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蒋明  杨文选 《学理论》2012,(24):206-207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解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程序、过程、资源和组织结构四个要素提出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袁颖 《理论视野》2013,(10):85-86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其中生源质量、教学环节、科学研究、导师水平等方面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高校来说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也逐渐提升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视。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研究生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也使得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时出现许多难点,本文试图找出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破解策略,以期为加强新时期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考录制度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官子木 《民主》2007,(4):19-21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使研究生教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有关研究生的招生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1)
经济社会发展使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一定机遇:满足地方人才发展的需要;集中资源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提高办学层次;化解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冲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此外,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面临一定挑战:需要创新有本地特色的培养方案;高校转型期背景下如何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问题。必须应对好这些挑战,从而积极发展专业研究生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6.
白君贵 《学理论》2012,(27):208-209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分析,给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区别,系统设计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宏 《学理论》2010,(17):183-184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关乎研究生培养的培养质量。作为偏远高校如何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招生工作,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昊 《学理论》2013,(30):300-301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晚,规模小。以会计硕士为例,探讨了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蒋湘梅 《学理论》2012,(2):143-144
导师与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最直接主体,应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关切者。我们可以通过实现导师与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来培植有效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质量文化,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白君贵 《学理论》2012,(26):166-167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则是:突出的导向性,代表性和完备性,可操作性,可行性与层次性,动态性。  相似文献   

11.
何英惠  王子怡  李媛 《学理论》2011,(32):221-22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习是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管理及学校学情的影响,使教育硕士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变得复杂起来,并且影响着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有四:加强教育硕士实习的管理;提高教育硕士全面掌握教材的能力;重视教育硕士标本研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硕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6)
在推进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时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情况下,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校要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本文结合实际提出,要以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契机,正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培养模式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李娜 《学理论》2011,(14):235-236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研究是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理论的内在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变革的方法与趋势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机制;评估主体多样化;完善结构激励机制;改进评估指标的设定。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4)
质量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现代社会中国高等教育主要面临着师资队伍、生源和教育措施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马强  刘锋 《学理论》2013,(29):349-351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在应届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将日益增多,由于他们社会认可度偏低、学习动机相对缺乏、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他们的思想教育显得多样与紧迫。紧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脉搏,针对性地从认知、就业、资助、日常管理等措施改进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思想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克服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迅速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跟上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步伐,已经刻不容缓。面对困境,可以在"针对留学生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内培外引,夯实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加大硬件投入,做实留学生教育的条件保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方面寻求解困之道,采取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陈熹 《理论与改革》2012,(4):131-134
本文对中澳高等艺术教育招生评价体系、标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国际化程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借鉴澳洲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期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党员的教育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比较差。通过对研究生党员群体特殊性以及研究生党员教育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影响教育有效性的原因。提出通过开启研究生自主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内容的维度,延伸教育阵地,丰富组织活动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推进考评、激励的制度保障等途径来提升研究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不同教育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在我国,研究生招生阶段受教育权较多表现为受教育条件权和机会权,考生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关键在于加速完善立法,建立有机统一的分层教育法律体系,并着重保护考生相关权利和保证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0)
从1981年开始,我国开始注重研究生的培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价值观也产生了变化,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培养质量却出现下降趋势。将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寻找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然后从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