矛盾概念的时候,常常有不同的含义。他有时在广义和特定含义上使用矛盾的概念,有时在过程含义上使用矛盾概念。  相似文献   

11.
石亮 《长江论坛》2014,(5):9-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是关于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绝对精神演绎,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理论;在国家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国家具有阶级和社会二重属性;在国家的职能问题上,马克思指出国家是政治统治和公共服务二重职能的统一;在国家的发展前途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消亡理论,并认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实体性"、"战争的伦理性环节"、"作为各种目的的总和"的生命,分别构成了黑格尔军事爱国主义、军事英雄主义、军事人道主义的价值合理性前提。探讨黑格尔军事伦理思想,既能够丰富和深化黑格尔思想研究,又能够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是在扬弃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进步观基础上来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的,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在历史进步逻辑起点上,黑格尔确认"理性",马克思确认"生产力";在历史进步逻辑运行上,黑格尔确认"理性的狡计",马克思确认"线性进步逻辑";在历史进步终点上,黑格尔确认"绝对精神",马克思确认"共产主义"。通过三点对比分析,揭开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观的内在逻辑规定:历史进步性只是从生产力出发推导出来的线性逻辑规定,由于这一线性逻辑规定合乎一个民族、一个文明体求生存谋发展的本质要求,彻底偏离出它逻辑规定的文明都成了死文明,那么,当下世界正在绽放的文明的历史都必然围绕它螺旋式上升运动。共产主义恰恰就是现实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趋近线性逻辑规定的社会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劳伦茨·冯·斯泰因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整体国家"学说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社会-国家思想在德国的思想语境中,吸收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有机国家"学说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观,并通过对工业化时代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德国政治现状的考察,形成一种学理综合.斯泰因的社会-国家思想,尤其是他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见解,具有鲜明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长期存在一种趋同化倾向。从历史、法哲学、逻辑学三个方面的平衡入手,能给与黑格尔的国家观念以一种全新的解读。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表述了一个二重化的国家观念:一方面是经验中的国家,另一方面是概念中的国家,而"巧合"的是,国家观念中的经验成分竟然与黑格尔时期的普鲁士国家的实际建构出奇地一致,同时两个方面的国家又以理性的名义完成了同一。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理论是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开辟了市民社会学说史上的新视域。同时,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也有深入的批判,他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不自足的领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必然被国家所克服。  相似文献   

17.
彭晨慧 《前沿》2009,(10):33-36
理性国家学说是黑格尔的法哲学的核心。黑格尔从自由意 志是法的本质及其自我运动出发,把国家看作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的实现,是主观意志与客观意志的有机统一的伦理性的整体。这对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青年马克思正是从自由理性的立场出发,来评判具体的国家制度与具体的法律,斥责封建专制的国家制度与法律是对自由的扼杀,倡导个体与国家整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极为重视伦理共同体,并对现代个人主义提出了批评,故此,黑格尔常常被指责为放弃了个体自由或者主观自由。在解读《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黑格尔所谓的"善"和"良心"可以分别被理解为"道德自由"和"本真自由"。虽然这两种自由观有着各自的问题,但是真正的自由正是建立在将这两个环节纳入自身并加以扬弃的基础上。由此,本文将论证黑格尔并未放弃主观自由,他认为只有在伦理生活中个体的自由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胡纯华  刘卓红 《求索》2012,(6):216-217
《青年黑格尔》是卢卡奇中期异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书中卢卡奇通过研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异化思想以及受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异化观批判的启发,重新认识异化的内涵,卢卡奇的异化观较之早期《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观出现了向唯物主义转向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黑格尔实践观中关于人类劳动的能动性思想、实践的中介性思想、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认识论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