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6,(12):5-6
《2005~2006中国快乐小康指数:79.3分》龚铁(重庆正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感觉现在很多人感到不快乐源于心态调整得不够好。知足者常乐,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应当冷静地分析和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不快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很多人抱怨工作压力大导致了生活的不快乐,很多时候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对工作的掌控力造成的。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这样一个时期,确定好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不要急于求成,而是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找到其中的诀窍,…  相似文献   

2.
我们说到成功、成事、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通常都会洋洋洒洒说得海阔天高,还觉得不完善还需要补充说明,感觉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要加上非凡的运气。从理论上分析的确没错,成功哪有那么容易。但是进人实操阶段千万不要忘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我们的成长之路都是从品质出发的。这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责任心。  相似文献   

3.
备课卡片     
“让人家磕完头再说”一次出访亚非拉诸国时,周恩来对警卫人员说:“我们住在人家这里,你们不要去检查人家饭菜,警卫工作也不要搞得过严,叫人家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这样不好。”在访问马里时,这个国家的人信教,太阳一下山就跑出去磕头。一次周总理要出去参观,可不见司机和警察的人影,一问,他们都在大树下磕头,警卫人员问总理怎么办?,总理说,“不要急,不要催,让人家磕完头再说。”“她应该坐着,是我打扰了她!”1994年12月10日下午,朱铝基副总理到苏州机床电器厂视察工作。当朱副总理走到装配工场建美跟前同她交谈时,女工…  相似文献   

4.
帖子主题:[原创]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请大家讨论一下。姿懿为什么讨论幸福?我们真的很幸福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到很幸福的!难道不是吗?有的时候我们很认真,总会想想存在世界的含义;而有的时候又想想有时候活着不要太认真,太认真也会累的!都说幸福是要靠自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2,(11):76-77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每天都会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此问题,美国著名的脑健康医生丹尼尔·亚蒙就提出了“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每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会对社交情境感到害怕的人的普遍特点。这些人常常觉得别人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外貌、服装、谈吐等。  相似文献   

6.
无愧无悔的十年张利英人常说一件东西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并不觉得它的重要,一旦失去它时方知其可贵。二个月前,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中国妇运》编辑部,我真的体会到了这种感觉。记得当初开办“编辑部夜话”这个栏目时,主编要我们每个编辑写一篇文章,我还觉得我们做编辑...  相似文献   

7.
正多听听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不要太自信,不要太草率,不要总把人往坏处想,可以让我们少吃很多后悔药。近日收拾屋子,偶见略有发黄的旧报纸上登了一文《人生最后悔25件事》。扫了一眼,觉得有点意思,便收起来。近日拿来细读,才知原来讲的是日本一位临终关怀护士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临终遗憾后写的一本书,书名叫《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说实话,这25件事,有几条我倒不以为然,如没享受过美食、没对深爱的人说"谢谢"等;有几条觉得有道理,但也许是没深切体会吧,总觉得还没那么重要,如没妥  相似文献   

8.
我们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改变自己。我们很难完善这个社会,但我觉得完善自己的家庭,我们还是做得到的,每天多努力一点,卖一点好货,每个人多积累一点信用,我们的家庭就会发生变化,自己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就是我看到的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你是不是还守着那套老旧的办公室生存法则:不要偷懒,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我要主动接过来做;不要和同事吵架,和每个人都友好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对老板要服侍得一百二十分的周到……  相似文献   

10.
党建引领促发展 "过去的等养村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说起都觉得脸上无光.房屋破旧、道路狭窄、污水遍地,不要说在整个木城社区算是落后的,即便是我们等养寨自己人,都觉得'穷、脏、乱',让我们出门说话都没了底气."村支书蒋家学深有感触地说,摆脱贫困、兴边富民,长期以来是等养村村民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篓子     
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智者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智者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相似文献   

12.
秋风     
每个人都期盼幸福,但由于幸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识性尺度,所以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就各有差异。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外人看来,他已经生活在无比幸福之中了,但其本人却痛苦的昏天黑地;大家都觉得这个人生活得相当痛苦,但其本人却深深地沉浸在幸福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正>我来回答你“为啥要排队?”编辑同志:你好。这两天我看了一则新闻后,觉得有些话不说不快。讲的是今年兰州大学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新生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都不太愿意排队,并在校园网站BBS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现在,就让我来回答你们——排队是公序的要求。公共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这是对每个在场人等最为理想的利益维护手段。如果都不讲个“先来后到”的行为规则,该排队时却不排队,那么最终大家都将成为混乱秩序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圣克鲁斯商会访华团在经过从上海到北京再到旧金山机场的16个半小时的一夜飞行后,于3月11日下午筋疲力尽地返回圣克鲁斯。在经历了过去的一周后,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此行具有难以置信的意义,完全对得起我们每个人所付的1500美元。  相似文献   

15.
侃侃而谈     
《今日广西》2014,(3):55-55
近日,一项来自国外的“全球工作监察调查”显示,84%的中国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尽管很多人质疑调查的科学性,但联想到近年来频繁的研究生争当清洁T、名牌大学生卖猪肉等新闻,“大材小用”其实关乎每个人的职场自我定位。你觉得你被大材小用了吗?  相似文献   

16.
金融四问     
杨涛 《时事报告》2013,(7):8-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许多人觉得金融很神秘,但金融和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我们日常的存款取款、刷卡消费、买卖股票、电子转账,甚至交水电费、燃气费、电话费等,都要与金融打交道。可以说,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国家的金融大势,了解金融改革的思路与方向。下面,我分四个问题给大家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7.
石哥:各位聊友,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像大自然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诸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07,(2):56-57
石哥:各位聊友,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像大自然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诸位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所以我就不罗嗦了,大家请。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20.
邓李彪 《今日浙江》2006,(21):55-55
批评,从日常工作、生活来说是一个许多人不愿提起的老掉牙的话题。然而,亲眼目睹许多变了味的批评、庸俗化的批评、偏激化的批评,又觉得有义务为“批评”正名,为“批评”谈些一己之见。坦率地说,在内心深处,绝大多数人包括刚懂事的小孩,都不愿被批评。但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面对批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平心而论,大家都明白,正确行使批评的权利和正确对待批评,以及客观的、高质量的批评,无论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是对个人更好地工作、生活,都只有好处,没有害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无须害怕批评,无须抗拒批评,无须消极地对待批评。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