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基础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这一重大变革,要求地县党委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套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用全新的机制来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在这个历史性的增变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必将发生相应的转变。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将发生八个方面的转变:──从执行思维转向决策思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处于被动执行状态。由于缺少自主、主动决策的条件,以致人们的思维逐渐趋于呆板拘泥,缺乏创见,形成一种“唯上唯书”、被动执行的思维定势。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主动经济。它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吁全,更多地强调个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变革。现在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不仅在于明确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重要的是在于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改革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国初期,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曾有过较大变动,之后几十年中基本上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过根本性变化。可以说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基本上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历史性的深刻 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导致了社会 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且引起了人 们生活方式、思维观念、行为取向 与价值选择的深刻变化,使不少 人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动,也使  相似文献   

6.
记者: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场伟大的变革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而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导。您是哲学教授,而且对思维方式很有研究,请您谈谈这个问题好吗?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与社会文明进步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理想,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精神,提出了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把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实现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使人事工作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相适应,不仅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人事工作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趋势。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核心问题就是改革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  相似文献   

9.
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振兴老工业基地首先要振奋精神,改造老工业基地首先要改变观念,解放生产力首先要解放思想.必须破除目前在我省仍然残留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形成与改革开放新形势、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主要应做到六个破除,六个树立.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一些重要影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对的、一元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国民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季建林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我们要把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均衡有序分配,建立国民收入分配调控机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构建起一个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政工干部的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根本性的政治经济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对政工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价值观念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工干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那种传统的素质在迅速发展的市场形势下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防止各种片面性。在现实形态上 ,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教育与管理的统一。只有这样认识和把握 ,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新时期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一深刻的体制变革 ,一方面 ,要敢于冲破旧道德的樊篱 ,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保守、封闭、僵化的道…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与之相适应,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需要有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建设也需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要在走入市场的过程中尽快地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重大的全方位的变革。面对这场变革,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强化和发展。 我国的企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党委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及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转变。目前,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机制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机制转变。思路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经营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理念,它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控城市发展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一种经济活动,也是城市政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建设方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此引起了财政、税收、金融、企业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改革。在这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中,审计监督如何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  相似文献   

18.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处在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中的高校德育,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一、初育中的个性与共性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定势是整齐划一。在掌握德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时,我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排斥个性色彩强的学生,使得求同的思维习惯与青年学生求异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尖锐的矛盾。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沈宝祥在8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和思维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传统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目前,这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或隐或现地存在。比如,把市场经济体制看成是外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素质。譬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广大干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