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友》2014,(6):28
正《工友》编辑部:裴某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裴某从事磺化工艺作业。工作一年后,公司以其"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决定额外支付给1个月工资,提前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裴某虽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提出如今自己身体多处不适,可能是从事磺化反应作业造成的,要求公司安排其在离职前做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可公司拒绝了裴某的体检要求。请问,裴某的要求正当吗?董吉普董吉普读者: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有毒有害特种作业包括从  相似文献   

2.
余军 《工友》2009,(4):29-29
案例回放: 1996年6月至2009年2月,王某在武汉市某公司从事司机工作。其间,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也只是从2005年才开始签订,一年一签。2009年1月中旬,公司要求王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继续在该公司从事司机一职,否则将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婕 《工友》2014,(8):32-32
正案例回放:张某于2010年9月1日进入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3年10月11日上午,张某在工作时吃了一小片猕猴桃,被副经理发现。随后,A公司依据规章制度第13条规定,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重大违纪,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做出罚款250元的决定。张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并返还罚款。  相似文献   

4.
工友信箱     
《工友》2011,(8):24-25
我所在单位属于改制企业,2006年企业改制时已经支付了经济补偿金,统一解除了劳动合同。改制后的单位留用了部分人员,我是其中之一。我在原单位已工作了10余年,2008年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与我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时请问我能否要求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
何志兵 《工友》2010,(6):44-44
《工友》编辑部: 我所在的单位属于改制企业,2006年企业改制时已经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改制后我继续留用。我在原单位已工作了10年,2007年改制后的公司与我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请问我的合同到期时能否要求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工友》2009,(6):44-44
我于去年10月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产品推销工作,由于缺乏公关能力和市场推广经验,我的业绩一直达不到公司的要求,今年1元月,公司将我调到总部从事文秘工作,我自感觉能够胜任,但公司却在1个月后以我不能胜任工作为由,额外支付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后与我解除了劳动合同。对公司认为我不胜任工作的理由,我不想追究,我想请问的是,这种情况我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12,(1):27
问:我于2000年1月被聘于某运输公司担任驾驶员,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07年8月,公司要求我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同年12月,我与该务派遣公司订立了《劳动合同》,但仍在运输公司下属的车队工作。2008年1月,我要求公司支付身份置换前解除劳动  相似文献   

8.
王某,中专电脑专业毕业,于2006年10月9日,与江苏省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亨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4,(12)
正《工友》编辑部:去年5月,我和公司签订一份期限为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我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今年8月,公司没有与我协商,强行将我调整到销售部做销售。由于我拒绝接受调整岗位,公司以我不服从管理为由,单方解除了我的劳动合同。经向工会领导了解,公司在作出解聘我的决定前并没有征求工会的意见。请问,公司这样做是否违法?刘秀琪  相似文献   

10.
王某,中专电脑专业毕业,于2006年10月9日,与江苏省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亨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11,(7):26-26
《工友》编辑部:我在一家公司从事计算机工作,入职时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之后,公司派我到外地培训学习2个月,培训回来也没约定服务期。2010年11月,劳动合同期满前,公司与我协商续订劳动合同,我要求提高工资待遇但没得到答复,合同到期后我提出终止。公司表示若不续订,必须赔一万元培训费,否则不予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请问我是否应当赔偿培训费?李华平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4,(10):23-23
正《工友》编辑部:2012年9月,我被一家公司图像技术公司聘为硬件工程师,签订3年期劳动合同。今年1月,办公室主任拿来一份劳动合同让我签,他说公司业务有变化,职工全都被划到新成立的软件科技公司。在新签的劳动合同中,期限为两年,工资、岗位都没变,而且我仍在原处办公。今年5月,公司突然与我解除了劳动合同,在协商经济补偿金时,他们说我在本单位工作不足6个月,只能给半个月的工资。请问: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谭立独 《工友》2013,(10):26-26
案例回放:钟某在武汉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一职。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今年5月,公司以钟某在招聘职员时,违规变卖公司的招聘简章,公司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钟某的劳动合同。钟某不服,向当地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某房地产公司辞退钟某未事先将理由通知公司依法成立的工会组织,支持了钟某的请求,公司不服提起诉讼,工会组织随后书面认可了公司的辞退决定。钟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明显违法。公司则认为,钟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违反用人单位规章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符合规章制度和劳动法的规定。案例回放: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0,(8):46-46
《工友》编辑部:我是一名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今年1月份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公司担任软件测试员。入职时,公司口头与我约定试用期5个月。试用期满,满足公司要求的,再签订劳动合同。5个月试用期满前5天,公司人力资源部书面通知解除与我之间的劳动关系,理由是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我在试用期内完成了公司指定给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4,(8):55-55
案例:2008年,王某入职A公司,2009年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3月,王某接到A公司的解聘通知书。王某认为,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遂将A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A公司辩称:王某的工作事项主要为数据录入,但在工作中经常出错,同事为此多次发邮件提醒他注意准确性。之后,王某给公司相关负责人发邮件,表示停止数据录入工作并多次拒绝参加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13,(6):26
《工友》编辑部:我是某器材公司的女工,签订有三年期的劳动合同。不久前,公司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宣布因投资方向改变,公司即将关闭。公司口头提出了与各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宜,我经过考虑,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天,我即按照公司要求写了一份辞职书。一周之后,我拿着公司签字同意的辞职书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却被告知,我属于自行辞职,公司无义务给我发放经济补偿金。请问,公司的答  相似文献   

17.
〖案 情〗   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两年劳动合同,一年后,李某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同意后,未给经济补偿金,李某与企业争执不下,到市总工会要求法律援助。 〖评 析〗 所谓经济补偿,是指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的一方对被损失的一方给予补偿,它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承担劳动者失业的经济损失,有以下三种情况。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欣然同意,或经双方协商一致而由用人单位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给劳…  相似文献   

18.
《工会法》作为我国基本法律,不仅在确定工会权利义务,保障工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调整与工会发生关系的各种主体行为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处理劳动争议,特别是处理涉及工会干部劳动争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运用《工会法》、《劳动法》成功裁决了一起企业解除工会主席劳动合同争议案。案情祁某1993年6月到某台资公司工作,末期劳动合同自2002年6月10日至2003年8月31日止,劳动合同中约定:祁某在管理岗位从事物资采购工作,同时约定合同一方解除劳动合同不当,应付给对方违约金300元。祁…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07,(12):48-48
《工友》编辑部:我单位1998年开始陆续有职工下岗待业,因人数多且居住分散,公司对他们下岗后的具体信息掌握不详。最近,公司获悉并到法院查实,有一职工于2004年因犯罪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我公司准备依据劳动法的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请问,我公司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解除时间能否确定为2004年法院判决生效之日?  相似文献   

20.
当事人基本情况: 申诉人:任某,男 被诉人:某食品公司 案情简介:任某于1995年1月1日到北京某食品公司工作,历任行政部总务主任、采购主任、人力资源部及行政部助理等职。双方于1996年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年。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每年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有效期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此期间任某每月工资调整为4806元。2007年12月,该公司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于2007年12月29日向任某开具《离职证明》,任某办理离职手续,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和离职结算单中签字并领取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金。但任某在领到养老保险转移单时发现2007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2464元,与其当时的月工资4806元相差甚远,为此任某提出异议。公司解释说,2007年公司曾经扣发过任某的工资,所以公司会计是按照当时扣工资以后的数额作为基数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任某不予认可,几经交涉,公司答应任某在《离职证明》中作如下说明:“任某2007年养老保险以月基数为2464元缴纳,因当时核基数时出现失误,导致其基数错误,其月基数应为4806元。公司在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曾向其多发两个月工资,实际已折抵少缴的养老保险,特此证明。”任某以该离职证明为证据将食品公司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为其补缴2007年全年养老保险差额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