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实践》2020,(3)
正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文章也会受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开发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广播等,或者利用讲座、论坛等方式公开发表。微信朋友圈属于网络的范畴,党员如果在微信朋友圈公开传播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  相似文献   

2.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忠贞不渝、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2015年12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了一条"引爆"网络的报道——《党员能在微信朋友圈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吗?》文中提到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吴某,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党员,一天在家休息时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信息。其间,看到一篇关于"一国两制"的文章,觉得"甚好",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越来越开放,观点当然也会越来越多元。但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们似乎越来越感到孤单。""一条牛仔裤=3480升水,一边在浪费,一边在污染。""成本价4.3欧的牛仔裤,承载着消费者的妄想和订货商的贪婪。"这几天,九零后创业者杨欢的微信朋友圈被这篇《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刷爆了。信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杨欢强烈地感到,自己的朋友圈有种"分裂感"。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0,(6)
正当下,使用手机发送微信,在"朋友圈"转发各类文章、信息,是人们交流、沟通、联络、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苗头在微信上出现。妄议中央。一些党员干部在微信群、"朋友圈"忘了自己的身份,随意发表观点。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发表评论公然否定"一  相似文献   

5.
正和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的微信朋友圈很"单一",除了工作,多是转载文字、图片,很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职级越高,转发的东西越少。朋友圈为何被他们"敬而远之"?官员不同于普通百姓,他们对上网交友和微信发声的小心谨慎态度可以理解。但这种"敬而远之"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福利!一生必看的一场话剧!免费送《暗恋桃花源》门票!转发此信息到朋友圈,就有机会亲自观看由黄磊、何炅领衔主演的2016成都站明星版《暗恋桃花源》。"前不久,这样一条微信横扫我们的朋友圈。大众对于这出话剧的热情,是因为这部剧的好口碑?还是明星效益?抑或是跟风心理?这些因素或许都有,但该剧在成都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亲们,请帮×××投上一票!今天是最后一天,胜败在此一举……""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投×××号一票"……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各式各样的评比投票越来越火。特别是很多家长喜欢在朋友圈发自家孩子参加的评比活动,希望朋友帮忙投票。(《海峡都市报》)说实话,这样的情形我也遇到过,甚至前不久还帮孩子在微信圈里拉过票——孩子参加了一项活动,主办方要求在评委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微信评分。虽然  相似文献   

8.
<正>近段时间,浙江丽水版的"20类饭局禁令"引发广泛热议。4月22日,《丽水日报》刊发了浙江省丽水市作风办出台的《"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的规定》,对其中每一类饭局都配以相应的"条规解释"和"情景模拟"。这项规定很快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等主流新媒体转载,并通过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丽水市的做法引起一些地方纪检部门的关注。5月14日,有媒体报道"吉林纪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从媒体上读到关于微信朋友圈的二则新闻。其一,据报载,资深网民、江西省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被民众亲切地称为"微信书记",其创建千人规模的微信群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二,据资料显示,某报的中央商圈调查显示,出于信任和工作方面的原因,有90%的白领赞成在朋友圈里屏蔽或拉黑领导,"领导"和"陌生人"成为微信朋友圈被屏蔽最多的两大群体。笔者认为,在全民皆"微"的信息时代,领导干部如何认识和对待新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2月以来,贵州获得央媒密集关注,让人激动、振奋。不仅是央媒密集关注贵州,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也引起周边省市区媒体的关注,并引发热议。一2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的《脱贫攻坚看海雀》、《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报道的《山乡巨变——来自贵州扶贫一线的报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27日20时05分,在从村里回镇政府的路上,正安县和溪镇镇长刘江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看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他立即将这条微信分享到了和溪镇党委政府微信工作群,不到10分钟,微信朋友圈就被公报刷屏了。"基层干部经常在基层一线办公,用手机学习上级最新精神,已成为一种习惯。"他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贵州基层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有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6)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微信用户已超过7亿,刷微信"朋友圈"早已不是小部分人的行为。"朋友圈"里海量的信息巧妙地迎合着受众生活需求,与他人互动的乐趣更是切合现代生活方式。然而有报道称,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恣意转发含有不当言论的文章,并发表评论大肆抨击、公然否定国家的大政方针,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吴某因"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受到党纪严肃处理。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注意!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文章也会受处分,微信朋友圈不是一个封闭的私密空间,而是如同一个广播平台,在朋友圈发布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加一下微信,有啥可以直接联系。"这些年多次采访中,我曾碰到过好几次地方主要领导主动要加微信的情况。去年一次采访完后的闲聊,有同样举动的攀枝花市一名县委书记对我道出了原因":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常发一些各地动态,很多可以启发我思考;记者见多识广,分享信息快,有些信息有参考价值,有的评论的观点角度很独特。"末了,县委书记还补上一句,"记者的朋友圈很有意思,我常看,你们就是要多发"。  相似文献   

15.
仰吟月 《山西青年》2022,(7):109-111
现代社会,在与他人交往方面,微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并在朋友圈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已成为很多青年群体进行自我呈现的重要途径.微信的许多实用的功能使其成为人际交往,与他人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转换性和可能性等.本文将微信定义成表演的前台,研究微信朋友圈部分青年群体过度...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宠儿——微信以其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朋友圈"等功能受到广大青年官兵的青睐和热捧。它有效融合了QQ、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等网络资源,对各种信息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帮助广大用户迅速、便捷地整合社会关系,微信的"朋友圈""摇一摇""扫一扫""漂流瓶""附近的人""游戏中心"等功能,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沟通、娱乐、生活体验。毋庸置疑,微信开启了沟通与  相似文献   

17.
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群众游行环节,当最后一个方阵"祖国万岁"通过天安门城楼时,随着《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前奏响起,全场齐声高唱,声震长空。首发于1985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在2019年成为贯穿全年的流行歌曲"网红"——公共场合的"快闪",歌咏活动的大合唱,手机微信的朋友圈分享……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微信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工具之一,不少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微信,他们下载了用户的头像更换在自己的账号上,并修改了和用户一样的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微信里的另一个你。微信团队称:目前社交聊天诈骗中针对财务人员的"画皮"诈骗方式成为主流,隐蔽性大,涉案金额高,危害程度大。财务人员被骗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当心微信里的"画皮"一天,刘女士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里的朋友圈浏览内容,突然发现一个老同学王先生竟然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带有色情内容的信息。她十分诧异,她与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很多人都有微信"朋友圈",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交流信息、获取资讯。生活中,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岗位、阅历、知识层次等各方面不同,"朋友圈"也不尽相同。作为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朋友圈",也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体现。那么,党员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这要  相似文献   

20.
正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1月17日,一篇名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在朋友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根据文章表述,孩子们目睹老师发病甚至死亡却无动于衷,作者直接为孩子们贴上了冷漠的标签,并抨击了当下的教育体制。文章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被曲解的事实迅速蔓延,"冷漠""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