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丽平 《求索》2013,(10):125-127
中国“修身”文化哲学是一种以身体为中心的修行和教化活动,要旨为提升文化之身、升华精神之身。中国“修身”文化哲学,作为现代人可能的修身方式,在改善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提升现代人的境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中国“修身”哲学是身体哲学的基本内容,它使得中国“修身”文化哲学具有较强地防御过度异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古之仁人志士,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目标,无论安邦治国,还是进德立业,其前提和基础就是"修身"。修身所系大矣!凡立于天地之间,皆有此务芸芸凡夫,虽处江湖之远修身可减少过失、顺遂安平。有鲲鹏之志、经天纬地之才的才俊,处庙堂之高,慕圣贤之境界,法圣贤之高行,砥节励行,即便不能出将入相、大展宏图,亦可建德政于生前,立心碑于身后。清代名臣孙嘉淦为了做一个不负平生之志的好官,特为自己制定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成功地避免了程朱理学的空洞说教,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思想,其"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来自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曾国藩一生追求本源,道德自我完善的脚步永不停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使之成为封建社会完美的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的领导干部修身观,是一个涵盖修学、修德、修心、修行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严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修学是修身的前提基础,修德是修身的逻辑起点,修心是修身的关键环节,修行是修身的根本归宿。关于修学,强调要重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全面系统性和现实目的性;关于修德,强调要通过"三学""三慎",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于修心,强调要真正"心"中有"信",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对党的坚定信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关于修行,强调要举止得体、行为端正,养成和保持"勤""敢""实""善"的工作作风和"俭""雅""净""严"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5.
田乾 《中国保安》2012,(21):53-5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老予任书中崩短短五千言,却精辟地论述了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大道,并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修身,直面现实,思想深邃,透过其文章,也可悟出我们保安公司管理与发腱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新的道德大厦何时耸立?张华(山东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始于孔子、兴于汉儒、臻于程朱,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的儒家学说,本质上是具有中国农业文明特色的社会伦理学。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大学之道,目标直指以“仁”为本的人格理...  相似文献   

7.
胡楠 《北京观察》2015,(7):62-63
<正>"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自古以来修身就被视为做人之本、成事之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首先强调严以修身,这是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在从严治党的今天,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党员,严以修身不仅要提高道德品行、知识才学,更要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规矩意识,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  相似文献   

8.
翟红 《前进》2016,(1):43-4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执政风格。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还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是党员干部的言行规范,都是对党员干部做人和做事的要求。做人与做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两个基石,也是穷其一生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做人是做事  相似文献   

9.
正"修身"是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的核心,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首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用"严以修身"强调以"严"来"修身",这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用"严以修身"锤炼党性,要做到"六重"。一、重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相似文献   

10.
王一闳  周菲 《长白学刊》2023,(5):141-14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创新,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创新的应有之义,表达了中国智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世界文明的重大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以其时代性的深刻洞察力唤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创新的集中展现,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理论表达、实践路径三重维度。这一成果促进了提升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自觉、坚持走自己的路的道路自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自觉,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李柏 《长白学刊》2009,(4):22-23
人是一种无比奇妙的存在,他由一个自在之物发展为自为之物,通过他的自觉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告别了与万物混同的自在阶段。人由自觉而认识到人本身的与众不同,开始了“我是谁”这一永恒问题的追问,从而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有了觉醒,并通过这种不断的追寻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自觉。然而,同样也因为这种自觉、这种追问把人推向种种困境与尴尬之中,进入悖论之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修身为本,修身为治国之基础,治国又是修身的目的。康熙的《庭训格言》继承了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前代名贤家训中的训诲思想之精华,内容丰富,精义纷呈。一、《庭训格言》的修身处世思想立品树德关于立品树德,康熙主张,人应该从少壮开始努力,以义理为目标,以圣贤为榜样,坚持不懈,方能成为有怜悯心、言行兼善、宽容忍耐、内圣外王的君子和完人。修身的具体步骤,就是从立志、克己、正念等  相似文献   

13.
区别于“传统中国”“封建中国”或“文化中国”,“古典中国”是有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新论述。古典中国有若干方面值得现代中国借鉴,包括:领航世界的文明;相对良好的生态;礼仪之邦;生命的修行;文化的尊严;自由的表达;诗意的崇尚;教育的深刻。古典中国的概念,宜于国人对国史保持一种敬意与温情,是文明复兴的信心与前提。而古典中国的内涵,恰是现代中国生生不息的正能量所在。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文明问题的时代产物,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产物。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系统阐发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往新理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文明问题,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不同文明如何和平共处”的“文明之问”。面向新的百年历史,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指导下,激发文明自觉,坚定文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筑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以推进人类文明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党合作以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文 《现代领导》2005,(1):27-27
领导者有三种力量不容忽视,即真理的力量、权力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权力是相对的、暂时的,真理也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唯有人格力量是永恒的、稳定的。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联明人检修自身,愚蠢者斯世盗名。中青年干部要经世济忆、教化天下,必须以修身为本,经过艰苦磨练,形成崇高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是推进党性修养,树立共产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其中,陶冶身心、涵养德性的传统修身之道对党性修养有着更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守静笃坚定理想信念"守静"是中国传统修身之道的一个主要原则,并认为这是修身的起点,同时也是修身的境界。老  相似文献   

17.
纵观历史与未来,当今之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乃是民族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惟有统一,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文化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的统一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文化力中。孔子《春秋》的“大一统”主张,苟子《王制》“天下为一”,吕不韦《吕氏春秋》“一则治,两则乱”等。近代康有为指出:“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更无分为联邦之理也。”孙中山为国家的统一奋斗了一生,他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  相似文献   

18.
正"文明礼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国家应该展现的一种形象。"郭乃硕代表建议,应该开展和普及修身教育,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重塑礼仪之邦形象,奠定良好基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最能从行为举止中体现。"郭乃硕认为,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修身是成为士大夫的"最低标准",并最终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道路探索与理想形态,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文明批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和共产主义文明构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从主体逻辑、道路确证、价值旨归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探索,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道路和理想形态日渐丰盈,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重绘了马克思主义文明图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思人类文明与现代化问题的宏大使命与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文明蒙尘”“被动卷入”“照搬照抄”逐步迈入了“伟大复兴”“主动探索”“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中国文明叙事、理论进程与实践参照,为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绘就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一名读者。近来,看到《知心朋友信箱》连续发表劳斌和李今二位同志的通信,对其中讨论有关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些问题甚感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有不少话题可继续探讨。比如,提高素质要不断磨炼,而磨炼主要靠自觉。于是,“修身”问题就被提到生活日程上来了。最近,北京大学一批研究生发表了《修身宣言》,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然而据我所知,对“修身”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传统的修身观念是孔孟之道的中心观念之一,其要义在于宣扬“独善其身”,这种旧的士大夫观念,对今天的社会未必能有多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