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货币体系的困境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古典金本位制(Classical Gold Standard)、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 System)和浮动汇率制(Floating-rate system)。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设计与治理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以下两种困境:首先是设计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技术性困境,即所谓的“三难处境”或“不可调和的三角”。其次是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现实政治困境,也即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政治基础问题。学术界围绕国际货币体系的上述困境提出了众多不同的方案,其中合作与协调方案是影响最大、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探索大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为目的,厘清大国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专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揭示其中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GDP相关指标(传统GDP、绿色GDP和人文GDP)的排名、综合国力排名、国际竞争力排名、经济强国指数排名、《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数量排名等多个视角对中国国际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其中,经济强国指数研究是我们在国际比较领域的新尝试,该研究借鉴了综合国力评估、国际竞争力评价和人类发展指数等相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国际权威数据库,设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济强国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各级各层经济强国指数。  相似文献   

4.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我国在反恐国际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与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全球反恐论坛等多边框架机制的反恐合作迫在眉睫.但目前反恐国际话语主导权仍由西方国家掌握,并借此干涉我国内政.中国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提升国家实力,构建新型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反恐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在犯罪日益区域化、全球化的今天,需要不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打击犯罪。实践证明,在打击国际犯罪时,由国际与区际检察官主导,配以相关规则,能为多数国家所接受。一方面,国际与区际检察官为打击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经济犯罪而生,在主体设计、程序运行上有着不同于国家检察官的特色;另一方面,利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双赢关系来打击涉及全人类、整个区域的犯罪,既是全球法治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国内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青青 《工会论坛》2006,12(4):120-120
在艺术设计中,传统与现代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现代应该以传统、民族为支撑和根基,设计者要恰到好处的将二者融合,将传统的东西合理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应该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自己特色且与国际相媲美的优秀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7.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是拓展中国国际话语权平台、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复杂国际移民形势、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在全球移民治理中特殊作用、深入推进中国移民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国际移民组织(IOM)在国际移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移民管理机关与国际移民组织逐步开展了合作。在移民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移民机关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国际移民组织的合作力度,制定国际移民发展规划、加强国际移民法治建设、深化国际执法合作、完善数据库建设和对接,提高国际移民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的要求,特别是适应恐怖犯罪、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涉外刑事犯罪面临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熟悉国外相关的司法制度和国际警务合作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国际化警务专门人才,已成为公安教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应借助中外在培养警务专门人才方面的优势与资源互助,探索合作培养的途径与模式,设计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朱杰进  诺馥思 《外交评论》2020,(3):45-68,I0002,I0003
为什么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存在数十个国际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澜湄合作(LMC)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既有研究大多强调湄公河流域大国国际制度主导权竞争的宏观背景因素,而较少关注澜湄合作机制的新制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即澜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究竟"新在何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既有国际机制相比,澜湄合作机制具有两大新的制度特征:一是议题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增加了区域安全合作以及水资源合作等新议题;二是集中程度更高,与之前合作机制主要由"职能部门引领"以及"借用"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国际秘书处的做法不同,澜湄合作机制采取了"领导人引领、各部门参与"的机制运行模式,并逐步建立独立的国际秘书处。通过运用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理论模型,本文考察了在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中上游国家与下游国家之间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分配问题和执行问题,并以此解释了澜湄合作新制度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国际间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国际实体法规则体系尚是一个需要做出巨大努力的系统工程,但诸如国际贸易组织(ITO)的<哈瓦那宪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的协议与建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联合国贸发会,LLVCTAD)的<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为法案(草案)>、世界贸易组织(WT0)框架下的<国际反垄断法(草案)>等一系列国际反垄断法议案中则提供了采取多样化措施控制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垄断行为的原则和规则,这不仅提出了国际反垄断法中更加复杂的新课题,也将为未来确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方面的国际法律规则及体系奠定基础,从而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国际立法的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台湾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教育界和工程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迅速建立起了兼具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台湾工程教育学会,构建起了与国际接轨的工程专业认证体系,并成为"华盛顿协议"的临时会员.面对台湾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迅速发展的形势,大陆当前应当尽快建立权威性的认证机构,并按照国际惯例设计认证程序和标准、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实现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认可.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以下简称《反恐法》),体现了我国对恐怖主义进行治理的思想。根据该法精神,我国治理恐怖主义必须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在治理目标的设计上,必须处理好行使行政紧急权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打击恐怖主义与维护民族团结、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在治理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顶层设计与基层基础、反恐应急与灾害应急的关系;在治理策略的实施上,必须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危机管理与结果管理、反恐应急与灾害应急、法制建设与反恐教育、保守秘密与信息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科学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较为全面地考量当前国际交往及国际治理实际挑战和困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作为民主重要形式的协商应该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方法。梳理总书记系列讲话发现,他主要回答了国际协商治理为何重要、何以可能、如何实现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总书记的回答,代表了以其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与中国发展新形势下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高瞻、远虑、深谋。作为一种对国际治理及人类未来的远见卓识的顶层设计,它是对国际治理理论与跨民族国家民主协商理论甚至协商民主理论等诸多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完善,也为当前以及今后国际治理实践等诸多国际性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高等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考虑培养对象的人品与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知识、科研与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了解社会、办理事务的能力、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等方面.在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也要结合社会需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国际商务惯例进行了重新分类 ,认为国际商务惯例应该分为国际商务惯常做法 ( practice)、国际商务惯例 ( usage)和国际商务习惯 ( custom) ,然后从可适用性、适用原则、适用途径、适用方式对国际商务惯例的适用规则做了具体分析 ,最后对国际商务惯例的适用顺序做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际投资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各国政府及其专家学者所热心关注。国际投资涉及面非常之广,举凡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物产、市场状况、法律制度、社会条件等等无不在研究之列,概而言之曰研究“投资环境”(investmentctimate)。此类研究得由各种专家分工去完成。本文拟就国际投资的保险与保护方面试作探讨以窥其发展与现状。一、国际投资的风险国际投资除了和其他工商业一样会遇到一般的工商业  相似文献   

17.
凌胜利  聂文娟 《外交评论》2011,28(5):155-156
2011年10月22-23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与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联合举办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中国与国际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等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新兴经济体与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英 《外交评论》2011,28(3):1-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力军,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大国经济先后起飞,推动国际力量格局演进,加速多极化发展进程。后危机时期,新兴经济体前景依然看好,亚洲经济依然鹤立鸡群,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全球"新""旧"力量(美欧日与新兴经济体)、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三大经济板块(北美、西欧、亚洲)之间激烈碰撞、加速重组,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国际经济秩序重塑。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简介:孙立贤,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入选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学者(Av H fellow)、日本产业技术(NEDO)研究员、国际化学热力学协会理事与顾问,国际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Calorimetry地区编辑,国际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等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储能与动力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国际实践表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遭受挫折: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承诺远远没有兑现,2002年召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国际环境法遭受挫析的根本原因是南北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利益冲突,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制约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