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发言摘登     
《政协天地》2012,(Z1):24-27
苏文菁——发挥海洋文明作用推进福建文化繁荣八闽大地形成的各个亚文化区域,包括闽商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是中国海洋文明的载体。但是,目前福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影响力比较小、没有形成固定产业链和省级品牌、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建议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以省级政府名义,"捆绑"福州、泉州、  相似文献   

2.
前言     
《政协天地》2013,(9):9-9
这里有红色文化,这里有畲族文化,这里有宗教文化,这里有海洋文化,这里名人辈出……这里就是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宁德。  相似文献   

3.
发言摘登     
《政协天地》2012,(1):24-28
苏文菁——发挥海洋文明作用推进福建文化繁荣八闽大地形成的各个亚文化区域,包括闽商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是中国海洋文明的载体。但是,目前福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影响力比较小、没有形成固定产业链和省级品牌、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建议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以省级政府名义,"捆绑"福州、泉州、  相似文献   

4.
许思文 《群众》2010,(10):25-26
<正>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打造江苏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乃至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亟需创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打造中国东部沿海海洋文化建设高地。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诉求的海洋文化,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此,深入挖掘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基因,考察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洋文化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优化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理念,缩小与世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乃至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海洋强国,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发展的结晶也是目前福州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它为福州城市文化的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源。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的典型,代表着福州精英文化,同时也承载着福州的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7.
王建国 《新东方》2014,(4):24-27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面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面对海洋文化的兴起,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海南地处中国南海前沿,挖掘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对于我国建设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世界的广泛联系与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闽侯揽胜     
正闽侯号称"八闽首邑",是历史上福建设置的第一县,这里的昙石山文化遗址是福建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摇篮。这里山雄水娇,旗山、十八重溪、雪峰寺等名震遐迩的名胜,也许大家耳熟能详。其实闽侯胜景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探幽揽胜的好去处。狩猎马岚山探奇双溪谷能兼探险、观奇、览胜、狩猎的景区,除马岚山——双溪风景区,福州周边还没有第二个好去处  相似文献   

9.
金子  孟阿龙 《今日浙江》2007,(21):60-61
今年夏天举行的"万鱼大巡游"活动,让沈家门变成了鱼的海洋,欢乐的海洋,文化的海洋;去年瑞典"哥德堡"号来临时的盛况,让普陀的对外交流在舟船文化的媒介下揭开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台独"派鼓吹台湾是一个与中国无关的"海洋国家",使得其"海洋文化"的提倡,带有"去中国化"的明显企图。然而当代台湾的"海洋文学"却说明:台湾的"海洋文化"仍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种地方表现形态,无论是汪启疆海洋诗中的"以海为田"理念,吕则之塑造的融合海洋性格和陆地性格的人物形象,东年透过海洋对民族历史和精神特征的省思,或是夏曼·蓝波安和廖鸿基表达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的创作,都不离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根柢,是以其海洋特色为中华文化、中国文学整体做出的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11.
陈智勇 《新东方》2008,(8):47-49
海南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一方面,海南海洋文化与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闽越有才,左海为盛。"2013年11月6日至7日,在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首届中华文化发展战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文化院主办,华艺广播公司承办,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28位知名文化学者围绕"探讨中华文化,凝聚发展共识"主题,进行了深入务实交流探讨,发布了  相似文献   

14.
罗屿  薛涛 《小康》2013,(8):70-72
众多媒体界领袖齐聚共论海洋休闲此次高峰会设置"海洋休闲的生活方式与状态""、中国海洋休闲产业的发展趋势""、上海的现代海洋休闲生活方式""、嵊泗的海洋休闲发展路径""、离岛微城慢生活"以及"海洋文化与海洋休闲"六大主题,以顶级媒体人深度对话形式分享各自的海洋休闲思路与创意  相似文献   

15.
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保存较为完整,明清建筑遗存较多,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在历史上走出了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敢为天下先的仁人志士,是闽都文化的主要载体,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省文化产业基地、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称号。作为福州的重要地理坐标,被称为"闽台文化彰显地"的三坊七巷,其文化内涵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  相似文献   

16.
<正>漫步在福州市鼓楼区的卧湖路、元帅路慢道,脚下是青石铺设的人行道和彩色沥青铺就的非机动车道,沿街两侧是充满福州传统古民居特色的马鞍墙、青瓦屋檐、美人靠、连廊等景观设施,当地居民惬意地生活或做着小生意。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地领略老福州的生活场景。这是福州市中心建成的首条慢行道,它实现了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西湖自然风光景区在风格上的和谐过渡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大连城市文化的核心,发挥海洋的特色与优势,建设亲海主题城市文化是推动大连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增加民生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要建设亲海主题的大连城市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拓展亲海空间,合理利用和进一步开发大连周边的海岸线资源;营造亲海艺术氛围,在城市建筑及设施中凸显海洋文化符号;增加亲海效益,同时采用政策手段和科技手段,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并重;培养亲海生活,凝练和提高本地海洋文化内涵,广泛发起亲海文体娱乐及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8.
孙连才 《桂海论丛》2013,(3):F0003-F0003
厚德载物,文化为魂。以哲学思辨的思想深入探讨文化回归到人性魅力的表达;关注人性,进而从产业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作用研讨文化,就是《文化的力量》所要表达的两个主题,在这里我们  相似文献   

19.
7月3日上午,位于福州市区风景区于山脚下的福州画院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由福州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福州—台南两岸两市美术交流展"在这里举行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李  相似文献   

20.
3月7日,以"弘扬临水文化,两岸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第六届(福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南江滨公园九龙壁隆重举行。主办方联合台湾各顺天圣母宫观及民间演艺团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临水文化及闽台民俗文化,共有47个来自海峡两岸的宫观团体、近2000名信众参加了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当日,一首原创福州话歌曲《娘奶出航》回响江畔,娓娓动听,这是自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