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一系列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党领导的革命得以进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苏区精神是土地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保卫苏维埃区域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是表现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革命建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等三方面的研究分析,揭示出民主革命时期留学生群体对党的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处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敌人的军事"围剿"来势汹汹,战争频繁,加之严密的经济封锁,使得苏区经济紧张,物资缺乏.那么,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如何过好"紧日子"、渡过难关的呢?  相似文献   

4.
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制度文化。考察湘鄂西红色制度文化的内涵,至少应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层面。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层面。一湘鄂西苏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形成和发展乃至成熟完备的主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特点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建党思想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抓住了先进性,体现了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完美地融合了科学性和革命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懈奋斗的长期历程中,始终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矛盾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吸收苏联哲学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矛盾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同党领导的事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是随着我们党对中国革命规律认识的日益深化而逐步推进的。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党的创建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不同的探索阶段有不同的探索重点。它们分别是无产阶级建党规律、党内生活规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民主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科学化成果是值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的宝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是我们党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简称中央苏区。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的重要时期。当年,面对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干部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排除万难,赢得了苏区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苏维埃政府紧密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苏区人民谋利益,广泛发动群众干革命,筑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颁布一系列文物保护法令,领导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创办博物馆,举办丰富多采的展览,并在战火中抢救和保护历史文物,使文物保护工作在宣传革命、教育军民、打击敌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建国后的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仅在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不断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撰写了许多充满哲理的光辉篇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调查研究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调查研究,成就最为辉煌。本文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调查活动及其成就;二是毛泽东关于农...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十分重视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就发布了相关政策,但还不完整,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抗战时期,这一政策走向成熟,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变得更为稳固、深刻和具有针对性。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成效显著,意义重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赣南苏区作为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书写了气势恢宏、动人心魄的革命史诗。去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  相似文献   

13.
苏玮 《理论导报》2014,(6):35-36
正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弘扬苏区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1,(20):1-1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创办或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易霓 《广东党史》2002,(5):32-34
广东省西江地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解放前后的行政区域,其所辖约有十多个县,建国后历史上的西江地区改称为肇庆地区。民主革命时期至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对西江地区(肇庆地区)的革命、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西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9):34-35
解放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特别党员”和“秘密党员”数量最多的时期。傅冬菊:国民党高官家属中的中共“秘密党员”傅冬菊,又名傅冬,傅作义的女儿,抗战时期就读于重庆的南开中学,其间接受革命影响,参加了“读书会”。此后她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大公报》担任记者,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极为注重农村调查,正是由于对中国当时社会情形有着透彻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才能在“众人皆醉”的社会氛围中.号准中国农村的脉,准确把握革命规律.从而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那战火纷飞的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曾经率领大军驰骋太行十年,与太行革命老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对这块热土心存一份特殊情愫,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标语宣传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动员的重要手段。在苏区,标语可以说是遍及城乡,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