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由实践赋予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围绕新的实践主题,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精 髓论,保持思想解放的精神状态;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向错误和对立面学习;必须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排除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历史和经验都证明,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我们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住有利时机,快速发展经济,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更伟大的胜利。三十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庄严选择,是改革开放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对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经验的汲取;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性和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教条主义倾向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坚持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理论前沿》2002,(16):46-47
1.坚持与时俱进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从客观实际中产生又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教条,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只有不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与时俱进。首先,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和遵循“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始终不清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非常丰富的特定科学内涵;努力探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推进这一伟大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因为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所具有的实践性品质,要求把握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契合。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看,坚持问题导向这一方法论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创造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问题导向能开辟新实践场域,总结新经验,提炼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必须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也离不开理论,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要做好"结合"工作,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一靠学习,二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必须创造新的理论,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由此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云南省保山市作为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始终依托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传播者郑垧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生实践者杨善洲等名人的品牌效应,着力把保山市建设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段虹 《理论前沿》2002,(9):17-17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结合就是坚持,结合就是应用,结合就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开放性,植根于生动的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论坛》2001,(11):18-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创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依据,也是它内在的本质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曲春杰  曹桂华 《工会论坛》2003,9(4):100-10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只有通过理论创新 ,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推进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理论创新必须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把实践当作检验理论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概括和精辟阐述,也是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逻辑关系以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丰富和发展。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我们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在今年的“5·31”重要讲话中又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强全党的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宗教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涵义,科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吸引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当代中国面临着来自体系自身和现实实践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制度创新,以此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定义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方面: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论、“源”与“流”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的深化和发展.赋予了‘其更为深刻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民族化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蕴着她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和经历独特的民族发展道路,这也为其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宽广深厚的理论资源和发展空间:实践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为科学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化和中国化的内在同一的实践自觉,使党的执政实践更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合理性和亲和性,也利于西方世界增进对中国的理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中国化”的终结.而是意味着“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和实践的起点,当前需要继续深度“中国化”,最终建构科学、完整、系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成果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已有充分条件进行构建。其根据在于: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共同的学术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中国哲学密切结合产生的学术新说,它在长期发展中已经有了系统性,奠定了成为学科的坚实基础。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要坚持尊重思想客体的原则,总结历史发展的原则,合理逻辑整合的原则,多样化中趋同的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核心是把“一般实践”和“具体实践”统一起来的新实践论,其展开的主线依次是以中国这个现实世界为对象的实践论的世界观,以中国的改造和中国人民自我改造之统一为实质的“广义认识论”,以引导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新历史为使命的“历史创造论”。  相似文献   

20.
肖盛峰 《理论前沿》2003,3(1):15-16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