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线》2014,(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七点要求,以及郭金龙书记对推动全市"三农"发展工作提出的九方面要求,是我区今年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引领首都郊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北京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新城之一,是首都国际航空中心的核心区,是服务全  相似文献   

2.
《前线》1999,(3)
树立首都意识,是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也是全面做好北京市各项工作之所需。首都意识根源于北京作为祖国首都的性质和功能这一特定要求而产生的。牢固地树立首都意识,是北京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对自己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3.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北京在经济方面的地位却曾有不同看法。北京作为一个有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其经济发展规模和形态不仅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也将影响到首都作用的发挥,更直接影响到能否很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为首都文化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央书记处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要求把北京建设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这个要求完全符合首都的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北京城市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要求,是一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后的北京,立即成为中共中央领导全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中心。为完成服务于中央的历史使命,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在集中精力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各项社会改革的同时,制定了“为中央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城市建设总方针,对首都的基础设施开始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改造。其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北京的道路交通建设,不仅对市区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修建,在公共交通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成功地解决了一度影响交通的摊贩问题,为首都的各项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区道路建设旧北京城区呈方格式棋盘…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4,(8):58-6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这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更是把首都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的重要传家宝。牢记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才能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把握人民群众新期盼,谋划好新时期首都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北京作为六朝封建帝都,曾是帝王和达官贵人的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人民的天下,作为首都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60多年来,北京在人民的建设下,已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北京扎实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深入研究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破解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强卫 《前线》2006,(12)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指出: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首都的社会和谐,在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必须立足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着眼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紧迫任务,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高的工作要求,努力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培育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社会风尚和一流的社会管理服务,使北京成为充分展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窗口。“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和谐社会建设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和重要进展:一是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起创新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二是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取得较大进展,城市运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三是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四是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健全,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五是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完善,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教育、文化服务的目标;六是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在基层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七是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八是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推动《意见》的学习和落实,我们特别约请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同志和部分区县局及有关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撰写了一组笔谈短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之际,首都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一次换届大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全力做好全国"两会"安保维稳和服务保障工作,是首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首都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准确无误、万无一失"的标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细之又细  相似文献   

11.
杨柳荫 《前线》2012,(7):46-4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科学判断首都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目标、“两个率先”的发展格局、“三个北京”发展战略以及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六项战略任务。这既是对中央关于北京工作要求的深入贯彻,也是对首都城市发展规律和功能定位的准确把握,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北京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是指导未来五年首都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我们要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立足“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总体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省外发展潮     
北京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了北京城未来发展格局,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根据规划,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将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服务,为国际交往服务,保障首都政治、行政与国务活动的效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明确指出北京是企图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何理解“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制订首都发展战略如何体现这个性质?  相似文献   

14.
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先进文化的代表,一定要紧密结合首都文化建设的实际,既要认真总结经验,又要研究新形势、落实新任务,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一、首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面对新的形势,首都文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第一,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创造一流的工作水平、工作成绩、工作经验,把北京建设成为首善之区,使首都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北京已进入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满足进入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日…  相似文献   

15.
中共北京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首都经济的新概念,明确指出:首都经济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充分发挥首都比较优势,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的经济;是既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又体现良好效益的经济。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把大力发展首都经济放在首位。贾庆林同志先后多次对首都经济的概念作了深刻的阐述,强调首都经济的本质就是知识经济,核…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60,(7)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的新高潮已经到来。入春以来北京的街道工业和人民集体生活事业出现了新的大发展局面,已经基本上组织起来的城市居民纷纷要求组织人民公社。今天的首都正是春色如画,满园花开。人们正在振臂高呼:城市人民公社万岁!这是首都人民的大喜事,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政治中心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建国初期国家性质转变的背景下,北京的各项工作始终服务全局,作为首都规划的重要参与者、首都基础建设的具体实施者、中央精神的坚决贯彻者、中央决策的重要"试验田"和全国政治建设的示范引领者,确立和巩固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在全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04,(5)
北京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特大型消费城市,入世和申奥成功为首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首都城市管理、市场秩序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市工商局承担着市场准入、公平交易秩序的维护、反欺诈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中的商标保护、媒体中的广告监管、电子商务监管等重要任务,而现在全市经工商部门登记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市场主体已突破83万个,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为北京百姓服务成为摆在局党组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经过深入研究、查摆和分析,找出了在市场监管及自身行为上存在的一些…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使北京市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牢固树立和增强“首都意识”,切实从首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牢固树立“首都意识”,是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重要指示的基本要求正确把握和体现首都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真正树立和增强“首都意识”,是落实中央对北京市工作指示的必然要求,也是北京市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是首都城市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建 《前线》2012,(Z1):113
北京精神,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我经过学习和亲身体会,深深感到:制定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