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反复告诉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包括党纪国法。当前,以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搞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开放、搞活,坚持改革,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手决不能动摇、放松。同时,要坚持  相似文献   

2.
赵诚 《瞭望》1989,(46)
现代化建设、改革、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搞。但是,现代化建设、改革、对外开放有两种,一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是社会主义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搞的当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对外开放。邓小平、陈云同志曾多次指出:讲四化不要忽略主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3,(2)
胡耀邦同志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重要报告,代表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旗上,挥笔写下了两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改革。 ——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这应该成为我党领导四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我们改革的总方针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很深刻的革命。 这个革命,不是什么“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继续革命”,而是要通过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  相似文献   

4.
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及其发展昝亚俊(一)社会主义建设要搞现代化,这是列宁首先提出的。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列宁在提出“国有化”的同时,即提出“现代化”的要求。他说,要实现共产主义,在政治方面,要有苏维埃政权作保证;在经济方面,“只有建立在现代化技...  相似文献   

5.
全国党校第五次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座谈会,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座谈会探讨的主要问题有: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共产主义理想、纪律教育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与全同志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确立和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这是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与会同志认为,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一再指出:改革、开放、搞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把我们的改革胜利地推向前进,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和僵化的观点。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来看改革,认为要搞改革就得抛弃社会主义,搞“全盘西化”,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用僵化的观点来看改革,怀疑改革是搞资本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改革究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回答是肯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7.
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是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就选择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这样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考虑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而且还要符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只有切合初级阶段实际和实现现代化历史要求的社会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内含的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化的大生产。为此,必须改革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为了坚持改革和开放,现在人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造传统文化。由此可见,社全主义现代化要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造,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和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国里,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是一项把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伟大的社会工程。没有最新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形成最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为取向的我国经济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这一伟大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乃至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当前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解决发展出现的问题,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所谓新观念,并不是说,凡是新的就好,我们要传播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观念。针对当前社会上新和旧的矛盾,应着重传播:(1)发展变化观念。事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科学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2)奋斗、贡献、栖牲观念。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也要艰苦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牺牲个人利益,牺牲眼前利益,牺牲局部利益,甚至牺牲生命,都是题中应有之义。(3)时间、效率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要求增强时间、效率观点,要向文山会海要时间,要效率。喝茶水,聊闲天,好讲空话,不办实事,足以扼杀现代化。(4)开放观念。对现代化建设要有紧迫感,要看到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大趋势,要迎接这一场挑战!我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公民文化素质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个根本目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人对利益的追求,承认人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所以,可以这样说:只要搞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发展民主;只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应该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常识。民主与决策民主不是万能的,尤其不是用来解决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是我们的主要经验,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我们宣传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抓住这个核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心。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进入八十年代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邓小平文选》第205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并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描绘出宏伟的蓝图、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一、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早在 1979年初 ,邓小平就提出 :“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指出:提出这个改革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既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和未来的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37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改革为先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实质和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按照跨越“卡夫丁峡谷”而建立起来的现实社会主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改革伟业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什么要把改革称为“革命”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中兴之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没有中华民族的强盛,没有亿万人民的幸福。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在改革的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今年以来,小平同志反复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其它现行政策决不会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改变。最近他又强调指出:“我们不但要继续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还要搞得更勇敢一些”,“当然我们要  相似文献   

18.
一、“两个搞清楚”是弄清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在指导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两个根本理论问题。他强调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所以,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第223—225页)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首先…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3,(4)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我们务必要牢牢记住并精心运用好这一经验,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三者犹如一局棋中的三着关键棋子,下好了,相互促进,满盘皆活;下不好,一着失误,影响全局。 我们常说: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因为只有稳定,才有可能集中精力搞改革、搞建设,才会有发展。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我国长期形成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我国政治体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总病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