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互联网     
会议动态●7月21日上午九时,“中华巾帼志愿者”授旗暨“优质服务进万家”启动仪式在北京市亚运村全民健身乐园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陈慕华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为“中华巾帼志愿者”授旗。全国妇联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王艺腾  陈继红 《群众》2023,(21):24-25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定位、新概括、新方针和新使命,开辟了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智慧滋养和扎实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融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6月9日上午,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举办的“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家交流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展出了15幅巨幅书画作品,全部是著名书画家的新近之作。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为活动题词。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李建荣、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台北县长周锡玮等台湾政界名流为活动发来贺词。启动仪式后,将开展一系列两岸书画艺术家大型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5.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新认识,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3月29日,2010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宣布“2010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并向参加2010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记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主任汪光焘主持会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副主任张文台作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宣传活动部署讲话。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世界发展的智慧借鉴。其传承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确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在把握发展大势中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加强全局性谋划,在服务复兴大局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加强战略性布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加强整体性推进,在深化协同贯通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力。由此,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不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涵养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它对于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所谓现代性困境的破解,也提供着认知、启迪与价值指引。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注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提炼体现中国风格的标识性概念,叙述好“中国版中国文化故事”等,着力于传播方法论层面的探寻,对于强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坚定自信,明确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精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的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许默涵 《群众》2023,(22):68-69
<正>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大特征在于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作为世界三大逻辑源流之一的中国逻辑,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定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和方法论,如“正名”“推类”等逻辑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愈发凸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不久前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今年宣传活动的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控雾霾”。  相似文献   

14.
曾波 《创造》2023,(2):58-60
<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指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9,(4):39-4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舒刚 《时事报告》2014,(4):3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9月5日,"鹅湖书院寻根之旅"启动仪式在鹅湖书院举行。该活动由上饶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铅山县人民政府、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饶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同时以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为契机,弘扬以儒家思想为重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微微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其"特"之根基所在、精神命脉和内源性动力。体现人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理念、既与传统相系又与现代相接的传统美德和反映道义高度及美学追求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但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调和关系,而需要在历史维度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现实维度上梳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发展维度上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是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课理论教学的融合要找准融合点,注重情境创设,关注学生困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可融入校外实践活动,也可融入校内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的环境融合要做到与校园物质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和校园舆论环境相融合。  相似文献   

2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