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方世界的历史文化中,法律的发展总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不仅仅在法律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更是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为其打上了其深深的烙印。而由基督教产生的教会法,同罗马法、日耳曼法并称为欧洲中世界三大法律制度,在整个世界的法律制度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法律观点上,教会法为"法律至上"理念奠定了基础;在法律制度上,其宪政制度、刑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诉讼制度都能在当代社会中找到教会法的影子。本文从教会法的产生开始讲起,通过叙述教会法的发展历程与教会法的特点来凸显教会法对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上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另外,在西方普遍流行并被各国家争相效仿的宪政制度上,本文以宪政的几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阐述了教会法孕育"法治"的观点以及形成宪政雏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在西欧社会党面临党员队伍数量下降、青年人不愿入党、党纪涣散、普通党员不愿参加党组织生活等挑战的背景下,西欧社会党主要从提高妇女党员地位、争取青年人入党、维护党纪、保障普通党员权利、调动普通党员政治积极性和为普通党员创建新的活动平台入手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逐步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完善,一方面有力地保护了妇女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妇女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法律权利,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对于女性来讲,婚姻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媒体、网络中,笔者了解到家庭暴力在许多家庭尚存在,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特别在家庭暴力中比较隐蔽的妻子性权利的暴力,在某些层面上未得到足够的社会关注。本文欲通过对此方面的分析来维护妻子的性权利并推进立法。  相似文献   

4.
陈茜  曾可人 《法制博览》2023,(36):103-105
民事责任是保障法律主体权利的重要手段,而法人作为一种法律主体,其人格权也是需要被保障的重要权利。本文将就侵害法人人格权情形下的民事责任进行阐述,分别就侵害法人人格权的具体情形,民事责任的客体、主体以及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旨在对侵害法人人格权的民事责任问题进行全面探究,为保障法人人格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婚姻法是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别是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等。其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五项。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少年司法体制包括法律的主体、机构和法庭审理程序,是立法在现实中的展开和运用,而立法是司法运作的法律前提。澳大利亚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框架包括《1987年儿童(刑事诉讼)法》和《1997年少年罪犯法》,这两项法律确保了在法律面前儿童享有和成人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以及一系列的其他特殊权利,这是针对全国范围而言,是地方各州少年司法制度运作的宏观背景。具体到新南威尔士州中,其少年司法系统近些年来也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这在新南威尔士州儿童法院的司法程序中可以得到明确体现,其包括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逮捕、保释等多个方面,从而为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保障提供了具体的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人权利的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的公民,所行使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无可磨灭的。即便是作为一个自然个体存在的犯罪嫌疑人,也依然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合法权利。回顾人类社会在法律体系的发展长河中,无不围绕着人权的基本保障与权利行使为价值中心体现的。因此,一个国家在法律体系建立及实施发展过程中是否充分保障每个公民的平等的合法权益,将是一个国家人权价值在社会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能力表现。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的《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称,美国在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方面的纪录不佳。  相似文献   

9.
刘觅 《法制博览》2015,(7):256-257
作为一个社会的衍生品,非婚生子女现象一直被视作婚姻家庭甚至是社会的阻碍,其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他们从出生开始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不公平待遇还将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非婚生子的户籍制度问题都是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立法过于简单化和原则化,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最终让其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达到保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纳税人权利日益受到各国重视。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同样也比较集中全面地规定了纳税人各方面的权利。单从立法方面看,我国法律在对纳税人权利的规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不大,然而在对纳税人权利应该怎样具体保护方面确是有相当的欠缺。  相似文献   

11.
来信     
《南风窗》2014,(12)
<正>1从世界范围来看,已有多个国际组织、国家采用制定专门法律文件的方式对患者的权利予以明确宣告,如新西兰1978年《患者权利与义务守则》、世界医学会1981年《里斯本病人权利宣言》、以色列1996年《患者权利法》、法国2002年《关于患者权利和卫生体系质量的法律》,荷兰更是把患者的权利写进了《民法典》。目前,我国尚无形式意义上的《患者权益保护法》,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转型期间的特别群体,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分层加剧、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保障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得维护其权利和保障其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古巴,《宪法》确立了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基本框架,以《青少年法典》为中心建立起一系列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以宪法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政治权利保护法律体制;以《家庭法典》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家庭权利保护的法律体制。青少年的劳动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则通过劳动法律、社会保障法等得以保证。古巴还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法律体制,以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落实。古巴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存在着政治色彩浓、重义务轻权利、缺乏执行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张雪丹  朱跃娇 《法制博览》2024,(12):153-155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图书馆的专门立法,该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公共图书馆法》的最大特征在于强调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实现与版权法所保护的版权所有者的个人利益的平衡。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法》在读者权利保护和对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确认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来证明《公共图书馆法》在保护公共利益方面的突出作用,并试图通过与美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经费保障方面的制度改进,以更好发挥《公共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方面的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思池 《法制博览》2023,(35):58-60
在传统的有关人格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对人格的保护机制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而被遗忘权的出现能够对抗互联网记忆的永久化问题,被遗忘权是指请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网络上已经过时、不相关的、可能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其体现了信息自主的理念,这对于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人性尊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本文对被遗忘权进行权利证成,从而完善我国人权保护的有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韩宜蓉 《法制博览》2023,(13):106-108
保障数字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是数字人权理念的彰显,符合权利的时代发展水平。数字弱势群体权利失衡是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空间秩序混乱、社会结构内在缺陷等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应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加以保障,树立数字人权保障理念、构筑立法与司法有效结合的法治化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合力的多重权利保障体系,以寻求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最优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徐迪锋  陈磊 《法制博览》2015,(7):71+69-70
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而言,其权利的保障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公平教育机会不足、民工子弟学校师资与教学设备欠缺以及子女学业成绩和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需要从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教育资源倾斜性配置、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等方面的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18.
难民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难民保护是国际社会所要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本文立足于国际法的角度,从当今国际社会关于难民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国际难民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难民保护问题的国际法解决对策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听一个美国人讲:“一生去三次教堂就足够了——出生、结婚、死。”看来,美国人对“拯救灵魂”的上帝,是很实用主义的。那么,同样被奉为上帝的消费者,在美国的命运又如何呢? 关于消费者的权益,在中世纪的欧洲就被提出过。但直至19世纪30年代,美国才诞生了第一个消费者组织。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交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要求法律给予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所有消费者以四大权利——安全保障权利、获得正确信息权利、选择权、意见被尊重权。从此,“消费者权利”一词作为法律用语出现了。消费者的地位扶摇直上。在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工厂的老板和商人们惟恐对“上帝”侍奉不周,于是变着各种花样取悦“上帝”。当你开着汽车在北美大陆驰骋时,零件出了毛病,汽车制造公司甚至可能开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依法治教的法律保障。作为规范职业教育工作各项行为的准绳,尽管《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体系、实施和保障策略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执行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清醒认识这些问题并制定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才能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在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