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死刑是我国遏制毒品犯罪的一项重要刑罚措施,然而,由于司法实践中对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机械理解《刑法》第347条的规定,导致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标准过低,对毒品犯罪中不应当判处死刑与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界限把握不当等。虽然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情形较多,但控制毒品犯罪的效果并不明显。为充分保障人权及有效发挥死刑在预防毒品犯罪中的作用,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坚持等价性、必要性和不得已性三个原则,根据《刑法》第48条之规定所体现的严格限制死刑的精神,正确理解《刑法》第347条第2款关于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条件的规定,合理确立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毒品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它呈现出市场化、体系化运行的特征。应当从毒品犯罪现象这一犯罪学的基点出发,以毒品犯罪预防这一政策性的目的为导向,分析和反思刑法在反毒品犯罪中的角色和地位:刑法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毒品犯罪问题,但它仍然是对抗毒品犯罪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刑事司法的任务主要在于,将刑法适用的重点从刑罚的严厉性转向执法的严格性,将刑法的导向由形式上的公正转向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有效性。将刑法的适用与犯罪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毒品犯罪的特征)以及刑事政策的需求(预防犯罪的需要)联系起来,是刑法面对毒品犯罪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吸毒者是毒品犯罪中的犯罪被害人,他们因吸毒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或者损害;是毒品犯罪直接或者间接危害结果的承受者;是毒品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为刑法保护的法律状态的主体。他们具有被害性、互动性、可责性的特点。对毒品犯罪被害入,我们不应该将他们投入监狱,而是应该把他们视为药物滥用的病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益,使之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同时也收到减少毒品消耗量、遏制毒品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5,(6):56-61
从立法层面讲,涉毒犯罪侵害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属于行为犯;从犯罪行为人角度讲,其目的并不是挑战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谋取利益(不限于经济利益),因此,毒品犯罪属于目的犯,而不是行为犯。否则,单纯的购买、吸食毒品的行为也侵害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却不构成犯罪,对此,现有理论给不出合理的解释。毒品犯罪中,居间行为的推波助澜让毒品更加泛滥,也增加了毒品犯罪的隐秘性,对居间行为的定性及处罚在理论上存在争议。鉴于刑法对毒品犯罪处罚的严厉性,有必要对毒品犯罪的不能犯和未遂犯做出明确区分,以免不当扩大刑法的打击范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娱乐圈毒品犯罪屡见不鲜,毒品犯罪相关问题不断出现在公众眼前。随着大量毒品流入国内,毒品数量居高不下,涉毒人数普遍增多,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不断出现,毒品犯罪率逐年增长,我国面临的毒品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分析毒品犯罪现实问题,研究毒品犯罪相关法律规定,提出毒品犯罪防治对策,有助于打击我国毒品犯罪,帮助人们远离毒品诱惑,建立安全无害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彭凤莲 《河北法学》2008,26(3):110-114
新中国毒品犯罪的学术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果丰硕。毒品犯罪研究具有明显的应世性、阶段性、地域性特征。主要研究范式为毒品犯罪的注释性研究、犯罪学研究、诉讼法学研究、刑事一体化研究等。多种研究范式、多学科视角的运用推进了毒品犯罪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但这些研究范式也存在着僵化、简单化、不协调、不均衡等问题,而且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社会政策研究的空白亟待填补。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多以行为人非法持有毒品为前提,即持有行为是一个前后可承继性犯罪的中间环节,这就导致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其他毒品犯罪的区分在理论上并非泾渭分明,在实践中也疑难丛出.从非法持有毒品罪之于其他毒品犯罪来看,其属于兜底性罪名,但这并不能意味为其他许多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出现困难提供解脱.解决这些问题,须立足于不同犯罪之构成要件的细致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解决持有假毒品、吸毒者非法持有毒品以及盗窃、抢夺、抢劫毒品等行为的认定问题,才能处理好非法持有毒品和窝藏毒品行为的竞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的危害性和现状决定了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须坚持严打的方针,在最高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权的形势下,探索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意义重大。从源于实践的案例中提炼司法智慧,在理论上阐述司法经验不失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以《刑事审判参考》自1999年创刊以来刊登的毒品犯罪案例为范本,归纳毒品犯罪死刑适用中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统一、严打政策与宽严相济政策的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协调、毒品犯罪整体高危性和内部差异性的区别、毒品数量与其他情节的平衡等五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的毒品犯罪中,制贩毒品犯罪是国家打击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制贩毒品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特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的出现给我国打击制贩毒品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制贩毒品犯罪的特点入手,进而明晰当前制贩毒品犯罪蔓延的原因,并最终提出打击制贩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与建议来有效应对制贩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毒品犯罪的发展,犯罪手段不断提高,新型毒品犯罪成为毒品犯罪研究的新课题。我国对新型毒品犯罪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陷,由于毒品犯罪的特殊性,毒品犯罪不应仅仅从刑事立法上予以规制,还需要从刑事司法、刑事理念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祖国大陆与我国香港地区毒品犯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何减少和预防毒品犯罪,各国和地区都在作不懈努力。从香港地区毒品犯罪的历史发展,比较香港和大陆地区在持有毒品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毒品原植物犯罪,非法提供麻醉品、精神药品罪等犯罪上的不同,及香港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疗措施的差异,有助于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大司法领域的合作,共同应付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贩卖毒品犯罪案件没有特定的侵害人和被害人;没有特定的举报人;没有“传统意义的犯罪现场”;案件跨地区性明显;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认定犯罪时主观上必须是明知;还有在犯罪手段上是高科技、现代化、反侦查并用等等。因此,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时必须要强化下面六个意识。广辟情报意识情报是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的起点和灵魂。广辟情报,就是思想上要充分重视情报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价值,缉毒工作中要不断拓展毒品犯罪案件情报来源,有效地收集、处理毒品犯罪情报,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提供依据,为认定毒品犯罪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3.
谢曦 《法制与社会》2013,(15):70-71
毒品犯罪是一个多发性的普通犯罪,但是目前我国立法并没有给毒品犯罪作一个明确的定义。尤其是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毒品犯罪也不断涌现新的特点,而且呈泛滥之势,若不加以适宜的遏制,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社会动乱因子。为此,本文将对毒品犯罪的概念、目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遏制毒品犯罪的法律建议,以期在司法实务中对防范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2,19(6):43-47
中国的反毒品犯罪司法实践证明,中国毒品犯罪立法对于惩治毒品犯罪,有效地遏制毒品的蔓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禁毒立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毒品犯罪立法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美国"毒品法庭"运行20余载,从最初对失控的毒品犯罪的"权宜之计"发展到遍及全美各州的规模。其中最普及的成人毒品法庭有三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吸毒成瘾非暴力性的涉毒犯罪者。法官领导治疗项目组,积极、整体性地处理司法案件并首要解决犯罪背后的毒瘾问题。盛行的"审判后延期判决模式"对毒品犯罪的改造及其法官特殊角色都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澄清争议,并对未来发展之路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毒品犯罪在向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的同时,呈现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长的态势,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快速增长。在毒品犯罪的实施者中,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女性和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同时,毒品犯罪的手段和方式隐蔽性较强。就我国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而言,其高发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呈现出其它新的发展特点。为此,必须切实贯彻《禁毒法》确定的禁毒方针,从阻击境外毒品流入、萎缩国内毒品消费市场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治我国毒品犯罪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毒品犯罪在向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的同时,呈现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长的态势,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快速增长。在毒品犯罪的实施者中,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女性和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同时,毒品犯罪的手段和方式隐蔽性较强。就我国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而言,其高发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呈现出其它新的发展特点。为此,必须切实贯彻《禁毒法》确定的禁毒方针,从阻击境外毒品流入、萎缩国内毒品消费市场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治我国毒品犯罪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大公害,联合国也早就作出了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在我国,毒品犯罪日渐猖獗,根本原因就是巨额利润的驱使。文章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对毒品犯罪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根据经济学原理对毒品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倪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2,(18):288-290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未成年人毒品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从瑞安市人民法院已审结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特征出发,简析未成年人涉毒品犯罪的成因,从而提出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庆市毒品犯罪案件总数有下降趋势,但大要案件突出,犯罪特点及犯罪人员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重庆特殊的地缘因素、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以及打击毒品犯罪的难度较大使禁毒的形势更加严峻。要通过构筑毒品流入流出防线,斩断毒品流通网络,迫使毒品消费市场萎缩,有效遏制重庆市毒品犯罪态势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