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真正的民主制”思想中蕴含着清晰的致思理路,以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为逻辑起点,以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为逻辑主线,以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逻辑延展,最终以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逻辑旨归。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马克思“真正的民主制”思想的当代表达,既与“真正的民主制”思想在哲学基础、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与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同质性,又从目标定位、关注视角、理论形态与实践路径四个方面发展了这一思想,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是辩证统一的。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支撑;只有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才能更彻底地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同时,也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基层党组织既是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先锋队”。基层党组织不仅坚守自我以夯实基础,也超越自我来推动创新。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视域下,基层党组织需要从政治引领、组织力提升、服务方式创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进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即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统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引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改革勇闯“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先进政治文明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强调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内在契合性,为新时代破解中国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社会治理的始终,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和完善“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是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大规模的直接民主在政治上缺乏现实性,间接民主成为民主政体中的主流方式。间接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本身也存在着由“代表权”与“科层制”引发的内在矛盾,这使得其运作往往会产生反民主的结果,对此可以从政府制度的完善与成熟市民社会的培育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政治发展中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公共政策是政治实体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从政治制度上作出的理性安排。民主与公共政策息息相关,多元主义民主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公共政策树立价值导向、提供制度保障、确立程序规范,以更好地体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反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为人类解放理想构建了一种“民主的平等”方案。所谓“民主的平等”旨在消解基于“自由优先”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特别是试图通过所谓形式上不平等但却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矫正由社会偶然性和自然禀赋差异导致的人们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同于罗尔斯把假设的原初状态作为理想社会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实然状态出发,在“平等优先”的指导下推进人类解放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罗尔斯“民主的平等”进行解构,不难发现,“民主的平等”方案为人们从原初状态的个人自由转向政治状态的社会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但因为其并未触及造成社会不平等的真正经济根源,因而只能依托脱离现实处境的分配原则实现政治解放。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只有立足唯物史观,复归人的本质,把解放扩及全人类,才能在真实意义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建立,马克思恩格斯就大力主张实行党内民主,并认为这是共产党同一切旧式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一个多世纪来,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有过光辉的实践,也有惨痛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更是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痛定思痛,在发展党内民主上的主要教训就在于:要真正把党内民主作为党的生命来对待,在发展党内民主上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要下决心实现从“组织本位”向“党员主体”的转变,要特别重视在党内进行党内民主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回答了“民主之问”,廊清了“民主迷思”。从中西比较的视角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价值与民主标准、民主方式与民主本质、民主体制与民主功能等六个具象维度上,在民主逻辑运行、民主发展空间等两个抽象维度上实现了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与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协商民主研究在概念和实践层面实现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经历了“国外理论译介”“理论本土化”“协商民主制度化”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学术史的脉络来看,构建协商民主体系是中西协商民主研究需要解决的共同理论性问题。当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研究本质是以实践为导向,通过理论要素、制度要素、效能要素、话语要素四大关键议题的设置,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效能体系和话语体系,使协商民主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社会层面的主要需求相匹配,从而为推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提供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0.
经济民主是由“经济”与“民主”两个词耦合而成,两者词源意义上的契合为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民主的内涵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民主最本源的词义就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具有政治的内涵,也有经济的意蕴.经济民主的“经济”要义在于人之正当需要的合理满足,凸显出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经济与民主的契合是本源意义上“经济”的伦理逻辑. “经济民主”概念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产物,其本质含义是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当家作主,享有经济主体地位与主体权益.经济民主所内蕴的价值目标“人民主权”无法依赖市场经济“自发秩序”得以实现,其实现离不开国家公平治理.  相似文献   

11.
刘荣荣 《民主》2009,(2):7-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民主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等越来越丰富的民主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然而,“民主就在身边”了.为什么很多人却没有感受到“民主是个好东西”呢?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来到身边的这些民主,有些还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因此人们自然也就感受不到民主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机制和程序,更重要的是一种国家制度,它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途径,政治解放造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为社会主义民主所取代;民主价值的实现是与国家制度紧密相联的,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民主在基本制度、价值理念等方面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统治,改变了民主只是社会少数人进行社会统治的技巧和机制的历史现象,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以至最终消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焦晓云  张婷 《理论导刊》2023,(1):10-15+35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源发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承继于中国共产党探索人民民主的历史经验、形成于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崭新实践,其精髓要义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线,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最全面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主心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主渠道,“五大民主”是主形式。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不仅切实保障和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向新高度,也为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夏逢松 《学理论》2010,(24):22-22
追求利益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因。民主不是一件东西,也不算一种制度,民主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利益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利益的实现形式,理清利益与民主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诉求机制对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超出了许多学者的预期。既有的主流民主理论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而只能依靠“威权韧性”来作出回应。这一事实表明,建立在西方现代化经验基础之上的政治学理论正面临来自中国实践的挑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超越“民主—威权”二分法,将二分法转化为包容性的“三位一体”概念框架,将中国政治作为一种与西方民主相并列的亚类型来看待,并在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基础上,重构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作为农村基层,如何真正将党的精神落到实处,切实建立起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确实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年来,坊子区探索推行了“一约三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汪德宏 《民主》2011,(10):47-48
“民主”.历史已经赋于其深刻的涵义。民进用“民主促进”为自己命名、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党派被称之为“民主党派”、现阶段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道又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民主是个好东西,它的内涵很丰富,实现的途径和形式亦有多种。而“民主监督”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离开了“民主监督”这一重要环节,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18.
肖婕 《学理论》2011,(12):1-3
农村基层民主的真正有效实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能否达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程序化。本文对党执政以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程序化的建设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程序化发展,大致分为孕育探索、发展创新、全面开展、逐步完善四个阶段。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程序化的显著特征,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杨元华 《党政论坛》2008,(23):17-20
党内民主问题历来倍受党中央重视。毛泽东把扩大党内民主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邓小平强调“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要“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20.
戈尔巴乔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非但没有给苏联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道”,反而导致亡党亡国,在政治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俄罗斯政治制度并非民主制度;俄罗斯人民需要民主,但掌权者破坏了民主的声誉;当今的“民主政权”与维护多数劳动者权利的“民主”毫无共同之处。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表明,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却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