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1986年联邦技术移转法(公法99-502,1986年10月20日通过)法案修订一九八O年Stevenson-Wydler技术创新法,以促进技术移转。其方式为授权公营实验室缔结合作研究合约,和建立一个针对国家标准局里面技术移转及其它目的之联邦联合...  相似文献   

2.
一、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一)出版未授权图书的民事责任案例1:1987年9月2日,迪斯尼公司将米奇老鼠形象在美国办理了版权登记手续,版权属于迪斯尼公司。迪斯尼公司授权香港D公司在中国自1987年10月1日至1990年9月30日出版发行含有迪斯尼公司卡通形象的画册,未授权D公司将该作品的出版权和发行权转让他人。1991年3月ZI日D公司(诉讼时已破产)却与中国B出版社订立合同约定;“D公司经迪斯尼公司授权,拥有迪斯尼儿童读物中文的专有出版权,并有权代理该读物的版权贸易业务,D公司将迪斯尼公司的授权转让给B出版社。”合同签订后,…  相似文献   

3.
美国《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摘要周琪译杨力军校美国移民归化局1997年3月26日公布了《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该法于1997年4月1日生效。其内容主要包括:增加对与移民有关的犯罪的刑事处罚;授权增加执法人员;采取大量措...  相似文献   

4.
授权立法制度是中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授权立法问题作了初步规定,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授权立法仍存在很多问题,《立法法》对授权立法制度的规定也不甚完善,故该制度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仲裁与法律》2002,(5):1-1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相继自2001年1月1日和2002年1月1日接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授权正式受理中文域名争议和通用网址争议后,又于今年9月2日接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授权,负责解决.CN域名争议(原中文域名争议也同时适用新的《解决办法》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5,1(1):109-111
根据1997年2月27日通过、1998年12月17日修订过的地方法规定,设立州紧急情况应对委员会(SERC)的目的和授权依据,是1986年的超级基金修正案及再授权法的第三款以及“应急规划和社区知情权法”中所列明的。其职责如下:协调超级基金修正案及再授权法第三款中规定的培训、教育、技术指导和向基层提供服务。划分各地的紧急情况应对责任区,指定并协调地方的紧急规划委员会并评审其应急规划。建立接收和处理紧急情况报告和其他信息,如监控设施的存货情况材料等的机构和处理程序,回应政府机构和公众对于信息的索取要求。为此,应指定一个官员从事信…  相似文献   

7.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人修改后的专利法取消了专利权授予前的异议程序.增设了专利权授予后的撤销程序,并保留了原有的专利权授予后的无效宣告程序,根据专利法修正案的规定,从1993年1月1日即专利法修正案施行之日起,专利局就不再按原专利法作授权前的审定公告及异议程序了,而一律改为先授权,然后实行按新法的撤销程序或者无效宣告程序.那么,专利权的撤销程序与无效宣告程序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略论授权立法的完善杨解君授权立法是现代立法的特征之一.我国授权立法,主要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根据授权法即宪法和组织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专门法律性决议或决定、行政法规的明确授权而进行的立法活动。①我国自80年代以来,授权立法被较多地采用,既有专门决定或决议授...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治》2017,(1):6-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16年7月22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为改革确立了思路和框架。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授权“两高”在部分地区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授权决定...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27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该决定主要从进一步明确专利内涵、完善专利保护、提高专利授权标准、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作了补充和完善,将使专利法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Research Summary
Concern has been expressed that prisoner radicalization poses a high probability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the threat of terrorist acts planned in prison is known to be above zero because of a nearly executed terrorist plot hatched in a state prison, the central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actual probability is modest. The reasons for a modest probability are fourfold: Order and stability in U.S. prisons were achieved during the buildup period, prison official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efforts to counter the "importation" of radicalism, correctional leadership infused antiradicalization into their agencies, and inmates' low levels of education decreased the appeals of terrorism.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prison environment permits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to be collected on the activities and,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planned activities of inmates after they are released. This environment requires the attentive observation of staff,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inmates, and effor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 correctional agency to assemble, collate, and assess information; much of it is likely to be false and some will be vital.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émiotique juridique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