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银星  刘永河 《实践》2010,(2):52-53
<正>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灌区,"二黄河"则是河套灌区人民对引黄灌溉总干渠的昵称。就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而言,在哪里建设风景区最能代表河套灌区、最能体现河套灌区的精神?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二黄河"。河套灌区的引水问题,河套人民苦苦探索了两千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早在汉代,河套灌区就有"枝渠东出";《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郡守李景略开挖过陵阳、咸应、永清三渠,但终因不得地势而废弃;清代地商开渠引水,几兴几废,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0,(1):F0003-F0003
临河区位于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政府所在地,拥有亚洲最大的自流灌区一河套灌区。河套农业得黄河水自流灌溉的便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质硬质小麦、油料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二狼山白山羊绒等8大名品。临河区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粮、油、糖商品和名、优、特、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自古就有“塞北江南”和“塞外明珠”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当前,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全面打响,成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自品牌创建以来,"天赋河套"影响力、知名度和带动  相似文献   

4.
王春艳 《实践》2021,(2):16-17
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有耕地1100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塞上江南""塞外粮仓"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正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土地丰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巴彦淖尔引黄灌溉历史悠久,黄灌区农业基础雄厚,现有引黄灌溉面积近1000万亩,年均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左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河套灌区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坐拥河套核心区的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产区。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黄河过境345公里,黄灌区面积1000多万亩,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万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年均引水量约50亿立方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可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更兼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全国少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9,(3)
正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阴山横亘东西,将全市分为南部河套灌区、北部乌拉特草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安全尤为重要。半个多世纪来,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却也存在气象部门大包大揽,各级政府、公安等部门职  相似文献   

8.
在全盟开始抗击非典工作以来,全盟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种种困难,突出两手抓,努力把疫情对经济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今,当你走入巴盟,不论是到工厂、到街市、到田野,都能感受到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节水抗旱保种植:黄河水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河套灌区112.5万农民的生产″命脉″,2002年人均纯收入2750元中79%靠种植业。但是,今年国家分配给河套灌区的引黄灌溉水量比往年减少46%,这就意味着全灌区800多万亩耕地将有300万亩得不到灌溉,严重影响着这个农业大盟的生产。盟委行署、农业、水利等部门在抗击“非典”期间始终没有间断对…  相似文献   

9.
巴盟地处河套,具有不可多得的地理优势和巨大潜力。从资源上看,水利条件优越,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远景灌溉面积可达1100多万亩,农畜产品品质独特,尤其是小麦,二狼山白山羊绒,河套密瓜等产品驰名中外;全盟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储量居全区前几位的有39种,有色金属储量占全区60%以上,全国三大硫铁矿之一,六大铜矿之一和三大铬铁矿之一,都在巴盟。从政策上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沿边开放战略和自治区“两带一区”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巴盟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沿边的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条件看,包…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蜿蜒,唯富一套。巴彦淖尔市不仅有富产粮食的河套灌区,还有连绵横亘的阴山山地和一望无际的乌拉特草原。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在1000多万亩水浇地和7900多万亩天然草场的雄厚基础上,发展起了乳品产业、肉类产业、羊绒产业三大牧业支柱产业,有机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的牧业实现了更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恩和特布沁 《实践》2008,(10):50-51
一、河套文化的形成是民族文化在相互菱流中的发展和更新 河套文化属于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年代初发现于河套南部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沿岸一带。前后共发现“河套人”化石以及大量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这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之一,与宁夏银川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文化统称河套文化,后来历史学家将“河套人”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为“萨托乌苏文化”.或称“大沟湾文化”。  相似文献   

12.
河套大学     
《实践》2008,(7):I0005-I0005
河套大学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腹地,是1985年经国家教委正式备案而创办的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融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学。2001年和2004年,经过两轮大中专院校整合,有七所院校并入河套大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广袤的河套平原,北依阴山,南眺黄河,东临乌拉特草原,西靠乌兰布和沙漠。独特的自然环境演绎出数千年古朴而婉约的关塞长歌,为华夏文明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河套文化属于草原文化的一个支脉,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碰撞的产物。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河套地区定居、融合。民族变迁的历史沧海桑田,源远流长的河套文化孕育其中。莽莽阴山,古老庄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  相似文献   

14.
巴彦淖尔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本期专题报道,聚焦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品牌的打造过程,领略八百里河套农牧业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9,(10)
<正>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市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北部是美丽辽阔的乌拉特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戈壁红驼是世界珍贵畜种,二狼山白山羊绒有"纤维之王"的美名。中部是雄浑壮美的阴山山脉,矿产资源富集,5万多幅阴山岩刻被称为"千里画廊"。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黄河流经345公里,年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浇灌着1100多万亩优质耕地,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  相似文献   

16.
巴彦淖尔盟(简称巴盟)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上,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黄河,形成“八百里河套”,习惯称河套地区。黄河、京兰铁路、110国道、京呼银兰光缆通讯线路、输变电线路、总干渠六线并行,东西横贯河套全境,形成河套长廊。全盟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3万,七个旗县市的83个乡镇、756个村位于套内,黄河灌溉以农牧为主;13个苏木47个嘎查位于乌拉特草原,与蒙古国接壤,以牧为主。党的十五大以来,全盟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立足盟情,开展区域性连片共建,整体推进。特别是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7.
刘还俊 《实践》2009,(9):41-41
巴彦淖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在这里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体系——河套文化。河套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文化源泉之一,是巴彦淖尔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弘扬河套文化为重点,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市为目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9月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巴彦淖尔企业和产品亮相。9月20日,"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场推荐会又在临河举行。从此,巴彦淖尔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赋河套!在北京品牌发布会上,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在致辞中表示:"推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当其时,标志着巴彦淖尔绿色品牌的航船正式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9.
<正>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巴彦淖尔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焕发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画卷异彩纷呈。近些年来,巴彦淖尔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为"天赋河套"品牌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绿色发展,为品质河套护航独特的农牧业资源禀赋,是巴彦淖尔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7月,巴彦淖尔麦浪滚滚、瓜果飘香。这个时节,农民忙碌收获,客商八方而来,游人慕名而至,八百里河套米粮川,尽显"塞北粮仓"的繁华气象。天赋沃野出好产绿色农牧业,是巴彦淖尔最大的优势与招牌,也是河套的魅力之源。"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巴彦淖尔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有着北纬40°的充足日照,黄河水滋养的大片沃野,气候、温差、光照条件极为优越。独特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