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0年,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海军史上著名的“两洋海军法案”, 即“威尔逊两洋舰队计划”。1941 年,日美关系日趋紧张。为了与美国的两洋舰队计划相抗衡,日本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造船计划,即第五次补充造舰计划,简称“五计划”。如果没有爆发太平洋战争, “五计划”顺利实施的话,那么日本将会拥有一支什么规模和实力的舰队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本军国主义者心中的“无敌艨艟”的模样。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四大军种中,可以说美国海军是最重视发展防空导弹的军种了,看看它发展的型号繁多的舰空导弹就知道了:黄铜骑士、小猎犬、鞑靼人、标准、宙斯盾、海麻雀、海上小槲  相似文献   

3.
神话一:美国和中国之间有巨大的贸易逆差。事实是:这些逆差的一半多是由美国在华的跨国公司向美国出口产生的。神话二:美帝国的扩张主要得益于它的军事行动。事实是:军事行动是帝国构建中代价最大、效果最差的做法,只要看看美国在伊拉克、海地、阿富汗的困境就很明了。帝国目标  相似文献   

4.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1):37-38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寿辰时,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地从美利坚进口一辆洋车,作为寿礼敬献给慈禧。据说,这个洋玩意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兰克兄弟俩设计。并采用手工方法制作而成。起名为“图利亚”。  相似文献   

5.
高新军 《南风窗》2013,(24):14-14
40多年前,许多研究日本经济的美国学者在谈到日本经济强劲发展势头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是与它们在日本国内面临着比国际市场更加严峻的竞争有密切关系的。能够在日本国内残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然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直至今天,美国汽车市场上占据质量、销售、品牌效应最好的前三名,仍旧是日本的汽车企业。此种效应在我国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机器有多重要?美国是一个机器的国家,那儿的人天生有追求新机器的热情。你看看身边的各色机器设备,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是在美国率先发明,或者在其它地方发明了而在美国率先流行的。就像我们天生崇拜老祖宗的经验智慧,认为经验越老越好一样,美国人天生崇拜新的技术设备,认为技术总是越新越好。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6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三联书店共同发起组织了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国际问题专家陈乐民、资中筠两先生的新著《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读书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美国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英语系、艺术学系以及我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近30人参加了读书会。本次读书活动由北大国关学院副  相似文献   

8.
目前到中国来打工的洋民工越来越多,据报道将有12万朝鲜人到中国来打工.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洋民工到中国来打工呢?因为中国工资高,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洋民工工资要求低,听话,容易管理.那么,中国出现洋民工潮预示什么呢?预示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用尽,工资增加,企业成本提升.为生存和保持竞争力,企业不得不雇佣洋民工.从美欧与日本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口红利用尽与产业转移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引进外来廉价劳动力,如上世纪70年代,大量中国人到日本去打工,但是之后面临产业转移,经济低迷,失业率高居不下,政府财政与社会福利吃紧,除非能够实现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但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都没有完成这一步,而陷入经济迷失和衰退.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我在美国打洋工,在印象里,美国人中很少有人知道"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因为他们每天都能享受"3·15". 在美国不满意的商品可以自由退货,我在美国的第一次退货是为了一台微波炉.在卖场我感觉这台微波炉价格不错,功能也挺齐全的,于是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过了几个月,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一款微波炉价格更便宜,功能比我不久前买的微波炉还要多,我当即后悔不该早早就把微波炉买回家.  相似文献   

10.
上帝会罗汉     
中国人的烹饪世界闻名,中国人为美点佳肴起名字的本领更是令外国人叹为观止。 1987年的一天,一位洋记者来到广州最有名的一家酒家赴宴.酒足饭饱之际,这位粗通汉语的洋记者被菜单上一个美妙的名字吸引住了。记者推敲再三,玩味再三,不由得拍案叫绝,终于悟出一番大道理来,喜孜孜地走了。不久,香港某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这位洋记者在这酒家悟出的一番高论: 记音认为,今日的广州人的观念确实是大胆的开放的,他们对世界的新看法甚至表现在广州菜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
空间与空子     
我们的队员在哪里? 到美国5个月了。没来过美国的一位朋友给我发“伊妹儿”,问我的体会。我回复说:“如果你现在很喜欢它,一直对它说‘是’,来了之后,你会觉得它很多地方并不让你喜欢。如果你一直在对它说‘不’,亲自看看,你会说些‘是’的。”  相似文献   

12.
彭小珊 《法制博览》2014,(2):112+108
相关市场界定是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美国和欧盟相关市场界定理论体系完备、实践经验丰富,本文结合经典案例主要从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理市场界定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和欧盟的经验对于我国反垄断执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唯一重要的大规模市场,为公司提供绰绰有余的消费者,购买它们生产的日益增加的产品和服务。要想接触这些消费者,公司必须进入美国国内经营。它们可以非常赚钱地这样做,因为它们受益于规模经济,也就是说生产线产出的每一种产品都比以前的产品要便宜。 随之而来表现在利润和工资上的财富显然使美国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成就无与伦比。但是,现在世界正在目睹中国诞生一个大规模市场。中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体改研究会总干事童大林非常关心广东的改革工作,几乎每年都要到广东来一次。去年底至今年1月9日,他又走访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其间对广州市的改革工作发表了几点看法。请到广州看市场童大林说:“广州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很成功的一点就是搞活了两个市场,一个是消费品市场,一个是劳务市场。我对广州的市场一直感兴赵,我多次向外国朋友和经济学家介绍说:你们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请亲身到广州看看市场。“广州的消费品市场很繁荣稳  相似文献   

15.
徐贲 《法制博览》2010,(8):36-36
美国《时代》杂志有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五个方面需要向中国学习。 报道所谓的“学习”,应该看成是一种客气、友好的表示。至于是否真的想学,或真的能学,那就另当别论了。报道作者心里一定很清楚,美国学中国,其实并没有现在就照着做的条件。不妨看看这里面牵涉到哪些具体的困难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乘虚而入     
如今在中东的家用电器市场上,日本人独占鳌头。但在20年前,只有在杂货摊上才能找到一些日本产的晶体管收音机。 1973年,佐藤泰雄受日本富士通公司所派,到中东地区推销空调器。当时中东的空调器市场由美国货独领风骚。经过一番仔细的考察,佐藤发现,中东地区的酷热气温、含盐分极高的潮湿海风以及从沙漠吹来的尘土,很容易使空调器霉在室外的部分生锈、堵塞,因此,一般可用十几年的空调器在这里不过几年就报废了。而美国厂商对此熟视无睹,从未想过要按照此地的环境改进和更新产品,售后服务也极为差劲,甚至  相似文献   

17.
两年多以前,在一次会见中,汪道涵先生跟陈乐民和资中筠两位先生谈到:二十世纪快到末尾了,应该回顾一下二十世纪。陈乐民和资中筠受到这次谈话的启发。两年多以后,在人类新的千年到来之际,陈乐民(著名欧洲问题专家、社科院欧洲所前所长)、资中筠(著名美国问题专家、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和冯绍雷(苏联/俄罗斯问题专家、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刘靖华(社科院国际政治研究青年学者)一道联手推出了中国人对二十世纪回顾总结的扛鼎之作——《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全书由资中筠丰编。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农贸市场是都市中最活跃的一束神经;我说,它还是反映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因为在这人的漩涡里,可以看到生意场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住的附近有一个珠光路农贸市场,自然我便成为这市场的常客。即使不用买点什么,但也爱进去看看热闹。这个市场同广州市内的其他集市一样,都是截其马路一段,在两旁搭上遮篷而成,并分为果菜、三鸟、鱼鲜、肉类、水产、杂货和烧卤等类,随行就市、界限分明。一截马路不过三百米,但里边却无所不有:最新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国原油产量与出口量的大幅增加,美国对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形成全面挑战。尽管美国与欧佩克的竞争加剧,但共生性依然是双方关系的主线与本质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与欧佩克先后经历了互补性共生关系和竞争性共生关系两个发展阶段。当前,美国与欧佩克正处于竞争性共生关系阶段,并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一,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增加是欧佩克闲置产能不足的有效补充,有利于维护全球原油供应的稳定;其二,欧佩克与美国关系的共生性本质决定了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通过政策协调和沟通对话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将是欧佩克与美国的理性选择;其三,欧佩克与美国共生关系的竞争性又决定了同为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双方必然围绕国际石油市场的核心利益展开激烈博弈与较量,其中,美国与欧佩克的地缘政治较量将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中美贸易总量与不平衡的同步扩大,双边贸易的依存度也有改变,美国对中国出口市场依存的提升表明,寻求扩大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是美国商务外交的目标之一,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因此,增加了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对相互投资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国债投资利于美国维持超低利率水平,反过来刺激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从而进一步维系了中美间贸易与资本之间的高度互动。对中美和美日商务外交的经济性制约的比较分析表明,尽管中国市场相对于日本更开放,但由于中美战略互信的缺失,使得中国时常成为美国贸易政治的主要目标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