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范迎春 《半月谈》2004,(3):39-41
在工业领域,我们知道了“数字化”的运用,比如数控机床、数字电视等等。如今,“数字化”正与黑土地上的农作物生产结合在一起,由此我们将开始认识一个全新的农业时代。  相似文献   

2.
《群众》2009,(1):66-69
荷兰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泛泛而论很难抓住要领,为此,我们结合江苏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加以解析,希望能增强针对性,以期使我们的学习借鉴更为具体。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农业生产是乡镇及其所属村庄的主要任务。在钱清镇采访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工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农业意味着什么?它将怎样存在和发展下去?开始,我们对此并不乐观,但随着连日走访,我们看到,在现代工业的“围剿”之下,钱清的农业虽然无可避免沦入边缘化的地位,但这里的农业并没有被削弱,它已经或正在以新的形态存续和发展,展现出另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4.
“缺思路,愁销路,想技术,盼服务”,这是广大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所思所盼。政府应该做什么?乐亭县委书记范绍慧的回答是:“农民没有想到的我们先想到。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一家一户做不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4,(11):59-61
前不久,我们组织部分市、州农办的同志赴山东潍坊、青岛、烟台等地就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情况表明,山东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加入WTO组织的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而农业贸易历来是WTO协调争端的主要方面。因此,加入WTO将会给吉林省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呀。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沉着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吉林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史济锡 《今日浙江》2013,(24):22-22
浙江农业发展的成就经验启示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改革;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倒逼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武倩 《群众》2023,(2):28-29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重视农业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花木之乡”“水产之乡”“粮油之乡”“江苏大粮仓”之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全市一产占比9.5%,全省第三;耕地面积611.6万亩,全省第四;粮食年产量超400万吨、生猪存栏量140万头,均占全省1/10。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9.
赵保华 《群众》2009,(8):28-29
近年来,我们丰县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以发展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为抓手。突出培育优质果品、创汇蔬菜和木业加工三大产业,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换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发棣 《群众》2023,(6):6-7
<正>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0,(2):58-58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什么时候都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这个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为此,我们约请农业部等部委有关同志提供这组专题资料,以便读者了解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徐泰玲 《群众》2008,(12):59-60
当前,农业保险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要看到,农业保险涉及众多的农业人口、复杂的农业自然环境、多样的农业生产结构,亟需我们真正掌握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律。认真探索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业保险新路径,从而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它面临后续投资难以为继、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灾害疫病难以克服、利益冲突难以协调、金融扶持难以落地等问题。如果实行产业化的企业经营不好,而其中的大部分土地实行了连片整治,会导致农民土地租金收不到、土地退不回、地方政府贴不起等局面,将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问题积累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农业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尚有缺乏竞争力的方方面面。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朱镕基总理说,“我最担心的是农业,因为外国的农产品是现代化生产,成本比我们低得多,价格比我们低得多,如果他们大量地向中国倾销农产品的话,就会带来中国农民收入的减少,这对中国将是最大的问题。”针对我国“入世”,农民也都有不少想法和猜测,然而统观全局,目前我们首先应想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吕国华 《半月谈》2005,(7):70-71
最近我们收到一组描写农村国见闻的稿件,道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粮食丰收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村新房子多越来了,乡亲们的心情也好起来了。但我们从中也了解到农民希望实现“文化小康”的强烈愿望和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面对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必须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即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是建立农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7.
王国斌 《政策》2004,(9):32-33
为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初,夷陵区专门进行了研究,及时组织开展了以“抓调研助增收”为主题的“千名干部万户行”活动。我们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必须在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农民市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上下功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汀明 《湖湘论坛》2001,14(5):72-7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农村稳定,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一) 中国经济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仅需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牵引,更需要全面夯实自己的基础,构筑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键。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工作不适…  相似文献   

19.
柴普军  李军元 《政策》2002,(5):40-41
面对中国入世,我们襄阳区双沟镇农业和农村工作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重新审视和研究双沟镇情,勾画发展蓝图。农业是双沟镇的支柱和优势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双沟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产业化。双沟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情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8,(17):52-53
过去农业时代的热情、淳厚,的确是减弱了。为此,我们不免有些怀念;另一方面,新型的人情结构又还没有完全地建,王起来。这样,人情这东西,有时的确会出现令人沮丧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