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笔者认为,腐败的成本低、风险小,是腐败分子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腐败成本,加大打击力度,使腐败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让搞腐败的人不但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而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腐败成本是指腐败分子搞腐败所丧失的利益,提高腐败成本,就是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给予腐败分子严厉制裁,使腐败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笔者认为这里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公职人员的经济待遇,使…  相似文献   

2.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近年来,随着惩防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觉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3.
“内生腐败”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联动性的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全能主义”中央威权政治逐渐式微,全民政治动员性的国家意识形态逐渐淡出,一些地方政权中滋生出“腐败了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正在向群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半公开化扩散的趋势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能左右当地官场政治生态、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性权力实体”。这种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地方政治退化现象被称为中国武的“地方政权苏丹化”,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4.
新年前夕,宜晶市纪委在对党员干部进行节日期间警示教育时,再次提到周其斌窝案,要求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秘书腐败”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领域的焦点之一。从管理学角度看,在我国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秘书不是“官”,本身只有很小的职权,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秘书往往拥有相当大的影响领导决策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使用失范,就容易导致“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往往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并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坚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6.
“亚腐败”的蔓延具有广泛性、群体性、“合法性”、虚伪性等特点,它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和对社会风气的侵蚀是不可低估的。要解决好“亚腐败”问题,努力构建“大宣教”格局,提升行业形象,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必须把党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长期经常抓下去。  相似文献   

7.
“弱致病性”,常指已感染某种病茵或已处于某种病态,但由于病茵本身的破坏性没有强到能立即对病体构成致命危害的一种较特殊的病原状态。对此,如果处理得当。会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反之,便会很快转为较为严重的患病状态,同理类推,腐败与清廉之间,同样存在一种“弱致病性”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在“腐败排行榜”上分数较低,名次落后,这说明我国反腐败的任务仍很艰巨,道路仍很漫长,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一、腐败的产生及其历史表现腐败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并根植于剥削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对干滋生腐败的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其实除了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思想的、政治的,以及西方的时髦观点──“寻租理论”之外,最根本的是由权力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在剥削阶级社会中,权力有三个特性:即阶级性、强制性、腐蚀性。权力自身客观存在的这种腐蚀性,加之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则是腐败滋生泛滥的总源头。所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如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早已明确指出,失去监督的权力,必…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的特点和多种表现形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私人动机对社会职责的腐蚀、道德权威缺失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亚腐败”产生的伦理原因。从伦理的角度治理“亚腐败”,一要树立公务员的正义观,二要铸造公务员的职业精神,三要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四要增强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五要筑牢公务员队伍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2.
腐败零容忍,就是对任何腐败行为都不能容忍的态度。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实现腐败零容忍是其理想追求。但当前腐败现象依然严峻,要真正做到对腐败零容忍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要解决这些难题,就要从思想、制度、监管、惩治四个维度入手,使官员不想贪、无法贪、不能贪、不敢贪,从而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取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法人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人腐败”的涵义和特点所谓“法人腐败” ,是指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合法社会组织及其成员 ,为了谋取法人(单位和部门)利益 ,在法人意志的支配下 ,并以法人组织的名义组织实施的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和其它腐败行为。“法人腐败”是一种不同于“个人腐败”和“群体腐败”的特殊腐败现象。1、在腐败主体上 ,法人腐败的主体是法人或其它合法社会组织 ,主要是公有制法人组织 ,尤其是公有制“特殊法人”(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组织 ;2、在腐败…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股东资格继承制度,却未规定法人股东消亡后其遗留股东资格的处理。但设立自然人股东资格继承制度是股权完整性、公司资本稳定以及避免股权长期闲置的要求,这在消亡的股东为法人时也是一样的,并且由于法人股东资格的归属还可能涉及该法人股东原有持股人的利益,因此这个问题更为重大。不妨围绕股东的"剩余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张全景撰文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的例子,屡见不鲜。封建王朝灭亡是如此,国民党垮台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应当以史为鉴,从严治“吏”,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肃对待,严加防范,严加惩治。目前,有些部门和单位在选人用人上不讲党的原则,任人为亲,使某些德才素质很差甚至有种种劣迹的投机分子,腐败分子、诈骗分子得到重用;有的不按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一"证据,指的是在腐败犯罪的侦查过程中出现的互相对立的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证明力相矛盾的证据现象,具有证明力不稳定、"延伸"或"再生"证据明显等特点,带来了一些证明困境,可通过建立补强证据规则、自白任意规则、强化间接证据、构建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律师在场制度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前,腐败的"生物链"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其发展趋势十分危险.只有转变权力的运行机制,才能遏制腐败"生物链"的蔓延,从而斩断腐败"生物链".  相似文献   

18.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四个特征和多种表现形式。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具有蔓延之势。它在我国公务员中的产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原因,必须从伦理上找寻治理的对策,才能收取实效。主要的伦理对策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树立正义观、铸造职业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增强伦理自主性以及筑牢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9.
“权力租赁”是腐败产生的最终根源云南省委党校徐明康来稿认为:领导干部出现的腐败,从现象上看有行贿受贿、贪赃在法、循私舞弊等,从本质上看,则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造成这种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①客观上外界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失控”;①主观上一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立法腐败具有非典型性、合理隐蔽性及局域性等特点,立法腐败降低了立法质量,进而影响了法益保护的有效性,整体上可能引起公众对政治合法性秩序不认可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潜在的合法性危机。立法腐败的规制,应着重从立法腐败的特点切入,并借助于密切相关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