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指主要由共青团组织发动和组织的、以青年为参与主体的志愿者行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开始以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主要的促进力量。在持续不断、日趋深入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入选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并在2015年11月初正式出版。2015年12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重庆交流会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的出版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在"志愿中国·2016"十大项目发布会上发布。《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由广州志愿  相似文献   

3.
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在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关键要素的当今世界,讨论青年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社会关系是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焦点,"人本"是青年发展与志愿服务共同的价值核心。青年是现代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而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立德树人的社会功能,也因此成为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大课堂。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高校志愿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道德、专业化技能、专业化形象、专业化评价实现志愿者、志愿组织的良性发展,同时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不竭的动力.项目化管理可以实现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在志愿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组织社会学的视野下,从保障机制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运行系统、组织支持系统和组织环境系统等层面的保障措施不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青年志愿服务:建立网络,完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志愿服务:建立网络,完善体系■金思宇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亟待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志愿者行动坚持以社会化的方式来操作运营、推进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青年志愿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20)
<正>出生于东北农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做过记者,做过志愿者,服务过基层,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徐庆群,一路铿锵,一路歌唱,一路奉献,一路梦想……在徐庆群身上,可以看到独特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叙事。她十六年如一日,不仅从事志愿服务,还倾情记录志愿者、传播志愿精神、从事志愿精神价值研究,被誉为"志愿精神宣传家";她优雅娴静、气质温润,  相似文献   

8.
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志愿者服务提出殷切希望,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  相似文献   

9.
中国"十三五"规划期间,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中,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繁荣成为被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之一,它呈现出十大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成为国家战略;二是志愿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三是志愿文化呈现多样形态;四是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五是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六是志愿服务组织分层发展;七是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实施;八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日趋普遍;九是志愿服务督导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十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为国际品牌。这些创新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深入理解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自愿、无偿是青年志愿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青年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青年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奉献、共赢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尚、崇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风貌。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演进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活动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雏形;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是计划经济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最基本方式,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彰显雷锋精神的情况下缓慢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志愿旗号的打出,青年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标志着现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兴起;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借助这一盛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93年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走向世界。当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向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深入发展的时候,很有必要放眼世界,了解其他国家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状况,从比较中获得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的发展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在各个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构建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年党员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框架,从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动机、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对志愿服务参与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志愿服务参与具有"强社会嵌入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深度与其发展成果间呈正相关,且它对于青年学生的情感性发展、能力性发展、道德性发展产生递进式效用,两者间形成一种"螺旋递进式效应"。研究结果对于创新学校志愿服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社区领域开展工作的项目总称,它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和2006年启动实施的"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为代表,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以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为重点,根据社区群众实际需求,大力拓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广泛动员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拥有会员156700人,成立服务队362支,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站)53个,志愿服务基地106个。协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一手抓机制建设,一手抓活动深化,积极行动,大胆探索,紧紧围绕党政关心,群众急需的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公德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团结互助、积极进取、服务社群的文明新风,树立了广州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形象,使青年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概况和趋势,揭示了当前志愿者团体机制建设中存在对正式组织依附性强、决策机构不够健全、志愿服务内部组织定位不明确等缺陷,并结合广州工商工作实际,提出了广州工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机制建设必须从运行体制、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形成专业服务特色、推进志愿队伍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加以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志愿服务逐渐发展和普及.志愿者成为农村维稳与发展不和忽视的力量,开展了扶助困难群体、发展农业生产、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文明风尚、关怀儿童教育、沟通政民关系、协调矛盾冲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呈现"两头快中间慢"的不平衡状态,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渐繁荣.  相似文献   

19.
樊文 《中国民政》2023,(5):46-47
<正>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弘扬传承雷锋精神,广泛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激发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力和创造力,各地民政系统创新活动载体、深化服务内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行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代代相传,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志愿服务形成社会功能,对于团的工作和活动产生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可归纳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对接服务意愿和需求;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志愿者组织;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推动志愿文化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并带动各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