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06年,潘文郁生于湖北襄阳东津湾。幼年时,他便好学善思,9岁时就提笔成文,700余字的文章一气呵成。1922年。16岁的潘文郁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那里,潘文郁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他的启蒙老师正是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的肖楚女。在肖楚女的引导下,潘文郁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相似文献   

2.
冯连 《党史纵横》2011,(10):42-43
1906年,潘文郁生于湖北襄阳东津湾。幼年时,他便好学善思,9岁时就提笔成文,700余字的文章一气呵成。1922年,16岁的潘文郁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那里,潘文郁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他的启蒙老师正是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的肖楚女。在肖楚女的引导下,潘文郁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高成林 《湘潮》2012,(10):36-37
张际春是湖南宜章人。早在1922年,他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听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讲演,并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从1928年起,就在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政治领导工作。他很早就从事教育工作,从1925年起,就在小学和师范学校当教员。  相似文献   

4.
买官1959年,李刚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县。在海伦县师范学校读书时,18岁他就入了党。1978年参加工作后,仅当了三年中学教师,就被选调到明水县委组织部任干事。以后,他从副科长到科长,职务逐年攀升。1995年,年仅36岁的李刚就被任命为绥化地委  相似文献   

5.
韩荣 《廉政瞭望》2010,(5):58-59
孙水林1960年出生在湖北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他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年仅十几岁就走南闯北,四处打工。弟弟孙东林比孙水林小10岁。大点后,他在哥哥的带领下,也走上了打工之路。  相似文献   

6.
马崇俊 《世纪桥》2010,(10):54-55
<正>毛定方1905年生于湖北襄阳县吴家河村。1921年,毛定方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受老师肖楚女进步思想的影响,1924年春,毛定方参加了震惊全国的学潮运动。1926年2月,经二师同学、时任中共襄阳特支  相似文献   

7.
惠毅然,1918年11月生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的一户贫苦农家。他的家乡是陕北著名共产党人刘志丹等领导红军闹革命的地方,他在时断时续地上学和务农时就接受到党的教育。1934年,16岁的惠毅然考取西安市笫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多次参加  相似文献   

8.
寻求真理 投身革命 吴德峰.湖北省保康县直峰乡石磐岭人.1896年6月21日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1909年随父去武昌.在湖北官立二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过学生军。1914年.考入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一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原名包道亨,又名包晦生、包一德、包一宇,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先后在两所小学当过近一年的教师。后来,他又当过《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的外勤记者,为了生计,曾到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四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一份绝秘文件泄露,蒋介石极其震惊。他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张学良深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潘文郁人才难得,想保住他的性命,蒋介石却不为所动。少帅心情沉重地感慨道:“杀朋友是最不应该的,也是最难过的……”  相似文献   

11.
许光达     
李敏 《湘潮》1993,(Z1)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出生于长沙县东乡萝卜冲(现黄兴镇桂花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9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靠大伯的资助他得以上学。凭借苦学,1921年秋他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在这一方新天地里,老师和同学们的进步思想把他的目光从寒窗中拉了出来,他积极投身声援长沙“六·一惨案”等学生运动,大  相似文献   

12.
1951年,粟裕离开了南京市军管会主任的岗位,就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回湖南会同县枫木树脚村老家看看的念头不时地油然而生。他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离家出走是19岁的那年——1926年,从此,就从未回过家。那时他正在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粟裕在这里加入了共青团。这年假期,粟裕回到家里,不料有人向县政府告密,说他是共党分子。县政府立即派人来抓,幸亏他家里得到了消息让粟裕连夜离开会同,返回了学校。县政府抓不到粟裕,就抓了粟裕的父亲,限其半个月内交出粟裕。他父亲离开县政府后,不几日就得了重病,与世长辞了,年仅43…  相似文献   

13.
一份绝秘文件泄露,蒋介石极其震惊。他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张学良深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潘文郁人才难得,想保住他的性命,蒋介石却不为所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初,彭涛同志在川南任区党委第二书记,军区第二政委。当时,他还是一位30多岁的青年,但已经是久经考验,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很有威望的高级领导干部了。 他1913年11月出身于江西省波阳县,小学读书时,在班主任共产党员李新汉的影响下,已开始读《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1925年12岁就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去了。随后,他到北平读中学、读大学,先后参加了“左联”、共青团、共产党,专门从事学生运动。那震惊中外的“12·9”爱国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人称“小彭”,就是他。在运动中,他坚定…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生于台南。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日寇侵吞台湾,许地山跟随其父许南英举家迁回大陆,后在福建龙溪落籍,当时许地山年仅两岁。1911年,年仅18岁的许地山,因为家道贫苦,开始自谋生活,进入漳州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员。1913年,许地山远赴缅甸仰光中华学校任教,两年的异域生活极大丰富了他的生活阅  相似文献   

16.
毛定方,1905年生于湖北襄阳县吴家河村.1921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受学校老师肖楚女进步思想的影响,1924年春参加了震惊全国的学潮运动. 1926年2月,经二师同学、时任中共襄阳特支书记李实介绍,毛定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被组织派往黄埔军校学习.黄埔五期毕业后,毛定方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叶挺部任团参谋,参加了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17.
张平化     
张平化戴安儒张平化,又名张楚材,字先照。1907年5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酃县石洲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后考入梅岗高小。1924年春,他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求学时,就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积极参加实际上由共产党组织和领...  相似文献   

18.
关捷 《廉政瞭望》2014,(15):75-75
一代宗师叶问在弟子李小龙入门时断言李小龙“短命”,而后来的事实竟然应验了。就是在他以79岁高龄去世的第二年,李小龙33岁英年早逝。叶问是神算吗?  相似文献   

19.
怀倩 《世纪风采》2009,(8):22-25
一 陈伯达于1904年10月生于福建惠安县岭头村一个破落的秀才之家,原名陈建相,字尚友。15岁那年,他考入华侨富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在集美师范学校读两年半后,17岁的陈伯达回到惠安老家当上小学教员,一年后改到厦门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20.
正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的艰难行程中,毛泽东手下有几位爱将,分别是何挺颖、张子清、宛希先、何长工。这些人中只有何长工活到了建国后,其他3位在井冈山时期就牺牲了,而宛希先则是惨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宛希先,湖北黄梅人,早年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时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的一名连长。秋收起义时他率部参加,并担任工农革命军一师一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