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人事天地》2008,(2):45-45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筹建过程中,孙中山与宋教仁围绕是实行“总统制”还是实行“内阁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于这一分歧,过去“扬孙抑宋”的评价是不正常的。不能认为宋教仁主张内阁制是为了当内阁总理,宋教仁主张内阁制是他重视宪政建设的一贯政治理念的表现。从其思想渊源来看,这一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和政治文化心理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佳 《人事天地》2007,(2):13-13
战国时期,齐国高士鲁仲连以不畏惧强大的秦国而闻名天下。鲁仲连与齐国的高官孟尝君是好朋友。一天,孟尝君对身边的一个门客表示很不满意,要赶走这个门客。鲁仲连知道后赶紧规劝孟尝君说:“猿猴离开树木到水中生活不如鱼鳖;翻越险阻和攀登高危的地方,骏马不如狐狸;勇士曹刿敢于手持三尺宝剑挑战霸主齐桓公,可是如果让曹刿去耕田,他一定比不上农夫。  相似文献   

4.
“现勘系统”是通过公安机关内部网络信息平台对现场信息全方位的反映,各警种通过现场信息的联动、共享和相互间的配合,利用“现勘系统”中案件现场信息反映的时、空、物、人等情况与所面对物与人的特征产生信息碰撞,及时破获案件和追回财物,从而提高入室盗窃案件的破案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侦查策略与“计”、“谋”联系在一起,而“计”、“谋”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诡道”,因此,侦查策略往往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解读侦查策略的本质,既有利于理论研究,也有利于侦查实践,侦查策略既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犯罪的认识的反映,也是人们对侦查自身规律和特点的认识的反映,它是一种在侦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围绕侦查手段,措施的有效使用而建立的与犯罪作斗争的斗智斗勇的方法和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政党政治”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按照传统的理解,它总是被限定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之内.例如,有的把政党政治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治制度.”(《辞海》)有的人认为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总称.通常指通过议会或总统的定期选举,由取得多数议员席位或当选总统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学辞典》)还有的认为政党政治“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的斗争.平时主要表现为竞选、议会内和政府内的党派斗争,以及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又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世界政党辞典》)  相似文献   

7.
民法与刑法在不同的领域,通过调整人的行为达到各自的立法目的、实现各自的功能,两者围绕“行为”这一概念形成了相当复杂的理论.比较共同侵权与共同犯罪中的“共同行为”在主观要件;客观行为表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的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不同,正确把握共同侵权和共同犯罪责任重合时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8.
兴起于21世纪初的犯罪构成体系研究开启了我国刑法学界难得一见的学术论争。但这一论争过程由于缺乏对一些基本关系范畴的统一认识,从而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这些基本的关系范畴主要表现为: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功能关系。我国通说关于这两大基本关系范畴的解说有待商榷,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二者并不是本质与现象、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述关系;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也不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的应然功能应有所不同:前者是“认定犯罪”,后者是“罪之法定”。因此,如果一定要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寻找某种联系,则可以通过将“罪状”的概念引入犯罪构成理论中,从而通过罪状将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他深入研析中国古代政治 ,针对历代王朝奉为圭臬的“宽猛相济”的治民原则 ,提出了鲜明而独到的从严治吏主张。这在中国行政文化史上 ,可以说是一大贡献。本文对王夫之的这一主张从先严上官、重法倡廉、注重选贤养士三个方面作了认真的辩析。  相似文献   

10.
屈原改革思想管窥赵逵夫屈子于怀王十年任左徒之职,可以说是楚怀王给他提供了一个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史记·屈原列传》写他任左徒之后的情形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九章·惜往日》中说:国...  相似文献   

11.
文学自诞生以来,就发挥了多种多样的影响和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则是对社会现实具体生动而又深刻复杂的映现。列甫·托尔斯泰曾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虽然他的作品“分明不能正确反映现象”,“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指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与托尔斯泰相比,美国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职权地位条件”是居间受贿犯罪实行行为的典型性构成要素,其与“利用职务之便”是互为分离的概念。“利用职务之便”中的“职务”是指“专项职务”,且利用者与被利用者应当存在隶属与制约关系;而“利用职权地位条件”是指利用者与被利用者系异种职务,且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之间应当存在职权关系。离职人员“利用原有职权地位条件”,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之间原先是否存在职务隶属关系并不为要,但是必须是该离职人员对被利用者原先具有职权关系的影响。“利用职权地位条件”与“利用职务之便”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职权传递”的职权利用,后者是一种“职权本位”的职权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共同犯罪中“利用”式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案件,这类案件具体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单纯”利用式犯罪,即对他人的前行为持肯定态度,但其与他人无意思联络,仅仅是“单纯”利用他人的先前行为产生的效果或者影响作为自己犯罪的有力工具;另一种是“复杂”利用式犯罪,即与前行为人形成意思联络介入到犯罪中,利用前行为的效果或影响单独或者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第三种是在被利用人始终知情的情况下,利用人利用被利用人的行为实施犯罪,但二人又无意思联络.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反映特定经济形态、阶级利益的观念或意识系统,通常人们将它阐释为一种“虚幻意识”,但是一种虚幻或颠倒现实的观念解释系统如何能够反映并服务于阶级利益?除非阶级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比阶级的条件更基本、更源始。马克思开启的存在论新境域,显然是以这个关系到阶级前意识和观念符号系统结构的“无知”天幕为背景的。在那里,不可能将反映与被反映者、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认识论或知识论的区分和理解。马克思试图揭示的是有关“活动”的前提,以及确定意识(形态)存在的物质性。既如此,就不能指望马克思将基于分裂的阶级统治的社会状况之意识形态虚幻及其辩护作用作认识论的定位。尽管常常有人大费周章地认为他确实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侧重于从生产资料的角度解释历史发展,他设想先建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理想社会,之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创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机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并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完成党的基础理论从以物为重心到以人为本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亲和力及其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影响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从群众工作这个角度来认识亲和力,其所反映的则是工作主体与受体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和接受度。当某一工作主体的意见、观点等能够在自然而然中被受众所接受,这就意味着工作主体与受体之间已经有亲和力了。在现实生活中,亲和力的程度常常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如有的人从小不善于社交,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  相似文献   

17.
理欲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古老命题。程颐承认“人欲”的客观存在,但反对过分的欲望。他认为“人欲”出于“私心”,“天理”出于“道心”,二者不可并存,因此提出“损人欲以复天理”。戴震的一句“以理杀人”为这个被后世非难最多的主张盖棺论定。“存理灭欲”一方面是个人的情感意念从世俗环境中超拔的净化过程,表现出理学道德的纯洁和崇高;另一方面被统治者利用后,被理解为对自然情欲的谴责和对道德教条的屈从,从而大大削弱了理学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常被人称为“残酷的天才”乃至“恶毒的天才”。本文希望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本身的分析,尤其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孩子的态度,能使人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为本质的一面,即他在对人阴深复杂的一面不容情面描述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温柔的天才”、一个“极具怜爱之心的天才”,而“恶毒”则与他无缘。阅读和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需要一种对痛苦的承受和同情能力,这就是一种怜悯的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青少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从文自传》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作家掀起了写“传记文学”的热潮,“别具一格,离奇有趣”的《从文自传》被周作人、老舍等人誉为“最喜欢读的书”。作者以他特有的真诚和坦率,用优美的文字写他20岁以前的生活,讲述他的种种“顽劣”和“美德”,是一部掺合了“诗与真实”的自传,而潜隐在故事里的是“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  相似文献   

20.
一外交的起源外交一词源于古希腊语,但外交的起源要更早一些。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之间已产生外交萌芽。英国外交学家哈罗德·尼科松认为:“如果把外交看作是处理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关系的正常行为,那它早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存在了。”“即使在史前时期,一群野蛮人和另一群野蛮人在竟日战斗以后,有时也愿意谈判休战一时,以便收集伤员和掩埋死者。”他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形成了外交惯例,即送信的谈判使者享有一般战士所没有的特权和豁免,其人身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