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曙光  朱鹏程 《群众》2007,(6):52-53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赋予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根本的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以依法行政、诚信为民为抓手,努力建设一个更具公信力的政府,带动和促进“诚信淮安”建设,为全市的科学发展创造了德政生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家港市紧密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特点,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新风尚,着力打造“诚信张家港”品牌,通过构筑诚信平台,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强化诚信建设的公信力。大力加强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和先导作用,这是加快诚信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3.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政务诚信是企业、社会诚信的基石和表率 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没有诚信政府,就不会有诚信的社会。政务诚信乃治国理政之本,商务诚信、社会诚信惟政务诚信是瞻。政府遵守承诺,企业才会履行契约,民众才会“不令而行”;政务没有公信力,信用体系缺少支撑环境,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便举步维艰,民众、企业难免“虽令不从”。  相似文献   

5.
李艳 《求索》2014,(5):22-25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政务诚信建设务求实效,其实现路径在于:建设道德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而建设道德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既是政务诚信建设的目标,又是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手段,是政务诚信建设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罗成翼 《求索》2007,(6):53-55
政务诚信是政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属性,是商务诚信的基础,对社会诚信起着先导示范作用。政务诚信的伦理内涵包括:真实客观的政务决策,言行一致的政务承诺,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性和亲民爱民的工作作风。政务诚信建设具体路径是:强化分权理念,实现政府归位;强化回应理念,回应民意诉求;强化规约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公权理念,加强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7.
丁芳 《前沿》2013,(9):76-78
本文阐述了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面临的诚信危机及政府诚信在当下面临的挑战,研究了传统诚信体系的消解和当前政府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了政府失信的主要原因,如自由裁量权过大、行政立法泛滥、决策不透明、责任模糊、监督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督等建设诚信政府的法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施政理念和施政行为上高度重视行政诚信状况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对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及其建设问题研究 ,应以“诚信”和“规则”为切入点 ,以优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指向 ,围绕如何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这个核心问题 ,着力探讨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提高行政能力、改善行政管理切实“取信于民”的方法和途径。为此 ,应明确提出创建“诚信行政”的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营造“规则行政”的理念。当前的研究应以地方行政诚信建设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影响的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问题为重点 ,并明确研究的难点 ,研究的“三个结合”、“两个突出”,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政务必须以诚信为本,社会诚信建设应该以政务诚信建设为核心。政务诚信的主体是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强调党委政府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如何进行政务诚信建设,进而维护党委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做到"取信于民"。制度层面、文化传统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和行政技术水平层面等多因素合力的叠加共同导致了今天政务诚信的缺失。当下应该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既要大力推广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政府行政科学化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务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政府诚信的考核、监督、制约和惩治机制,逐步培育民主政治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政务不诚信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09,(3):92-92
陈景云在《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它直接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进程,决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先导和表率作用,认真研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措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康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政务诚信"放在诚信建设的首位,这是由"政务诚信"在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民主化、现代文化、党的执政能力、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决定的。但是,在政策规划、政务官员和"潜规则"等方面"政务诚信"建设表现出不同的障碍现象。因此,必须充分探究其原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孔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认为政务诚信是诚信建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张鹏  黄爱教 《理论月刊》2007,(11):84-86
诚实守信是立身处世、明是非荣辱的起点,是社会成员最基础的道德要求,社会的诚信又以政府诚信为首.执政者的诚信乃执政者的底线道德,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本文通过对诚信与政务诚信的考量,认为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从我国社会诚信缺失中,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底线道德的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常锐  常永军 《长白学刊》2009,(3):151-152
诚信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从推动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化、完善诚信的法律规范、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促进诚信文化的传播等方面着手,重筑我国“诚信长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袁刚 《同舟共进》2012,(1):21-22
2011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项举措,政务诚信摆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陈晓丹 《思想战线》2011,(Z1):298-299
从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诚信的破坏性,以及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三方面进行论述,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诚信机制建设应成为首要的现实课题。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计生干部从“被动工作”到“主动服务”,基层群众从“要我计生”到“我要计生”,由我区首创的诚信计生打破以往单一的行政强制方式,建立了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双向承诺,充分自愿”的模式,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诚信计生铺设的和谐惠民路,不仅为我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营造了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而且也为全国计生工作探索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在阐述现代诚信结构特点基础上,对我国政务、商务和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从社会转型影响、传统文化历史局限、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信仰淡漠导致的动力缺失以及诚信约束体系缺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坚持强化道德引领与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以提高政务诚信水平为引领,以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培育为基础,把树立共同社会理想与实施分层信仰引导结合起来,发挥政务诚信的社会引领、统摄效应,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优化调整社会维信结构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理念的升华——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依法行政理念,建设法治政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创建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但是,从实践应用层面分析,“法治行政”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延伸到行政实践领域,与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目标更为契合。“依法行政”只是“法治行政”的一个方面,构建“法治政府”,实施“法治行政”不仅需要依法行政,还需要合理行政、民主行政、服务行政、诚信行政、高效行政等等。因此,“依法行政”的提法并不妥当,更应该以“法治行政”取而代之。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的转变,并非只是提法的改变,而应该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